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29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防通风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包括过滤箱、与所述过滤箱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和插接于所述连接管内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侧壁上开设有锁止环槽,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上沿径向滑移连接有用于嵌入至所述锁止环槽内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三个,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卡接块相互靠进后嵌入至所述锁止环槽内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驱动装置使得卡接块同时相互靠近,卡接块相互靠近后将会嵌入至锁止环槽中,且当需要拆卸过滤吸收器时,使得卡接块脱离锁止环槽后,便能更换过滤吸收器,缩短了更换时间,减小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Pip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ilter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人防通风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过滤吸收器是人防工程中设置在进风系统中的一种滤毒设备,依靠过滤吸收器中装有滤纸和活性炭等材料的过滤、吸收作用,可将室外染毒空气的染毒浓度降低到容许浓度以下,以便在室外染毒情况下为室内人员提供新鲜空气。过滤吸收器作为战时人防地下室通风滤毒的重要设备,因其滤毒剂量有一定的阈值,当达到其滤毒极限阈值时,需更换过滤吸收器。而过滤吸收器所在的滤毒间处于染毒区,当更换时,工作人员需穿戴防化服、防毒面具、防毒靴才可以进入滤毒间。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吸收器与通风管的连接大多采用螺钉组的方式,因螺钉较多,一台过滤吸收器的平均更换时间约为50分钟,工作人员必须将更换时间控制的越短越好,如安装拆卸时间过长,防毒面具的滤毒能力无法支撑,就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能够便于更换过滤吸收器,缩短更换时间,减小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包括过滤箱、与所述过滤箱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和插接于所述连接管内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侧壁上开设有锁止环槽,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上沿径向滑移连接有用于嵌入至所述锁止环槽内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三个,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卡接块相互靠进后嵌入至所述锁止环槽内的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过滤吸收器时,将通风管插接至连接管内,通过驱动装置使得卡接块同时相互靠近,卡接块相互靠近后将会嵌入至锁止环槽中,不少于三个的卡接块将能够使得通风管与连接管能够较好的限位,且当需要拆卸过滤吸收器时,使得卡接块脱离锁止环槽后,便能更换过滤吸收器,缩短了更换时间,减小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内壁上设置有供所述通风管抵触的定位圆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通风管插入至连接管内时,当通风管抵触在定位圆环上后,对其进行定位,此时卡接块将会位于锁止环槽上方,便于插接,省去了定位的时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块远离所述通风管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块,所述连接管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块嵌入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槽底开设有供所述卡接块嵌入的锁止槽,所述驱动块两侧与所述滑移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工作时,将会使得驱动块相互靠近,此时驱动块在滑移槽内滑动,此时卡接块将会在锁止槽内运动,从而嵌入至锁止环槽内,同时弹簧将会压缩形变,当驱动装置不再作用在驱动块上时,弹簧将会驱使驱动块带动卡接块退出锁止环槽,便于更换。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套设在连接管上且抵触在各个驱动块外壁上的钢丝绳、可定位地转动连接在连接管外壁上且供钢丝绳两端缠绕的缠绕柱,以及设置在缠绕柱一端的转动把手,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缠绕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锁止通风管时,转动转动把手,使得缠绕柱转动,此时将会使得钢丝绳缠绕至缠绕柱上,钢丝绳收缩后将会驱使驱动块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卡接块嵌入至锁止环槽中,再将缠绕柱进行定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上间隔设置有两块安装板,所述缠绕柱转动连接在两块安装板之间,所述缠绕柱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齿槽,靠近所述环形齿槽一侧的所述安装板上插接有用于嵌入在环形齿槽内的锁止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接块嵌入至锁止环槽中后,将锁止块插接在安装板上,使得锁止块嵌入至环形齿槽中,将缠绕柱卡住,从而将缠绕柱进行固定,便能将卡接块进行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缠绕柱上开设有供所述钢丝绳嵌入的容置环槽,所述容置环槽的宽度等于所述钢丝绳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缠绕柱在转动时,钢丝绳将会在容置环槽缠绕,由于钢丝绳的宽度刚好等于容置环槽的宽度,钢丝绳将会依次抵紧,弹簧驱使驱动块复位时,钢丝绳能够较为顺利的退出,便于拆卸。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块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移槽两侧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块嵌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为闭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块在运动时,限位块也将在限位槽内滑动,且限位槽远离通风管的一端为闭口,使得驱动块在复位时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块的两端均设置有供所述钢丝绳穿过的限位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能够使得钢丝绳保持位于在驱动块的表面上,防止钢丝绳脱离,能够较好地对钢丝绳进行限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转动把手使得缠绕柱转动,钢丝绳不断收入至容置环槽中,从而驱使驱动块相互靠近,此时卡接块将会同时嵌入至锁止环槽中,不少于三个的卡接块将能够使得通风管与连接管能够较好的限位,且当需要拆卸过滤吸收器时,使得卡接块脱离锁止环槽后,便能更换过滤吸收器,缩短了更换时间,减小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2.将通风管插入至连接管内时,当通风管抵触在定位圆环上后,对其进行定位,此时卡接块将会位于锁止环槽上方,便于插接,省去了定位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00、过滤箱;110、连接管;111、定位圆环;120、通风管;121、锁止环槽;130、卡接块;131、驱动块;132、滑移槽;133、锁止槽;134、弹簧;135、限位块;136、限位槽;137、限位环;200、驱动装置;210、钢丝绳;220、缠绕柱;221、容置环槽;230、转动把手;240、安装板;241、环形齿槽;242、锁止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参照图1、图2,包括过滤箱100、与过滤箱100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110和插接于连接管110内的通风管120,通风管120的侧壁上开设有锁止环槽121,连接管110内壁上设置有供通风管120抵触的定位圆环111。参照图2、图3,连接管110的侧壁上沿径向滑移连接有用于嵌入至锁止环槽121内的卡接块130,卡接块130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三个,本实施例中卡接块130设有三个,连接管110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卡接块130相互靠进后嵌入至锁止环槽121内的驱动装置200,卡接块130远离通风管120的一侧一体设置有驱动块131,连接管110侧壁上开设有供驱动块131嵌入的滑移槽132,同时滑移槽132槽底开设有供卡接块130嵌入的锁止槽133。驱动块131两侧与滑移槽132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134,驱动块131两端均一体设置有限位块135,且滑移槽132两侧的内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135嵌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包括过滤箱(100)、与所述过滤箱(100)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110)和插接于所述连接管(110)内的通风管(12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20)的侧壁上开设有锁止环槽(121),所述连接管(110)的侧壁上沿径向滑移连接有用于嵌入至所述锁止环槽(121)内的卡接块(130),所述卡接块(130)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三个,所述连接管(110)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卡接块(130)相互靠进后嵌入至所述锁止环槽(121)内的驱动装置(2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包括过滤箱(100)、与所述过滤箱(100)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110)和插接于所述连接管(110)内的通风管(12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20)的侧壁上开设有锁止环槽(121),所述连接管(110)的侧壁上沿径向滑移连接有用于嵌入至所述锁止环槽(121)内的卡接块(130),所述卡接块(130)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三个,所述连接管(110)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卡接块(130)相互靠进后嵌入至所述锁止环槽(121)内的驱动装置(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10)内壁上设置有供所述通风管(120)抵触的定位圆环(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130)远离所述通风管(120)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块(131),所述连接管(110)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块(131)嵌入的滑移槽(132),所述滑移槽(132)槽底开设有供所述卡接块(130)嵌入的锁止槽(133),所述驱动块(131)两侧与所述滑移槽(132)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134),所述驱动装置(200)与所述驱动块(1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00)包括套设在连接管(110)上且抵触在各个驱动块(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腾睿源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