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浩然专利>正文

穿刺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27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引流管、积液瓶和抽风机,还包括支撑筒和防护板,防护板固定有绑带,防护板设有阶梯孔一,阶梯孔一的上端螺纹连接支撑筒,支撑筒的内孔为方形,支撑筒的内孔中设有方形的导向柱,支撑筒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圆盘,支撑圆盘上设有阶梯孔二,阶梯孔二外端设有压杆,阶梯孔二内端设有压块,压杆内端套有弹簧,压杆外端伸出支撑圆盘固定有限位杆,压杆的外端套有支撑套,支撑套的外侧壁上设有条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防护板上的阶梯孔一对准穿刺位置,然后通过支撑筒和导向柱配合,在穿刺针穿刺时可以进行导向,防止穿刺针偏斜,并且可以防止穿刺针旋转,从而防止给病患增加痛苦。

Puncture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刺引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引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穿刺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腹腔积液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表现。长期肝腹腔积液的肝病患者容容易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脾功能亢进,会干扰和削弱免疫机制,从而使细菌有机会侵入与复制。肝腹腔积液患者的抵抗力会都不强,容易并发肠道、泌尿系统、呼吸系统道以及胆道感染。腹腔积液对人体危害巨大,如果不及时消除,融入其中的水毒蛋白会损伤人体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直接危及生命。目前对于腹腔积液常用穿刺引流的方式进行积液清除,目前的穿刺引流装置在穿刺时穿刺针很容易偏斜,从而不能精确到达引流位置,并且穿刺时穿刺针旋转会给病患增加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刺引流装置,解决目前的穿刺引流装置在穿刺时穿刺针很容易偏斜,从而不能精确到达引流位置,并且穿刺时穿刺针旋转会给病患增加痛苦的问题。本技术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引流管、积液瓶和抽风机,抽风机的电源插头连接室内电源插座,引流管固定连接在积液瓶的顶部,抽风机固定在积液瓶上,且抽风机的进风口通过抽气管连通积液瓶的顶部,本装置还包括支撑筒和防护板,防护板的两端固定有绑带,防护板的中部设有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阶梯孔一,穿刺针的外径等于阶梯孔一的下端直径,阶梯孔一的上端螺纹连接支撑筒,支撑筒的内孔为方形,支撑筒的底部设有供穿刺针通过的通孔,支撑筒的内孔中设有方形的导向柱,导向柱的底部与穿刺针顶部固定,穿刺针和导向柱内均设有相连通的引流道,支撑筒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圆盘,导向柱顶部穿过支撑圆盘固定连接有压盘,引流道顶部一直延伸到压盘的顶部,引流道连接引流管,穿刺针下端侧壁上设有抽液孔,支撑圆盘上设有外端直径小于内端直径的阶梯孔二,阶梯孔二外端设有压杆,阶梯孔二内端设有压块,压块外侧与压杆内端固定,压杆内端套有弹簧,弹簧一端与阶梯孔二的阶梯处接触,弹簧另一端与压块接触,压杆外端伸出支撑圆盘固定有限位杆,压杆的外端套有支撑套,支撑套处于限位杆和支撑圆盘之间,支撑套的外侧壁上设有条形凹槽。限位杆可以收入条形凹槽内,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固定有拉环,方便拉动压杆。所述引流道的上端螺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固定引流管,方便连接。所述防护板的内侧设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内固定有防护软垫,防护软垫的内侧交叉分布有防滑纹,增大摩擦,防止防护板晃动。所述绑带包括左绑带和右绑带,左绑带和右绑带分别固定在防护板的左右两侧,左绑带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设有魔术扣绒面,右绑带另一端的内侧固定有魔术扣钩面,所述右绑带的中间部设有弹性松紧带,方便固定防护板。所述压块的内侧设有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内固定有防滑橡胶垫,防滑橡胶垫内侧与导向柱接触。使用时,可以通过阶梯孔一对准穿刺位置,然后利用绑带把防护板固定在病患身上,然后把支撑筒拧紧在阶梯孔上端,向外拉动拉环,压杆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外运动,当限位杆脱离条形凹槽后,旋转支撑套,使得条形凹槽与限位杆垂直,然后放开拉环,限位杆在弹簧作用力下向内移动,限位杆卡在支撑套外侧,压块脱离对导向柱的压紧,然后即可向下压动压盘,进行穿刺,穿刺针到达引流位置后,向外拉动拉环,压杆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外运动,旋转支撑套,使得条形凹槽与限位杆平行,然后放开拉环,限位杆在弹簧作用力下向内移动,限位杆进入条形凹槽内,压块对导向柱进行压紧,防止导向柱脱出,从而防止穿刺针脱出,然后打开抽风机,抽风机抽取积液瓶内的空气,形成负压环境,抽取腹腔积液,抽完积液后,关闭抽风机,向外拉动拉环,压杆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外运动,当限位杆脱离条形凹槽后,旋转支撑套,使得条形凹槽与限位杆垂直,然后放开拉环,限位杆在弹簧作用力下向内移动,限位杆卡在支撑套外侧,压块脱离对导向柱的压紧,然后向上拉动压盘,即可把穿刺针取出,然后解开绑带,取下防护板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防护板上的阶梯孔一对准穿刺位置,然后通过支撑筒和导向柱配合,在穿刺针穿刺时可以进行导向,防止穿刺针偏斜,并且可以防止穿刺针旋转,从而防止给病患增加痛苦,另外导向柱可以通过压块进行固定,可以防止穿刺针脱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撑圆盘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防护软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绑带,2、防护板,3、防护软垫,4、连接管,5、引流管,6、积液瓶,7、抽风机,8、右绑带,9、弹性松紧带,10、防滑纹,11、导向柱,12、引流道,13、支撑圆盘,14、支撑套,15、条形凹槽,16、限位杆,17、拉环,18、压盘,19、支撑筒,20、穿刺针,21、抽液孔,22、压杆,23、阶梯孔二,24、弹簧,25、压块,26、防滑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6所示的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20、引流管5、积液瓶6和抽风机7,引流管5固定连接在积液瓶6的顶部,抽风机7固定在积液瓶6上,且抽风机7的进风口通过抽气管连通积液瓶6的顶部,本装置还包括支撑筒19和防护板2,防护板2的两端固定有绑带,防护板2的中部设有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阶梯孔一,穿刺针20的外径等于阶梯孔一的下端直径,阶梯孔一的上端螺纹连接支撑筒19,支撑筒19的内孔为方形,支撑筒19的底部设有供穿刺针20通过的通孔,支撑筒19的内孔中设有方形的导向柱11,导向柱11的底部与穿刺针20顶部固定,穿刺针20和导向柱11内均设有相连通的引流道12,支撑筒19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圆盘13,导向柱11顶部穿过支撑圆盘13固定连接有压盘18,引流道12顶部一直延伸到压盘18的顶部,引流道12连接引流管5,穿刺针20下端侧壁上设有抽液孔21,支撑圆盘13上设有外端直径小于内端直径的阶梯孔二23,阶梯孔二23外端设有压杆22,阶梯孔二23内端设有压块25,压块25外侧与压杆22内端固定,压杆22内端套有弹簧24,弹簧24一端与阶梯孔二23的阶梯处接触,弹簧24另一端与压块25接触,压杆22外端伸出支撑圆盘13固定有限位杆16,压杆22的外端套有支撑套14,支撑套14处于限位杆16和支撑圆盘13之间,支撑套14的外侧壁上设有条形凹槽15。限位杆16的外侧固定有拉环17。引流道12的上端螺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连接管4另一端固定引流管5。防护板2的内侧设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内固定有防护软垫3,防护软垫3的内侧交叉分布有防滑纹10。绑带包括左绑带1和右绑带8,左绑带1和右绑带8分别固定在防护板2的左右两侧,左绑带1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设有魔术扣绒面,右绑带8另一端的内侧固定有魔术扣钩面,所述右绑带8的中间部设有弹性松紧带9。压块25的内侧设有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内固定有防滑橡胶垫26,防滑橡胶垫26内侧与导向柱11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20)、引流管(5)、积液瓶(6)和抽风机(7),引流管(5)固定连接在积液瓶(6)的顶部,抽风机(7)固定在积液瓶(6)上,且抽风机(7)的进风口通过抽气管连通积液瓶(6)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筒(19)和防护板(2),防护板(2)的两端固定有绑带,防护板(2)的中部设有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阶梯孔一,穿刺针(20)的外径等于阶梯孔一的下端直径,阶梯孔一的上端螺纹连接支撑筒(19),支撑筒(19)的内孔为方形,支撑筒(19)的底部设有供穿刺针(20)通过的通孔,支撑筒(19)的内孔中设有方形的导向柱(11),导向柱(11)的底部与穿刺针(20)顶部固定,穿刺针(20)和导向柱(11)内均设有相连通的引流道(12),支撑筒(19)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圆盘(13),导向柱(11)顶部穿过支撑圆盘(13)固定连接有压盘(18),引流道(12)顶部一直延伸到压盘(18)的顶部,引流道(12)连接引流管(5),穿刺针(20)下端侧壁上设有抽液孔(21),支撑圆盘(13)上设有外端直径小于内端直径的阶梯孔二(23),阶梯孔二(23)外端设有压杆(22),阶梯孔二(23)内端设有压块(25),压块(25)外侧与压杆(22)内端固定,压杆(22)内端套有弹簧(24),弹簧(24)一端与阶梯孔二(23)的阶梯处接触,弹簧(24)另一端与压块(25)接触,压杆(22)外端伸出支撑圆盘(13)固定有限位杆(16),压杆(22)的外端套有支撑套(14),支撑套(14)处于限位杆(16)和支撑圆盘(13)之间,支撑套(14)的外侧壁上设有条形凹槽(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20)、引流管(5)、积液瓶(6)和抽风机(7),引流管(5)固定连接在积液瓶(6)的顶部,抽风机(7)固定在积液瓶(6)上,且抽风机(7)的进风口通过抽气管连通积液瓶(6)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筒(19)和防护板(2),防护板(2)的两端固定有绑带,防护板(2)的中部设有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阶梯孔一,穿刺针(20)的外径等于阶梯孔一的下端直径,阶梯孔一的上端螺纹连接支撑筒(19),支撑筒(19)的内孔为方形,支撑筒(19)的底部设有供穿刺针(20)通过的通孔,支撑筒(19)的内孔中设有方形的导向柱(11),导向柱(11)的底部与穿刺针(20)顶部固定,穿刺针(20)和导向柱(11)内均设有相连通的引流道(12),支撑筒(19)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圆盘(13),导向柱(11)顶部穿过支撑圆盘(13)固定连接有压盘(18),引流道(12)顶部一直延伸到压盘(18)的顶部,引流道(12)连接引流管(5),穿刺针(20)下端侧壁上设有抽液孔(21),支撑圆盘(13)上设有外端直径小于内端直径的阶梯孔二(23),阶梯孔二(23)外端设有压杆(22),阶梯孔二(23)内端设有压块(25),压块(25)外侧与压杆(22)内端固定,压杆(22)内端套有弹簧(24),弹簧(24)一端与阶梯孔二(23)的阶梯处接触,弹簧(24)另一端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陆浩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