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39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温热治疗仪,可分割地设置有:包括带有发热体的加热装置及支撑该加热装置的支柱部分,以及支撑并固定前述支柱部分的基台部。本体部具有能单独地向发热体供给电力的结构,并备有倒置开关,该倒置开关具有借助于一种推挤作用能从本体部下面伸出来,且在本体部自重作用下可克服前述推挤作用而被隐藏起来的操作部,而且通过本体部的翻倒,使前述操作部突伸出来,停止向发热体供给电力,可以达到收容结构紧凑,并且在分割状态下,本体部也能利用其独立结构向发热体通电,因此可避免仅以不稳定本体部来使用温热治疗化。(*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肩凝(肩部肌肉因疲劳而僵硬)等的温热治疗仪。以往公知的温热治疗仪,是将由红外线灯及陶瓷加热器等发热体发出的红外线(包括远红外线)照射在患部,达到既不会使患部皮肤过热,又能使深部适度变热的治疗效果。而且,对于这种温热治疗器,在附图说明图10中示出了一种台式温热治疗仪。该台式温热治疗仪的结构是在具有比较大底面积的如偏平圆形基台部101上以直立设置的方式固定着由管等构成的支柱部分102,在该支柱部分102的顶部设置带发热体的加热装置103。但是,上述以往的台式温热治疗仪100如前述图10所示的那样,为了使用长方体包装箱105包装,该包装箱105必须带有一边与温热治疗仪100的高度对应,另一边与基台部101的纵向宽度对应的面X,一边与温热治疗仪100的高度对应、另一边与基台部101的横向宽度对应的面Y、以及一边与基台部101的纵幅对应、另一边与基台部101的横向宽度对应的面Z。由于前述基台部101的纵向宽度及横向宽度较长,使前述面Z的面积变大,所以,导致容纳温热治疗仪100的包装箱的容积变大。由此,带来了使温热治疗仪100的运输费用增高、各家庭中难于保证温热治疗仪100的收容空间等问题。鉴于此,如图9所示,通过采用可分割成前述基台部3和本体部2的结构,分割之后再进行包装,便可使包装箱的容积变小。另一方面,在采用这样的分割结构的场合,由于电源软线是连接在前述基台部3的一侧的,虽然可以考虑由电气接插件进行基台部3和前述本体部2的电连接,但在使用这种的电气接插件时,会引起这种接插件发热及发生火花。因此,采用将电源软线连接到本体部上,利用本体部独立的结构向前述发热体供给电力。然而,即使能够采用本体部独立的结构,由于不装前述基台部3的本体部整体很不稳定。因此,在操作计时器等时易翻倒,如果翻倒之后仍然发热,就会发生烧焦地板面等现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热治疗仪,该温热治疗仪采用分割成本体部和基台部的结构,能使用容积小的包装箱,并且可以防止在这种分割状态下利用上述本体部单体向发热体通电时在接插件上产生火花等现象,从而避免使用时本体部出现不稳定。本专利技术的温热治疗仪,可分割地设置有本体部与基台部,本体部包括有发热体的加热装置及支撑该加热装置的支柱部分,基台部用于支撑并固定前述支柱部分,其改进是,前述本体部具有能独立向前述发热体供给电力的结构,并且备有倒置开关,该到置开关具有借助于一种推挤作用可以从本体部下面伸出来、而且在本体部自重的作用下可以克服前述推挤作用而被隐藏起来的操作部,并通过本体部的翻倒使前述操作部伸出来,停止向发热体的供给电力。根据上述结构,借助于由推挤作用而从前述本体部下面伸出来的倒置开关的操作部,本体部整体很难站立。就是说,本体部单独是不能站立的,因此,不会发生本体部倒置的现象。这样,即使是在睡眠状态下使用本体部时,由于通过操作前述倒置开关,可以停止向发热体通电,因此不会发生烧焦地板面的现象。此外,前述本体部的重心位置或设定在距离本体部下端1/3以上的位置处,或本体部下面与地板的接地角为5°以上,这样以来,本体部整体直立起来会更困难一些。另外,在前述本体部安装在基台部的状态下,前述倒置开关的操作部也能从基台部的下面突伸出来。由此,即使在本体部安装在基台部的状态下,倒置开关也仍具有温热治疗仪倒置开关的功能。图1是本专利技术温热治疗仪一实施例(分割时)的侧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温热治疗仪一实施例(分割时)的正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温热治疗仪一实施例(合体时)的侧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温热治疗仪一实施例(合体时)的纵截面侧视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通过紧固件对软管固定的状态的状态的断面图6是表示由不带有环状凸起的紧固件对软管固定的状态的断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温热治疗仪的本体部的正面图;图8是图7中加热装置转过90°时的状态的正面图;图9是本体部与基台部分割之后在包装状态下的说明图;图10是以往温热治疗仪在包装状态下的说明图。下文,根据附图叙述本专利技术的温热治疗仪。图1是温热治疗仪1的侧面图,图2是温热治疗仪1的正面图,两个附图分别示出了本体部2与基台部3分离后的状态。即是说,本专利技术的温热治疗仪1做成本体部2与基台部3可分割的结构。前述本体部2具有带发热体21a的加热装置21和支撑该加热装置21的支柱部分22。支柱部分2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23,连接座23的宽度较前述支柱部分22稍长一些,其长度较前述基台部3的纵向宽度(图1中的a)稍短一些。而且在连接座23的后侧设置有电源软线4,这样,不需要通过基台部3就能向发热体21a供给电力。由此,不必设置基台部3与本体部2电连所需要的供给电力的电气接插件,可以避免前述接插件发热及发生火花。另外,前述基台部3做成扁平圆形的圆顶形状,其中央部具有用于安装前述连接座23的长槽部分31。图3是温热治疗仪1的侧面图,图4是温热治疗仪1的纵截面侧视图,分别示出了本体部安装在基台部3上的状态。前述加热装置21备有发热体21a、将该发热体21a的侧方及后方周围覆盖住的周边盖21b,配置在发热体21a前方的前盖21c,反射发热体21a放出的热量的反射板21d、设置在发热体21a和反射板21d之间的绝热部件21e以及用于防止发热体21a异常发热的恒热器21f。前述支柱部分22具有支撑在前述连接座23上的软管22a以及挠性管22b。管22a只能在其上部一侧自由地弯曲,而不能弯曲的下部一侧插入前述连接座23上直立设置的管部分23a内。此外,挠性管22b覆盖着从前述直立设置管部分23a伸出的软管22a的那一部分。在软管22a的前端部设置有螺母24、24,借助于螺母24、24,将软管22a与前述加热装置21联结在一起。此外,在该联结部分设置有将前述软管22a的上端部支撑并固定用的紧固件25。另一方面,在软管22a下端部,即在直立设置的管部分23a的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软管22a下端部的紧固件26。该紧固件26在下文将详述。软管22a的底端部由螺母27、27固定在直立设置管部分23a的内部(即连接座23内)所设置的安装板23b上。安装板23b用螺钉固定在连接座23上。此外,在连接座23的上面,设置有刻度盘40,可以对设置在连接座23内的计时器进行调整。进一步,在连接座23内,设置有倒置开关42,该倒置开关42的操作部42a,借助于图中未示的弹簧的推挤,从连接座23的下盖23c上所形成的下方凸部23d的下面突伸出来。前述下盖23c由螺钉46、47固定在连接座23上。上述螺钉46穿过的凸台部前端与前述安装板23b接触,通过螺钉46的螺纹夹紧作用,使该凸台部的前端挤压在安装板23b上,与前述螺钉45的共同作用,将安装板23b进行固定。也就是说,螺钉46兼用于下盖23a的固定与安装板23b的固定,由此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本体部2与基台部3用如下方式固定。即,在将本体部2的支柱部分22的连接座23安装在基台部3的长槽部分31上时,将前述下盖23c上形成的下方凸部23d从基台部3的下面向下方伸出。在下方凸部23d的外周切出螺纹,在安装环48上也形成有与之对应的螺纹,通过这两者的螺纹连接,便可将本体部2与基台部3固定连接。并且,即使在这种连接状态下,前述倒置开关42的操作部42a也能从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热治疗仪,它可分割地设置有本体部与基台部,本体部包括具有发热体的加热装置及支撑该加热装置的支柱部分,基台部用于支撑并固定前述支柱部分,其特征是:前述的本体部具有能单独向前述发热体供给电力的结构,并且备有倒置开关,该到置开关具有借助 于一种推挤作用能从本体部下面伸出来的而且在本体部自重的作用下可以克服前述推挤作用而被隐藏起来的操作部,并通过本体部的翻倒,使前述操作部伸出来,停止向发热体供给电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马俊树中村尚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