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玉专利>正文

电钻防尘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493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钻防尘罩,本电钻防尘罩包括一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电钻粉尘罩正中间;一粉尘罩,所述粉尘罩设置于所述风扇的上面;一锥型套轴,所述锥形套轴设置于所述风扇的里面;一吸盘,所述吸盘设置于所述所述风扇的下面。本产品是一种不用电力驱动,完全透明的防尘作业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钻从防尘罩插入,穿过锥型套轴,在固定孔上对墙壁和地面进行钻孔时,钻体带动锥型套轴上的可伸缩软体,让风扇跟着旋转,风扇通过真空虹吸原理,把电钻固定在工作面上,同时将钻头扬出的粉尘吸入粉尘罩内,达到完全防尘,既可安全作业,又能保障用户健康的目的。

Electric drill dust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钻防尘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钻防尘罩,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钻体动力,带动风扇,将作业粉尘吸入仓内,防止飘散在空气中并让人吸入体内的电钻防尘罩。
技术介绍
多数情况下,家居装修与公共施工过程中,师傅们使用电钻时,难免到处都是电钻钻孔时产生的粉尘,既污染空气,还对人体有害。至今采取的方法,多是用水降尘,但是比较麻烦。本人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不用电力,靠工作中的钻体转动一个风扇,将粉尘吸入一个封闭空间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钻体带动一个风扇,将工作粉尘吸入一个封闭容器内的电钻防尘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电钻防尘罩包括:一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电钻粉尘罩正中间;一粉尘罩,所述粉尘罩设置于所述风扇的上面;一锥型套轴,所述锥形套轴设置于所述风扇的里面;一吸盘,所述吸盘设置于所述所述风扇的下面。为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粉尘罩为薄壁,呈圆顶帽形,上面中央设置有一个电钻插入孔;所述粉尘罩下端与所述风扇的支盘上端边缘连接。为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为一圆轴外侧均匀分布有4-5片扇叶,扇叶正面朝向所述粉尘罩;圆轴中心有一贯穿的轴孔,轴孔均匀分布有四个插槽;圆轴上下各有一圈凹槽;所述风扇套设在一支盘内;支盘中心有一圈与风扇直径吻合的内空,内空上端和下端各有一个圆圈形的套轴,套轴外侧由四根均匀分布的支杆固定在支盘上,套轴内侧与风扇圆轴上的凹槽配合,形成转轴关系。为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型套轴为上大下小的锥型,中心有一上大下小的孔贯穿;所述锥型套轴外周均匀分布有四个插条,插入所述风扇的圆轴中心的四个插槽内。为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盘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吸尘圈,吸尘圈为薄壁,上端与所述风扇的支盘下端边缘连接;吸尘圈下面设置有一个吸盘圈,吸盘圈内有一个钻头固定孔,通过四根均匀分布在吸尘圈薄壁上端支架固定在中央部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技术的电钻防尘罩,能借用电钻的旋转带动风扇,形成真空虹吸原理,将粉尘吸入粉尘罩内的封闭空间里,以免粉尘飘散到空气与人的呼吸器官中。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风扇与套轴分解图;图2是风扇结构图;图3是风扇系统图;图4是风扇组装图;图5是风尘罩外观图;图6是防尘罩各部左视分解图;图7是防尘罩各部右视分解图;图8是防尘罩剖面图。附图标记:1锥形套轴2风扇3钻体穿入孔4插条5套轴孔与插槽6上凹槽7下凹槽8扇叶9上套轴10下套轴11支盘12粉尘罩13吸尘圈14吸盘圈15钻头插入孔16钻头固定孔17固定孔支架18套轴支杆19风扇轴孔20支盘上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8所示,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电钻防尘罩包括:一风扇2,所述风扇2位于所述电钻粉尘罩正中间;一粉尘罩12,所述粉尘罩2设置于所述风扇2的上面;一锥型套轴1,所述锥形套轴1设置于所述风扇2的里面;一吸盘,所述吸盘设置于所述所述风扇2的下面。如图6所示,所述粉尘罩12为薄壁,呈圆顶帽形,上面中央有一个电钻插入孔15;所述粉尘仓下部与所述风扇2的支盘11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风扇的扇体2为一圆轴外周均匀分布有四片扇叶8,扇叶8正面朝向粉尘罩12;风扇2圆轴中心有一个贯穿的轴孔5,轴孔5均匀分布有四个插槽;风扇圆轴2上下两端各有一圈凹槽6,7。如图3所示,所述风扇2的扇体套设在一个支盘11内;支盘11中心有一圈与风扇2直径吻合的内空,内空上端和下端各有一个圆圈形的套轴9,10,套轴外侧由四根均匀分布的支杆18固定在支盘11中心,套轴9,10内侧与风扇2圆轴上的凹槽配套,形成转轴关系。作如图1所示,所述锥型套轴1为一上大下小的锥型,中心有上大下小的孔贯穿;所述锥型套轴1具有张力,套轴下部的锥形孔可将钻头绷紧,从而带动风扇2旋转;所述锥型套轴1外周均匀分布有四个插条4,插入所述风扇的圆轴中心的插槽5内。如图7所示,所述吸盘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吸尘圈13,吸尘圈13下面设置有一个吸盘圈14,吸尘圈13中央有一个钻头固定孔16,通过四根均匀分布的支架17固定在吸尘圈13内。下面参考图1-8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工作使用方法。如图1-8所示,用户首先将电钻钻头,从粉尘罩12中央的钻头插入孔15伸进去,穿过锥型套轴1的钻体穿入孔3,再穿过固定在吸尘圈13上的固定孔16,与墙面或地面接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钻头旋转,会因为锥型套轴1是一种软体塑胶材质,具有收缩张力,将钻体绷紧,随着钻体转动,从而带动风扇上的套轴9,10在支盘11上的凹槽6,7内旋转。风扇叶片8将钻体在工作面上产生的粉尘吸入封闭的粉尘罩12内,这样就避免了粉尘飘散在空气中,对人体呼吸器官产生危害。风扇叶片8旋转的同时,会将吸尘圈13内的空气也吸入粉尘罩12内,部分从钻头穿入孔15中被过滤排出,同时会在吸尘圈13内产生真空效应,让吸盘圈14牢牢地吸附在工作面上,还可以产生固定电钻的作用,为操作者减轻体力负担。当操作者完成钻孔工作,风扇2停止旋转,被压入粉尘罩12内的空气,会返回到吸尘圈13内,使吸盘圈14松开所依附的工作面,操作者只要将钻体从防尘罩内拔出即可。防尘罩内布满粉尘,只要将粉尘从粉尘罩上的钻头穿入孔15和吸盘圈14内倒出即可,还可以在水里直接清洗。本技术的安装步骤如下:先揭开所述支盘11的上盖20,将风扇套入支盘11内,由于支盘11两端的套轴9,10具有伸缩性,可以挤压到风扇圆轴2的凹槽内,再将锥型套轴1的四个插条4,伸进圆轴2内壁的插槽5内,然后合上支盘11的上盖,将粉尘罩12固定在支盘11上端边缘,最后将吸盘13,14固定在支盘11下端边缘,所述吸盘13,14与粉尘罩12与支盘11的固定方式,可以用螺钉螺孔,也可以是套轨,还可以是限位卡槽。本技术的各组成部分的连接,可以是一个固定的整体连接,也可以是各部分独立的可分解拆卸的连接。由于对钻头工作的可视化要求,本技术的各组成部分为全透明材料。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钻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钻防尘罩包括:一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电钻防尘罩正中间;一粉尘罩,所述粉尘罩设置于所述风扇的上面;一锥型套轴,所述锥形套轴设置于所述风扇的里面;一吸盘,所述吸盘设置于所述风扇的下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钻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钻防尘罩包括:一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电钻防尘罩正中间;一粉尘罩,所述粉尘罩设置于所述风扇的上面;一锥型套轴,所述锥形套轴设置于所述风扇的里面;一吸盘,所述吸盘设置于所述风扇的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钻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罩为薄壁,呈圆顶帽形,上面中央设置有一个电钻插入孔;所述粉尘罩下端与所述风扇的支盘上端边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钻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一圆轴外侧均匀分布有4-5片扇叶,扇叶正面朝向所述粉尘罩;圆轴中心有一贯穿的轴孔,轴孔均匀分布有四个插槽;圆轴上下各有一圈凹槽;所述风扇套设在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
申请(专利权)人:罗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