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486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涉及炉体碎料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炉胆的端盖大多螺纹连接在炉胆上,而端盖整体较重,通过人手旋转端盖的过程较为不易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胆体,所述胆体的一端具有进出料口,所述胆体于进出料口处设置有控制进出料口启闭的控制阀体,所述控制阀体包括阀芯以及控制阀芯进行转动的杆体,无需旋转端盖即可实现炉口的开闭。

A rotating hydrogen crus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
本技术涉及炉体碎料的
,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
技术介绍
利用稀土合金的吸氢特点,解决其破碎问题已出现了近十年,国内外目前有多种结构的氢碎炉,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稀土合金的吸氢特点,即稀土合金吸氢后体积膨胀,特别是晶界和晶体膨胀量不相同使稀土合金产生许多裂纹,从而实现破碎的目的。现有的氢碎装置从结构上分为旋转式和静止式两种,从加热方式上分为内热式和外热式。所谓旋转式氢碎炉就是其炉胆在工作中处于旋转状态,炉胆内的颗粒状炉料也处于不停的翻动状态,这样,一则提高炉料与炉胆的热交换速度,加速炉料的受热或冷却,从而提高氢碎炉的制粉效率;二则炉料的滚动可加速颗粒状炉料的粉碎;内热式指的是加热元件与炉料在同一密封环境内,外热式指的是加热元件在炉胆外,和炉料不在同一密封环境内。现有的旋转式氢碎炉大多属于内热式,如授权公告号为CN2585154的中国技术提出了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其包含两端支撑于支撑件上的可旋转炉胆、位于炉胆外层的电加热炉、炉胆旋转驱动机构和用于对炉胆内抽真空、充氢的抽真空装置、配气装置,炉胆的一端为进、出料口,另一端与抽真空装置和配气装置密封相通,电加热炉由可开、合的左、右炉体构成,左、右炉体分别置于下部设有滚轮的支撑架上。在炉胆内设有螺旋片。炉料出炉时需打开电炉的炉门,将炉胆取出,然后再将粉碎后地炉料倒出,目前炉胆的端盖大多螺纹连接在炉胆上,而端盖整体较重,通过人手旋转端盖的过程较为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无需旋转端盖即可实现炉口的开闭。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包括胆体,所述胆体的一端具有进出料口,所述胆体于进出料口处设置有控制进出料口启闭的控制阀体,所述控制阀体包括阀芯以及控制阀芯进行转动的杆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控制阀体,通过杆体操控阀芯进行旋转,从而控制阀芯转动的角度,能够实现进出料口的启闭,无需通过人手旋转端盖,方便工人进行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可拆卸连接在阀芯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阀杆可拆卸连接的设计,能够在胆体的使用过程中将杆体取下,避免杆体的存在对胆体的使用造成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胆体于进出料口位置设置有公告阀芯安装的固定座,所述阀芯的两侧延伸形成有转动支杆,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供转动支杆设置的半圆槽,所述固定座上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朝向固定座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半圆槽配合对阀芯进行限制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固定座及安装座,在安装时,阀芯通过转动支杆先放置在固定座上,再通过安装座压紧固定座,实现阀芯的锁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芯于一侧的转动支杆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固定座于开设有转动槽的转动支杆一侧设置控制管,所述杆体包括有转动设置在控制管内的转动柱、设置在转动柱上并插入转动槽内带动转动支杆及阀芯进行旋转的转动块以及带动连接在转动柱上的转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柱插入控制管内,并使转动柱上的转动块插入转动槽内,随后通过对转动杆进行转动就可以控制阀芯进行旋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管远离固定座的一侧具有供转动杆转动的圆弧缺口,所述转动杆于圆弧缺口的两侧壁相抵时,阀芯恰好处于完全关闭或完全开启的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圆弧缺口,能够方便对阀芯的控制,从而方便阀芯控制进出料口的启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还设置有端盖板,所述端盖板的一侧铰接在安装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端盖板的设置,能够在炉胆的使用过程中近一步提升炉胆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胆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环的设置,能够方便对胆体进行提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转动杆的横截面设置为非圆形结构,在使用时不易发生人手打滑的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柱插入控制管内,并使转动柱上的转动块插入转动槽内,随后通过对转动杆进行转动就可以控制阀芯进行旋转,杆体控制阀芯旋转完毕之后还可以取下避免对胆体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胆体;11、进出料口;12、固定座;121、半圆槽;13、安装座;131、限位槽;14、控制管;141、圆弧缺口;15、端盖板;16、拉环;2、控制阀体;21、阀芯;211、转动支杆;212、转动槽;22、杆体;221、转动柱;222、转动块;223、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包括具有进出料口11的胆体1,胆体1于进出料位置设置有控制进出料口11启闭的控制阀体2。控制阀体2包括阀芯21以及控制阀芯21进行转动的杆体22,胆体1于进出料口11位置设置有供阀芯21安装的固定座12,阀芯21的两侧延伸形成有转动支杆211,固定座12上开设有供转动支杆211设置的半圆槽121胆体1于固定座12上方还设置有安装座13,安装座13朝向固定座1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于半圆槽121配合从而对阀芯21进行限制的限位槽131。阀芯21于一侧的转动支杆211上开设有转动槽212,转动槽212为方形槽,固定座12于开设有转动槽212的转动支杆211一侧设置控制管14,杆体22穿过控制管14对阀芯21进行控制。杆体22包括有转动设置在控制管14内的转动柱221、设置在转动柱221上并插入转动槽212内带动转动支杆211及阀芯21进行旋转的转动块222以及带动连接在转动柱221上的转动杆223,控制管14远离固定座12的一侧具有供转动杆223转动的圆弧缺口141,转动杆223于圆弧缺口141的两侧壁相抵时,阀芯21恰好处于完全关闭或完全开启的状态。安装座13的上方还设置有端盖板15,端盖板15的一侧铰接在安装座13上,并通过螺丝进行锁紧,胆体1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拉环16。使用方法:在使用前,拧开螺丝打开端盖板15,然后通过杆体22旋转阀芯21至开启状态,随后向进出料口11加料,再通过杆体22旋转阀芯21至关闭状态并取出杆体22,最后关闭端盖板15并通过螺丝进行锁紧就可以进行使用。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包括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胆体(1)的一端具有进出料口(11),所述胆体(1)于进出料口(11)处设置有控制进出料口(11)启闭的控制阀体(2),所述控制阀体(2)包括阀芯(21)以及控制阀芯(21)进行转动的杆体(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包括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胆体(1)的一端具有进出料口(11),所述胆体(1)于进出料口(11)处设置有控制进出料口(11)启闭的控制阀体(2),所述控制阀体(2)包括阀芯(21)以及控制阀芯(21)进行转动的杆体(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2)可拆卸连接在阀芯(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其特征在于,所述胆体(1)于进出料口(11)位置设置有供阀芯(21)安装的固定座(12),所述阀芯(21)的两侧延伸形成有转动支杆(211),所述固定座(12)上开设有供转动支杆(211)设置的半圆槽(121),所述固定座(12)上方设置有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朝向固定座(1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半圆槽(121)配合对阀芯(21)进行限制的限位槽(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氢碎炉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1)于一侧的转动支杆(211)上开设有转动槽(212),所述固定座(12)于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杭磁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