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地形式轮椅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椅
,具体为一种多地形式轮椅机器人。
技术介绍
轮椅对于残障人士或者生病住院的病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它在辅助人们生病期间的生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型的轮椅,从原来的人工驱动发展到电动等。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现有的手动轮椅很少有考虑到轮椅爬坡时的困难,这必将给轮椅使用带来很大的麻烦,专利号为CN10607402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为一种多模式轮椅机器人,其通过加装履带行走机构可以实现坡道攀爬,但是其无法有效辅照看者推动轮椅进行楼梯攀爬,使用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地形式轮椅机器人,可以适用多种地形无障碍行走,给外出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进行楼梯攀爬,进一步提升了本技术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地形式轮椅机器人,包括底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地形式轮椅机器人,包括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通过设置在其下表面后端的后车架(29)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从动轮(7),后车架(29)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中部的铰链转动连接有气动伸缩杆(19),气动伸缩杆(19)的外侧面下端转动连接有电动履带行走机构(6),电动履带行走机构(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动履带行走机构(6)前后对称设置在底板(11)的右下方前后两端,两个电动履带行走机构(6)通过定位轴相连,定位轴的外侧面与气动伸缩杆(19)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后置减震(17),后置减震(17)的外侧面通过L形铰支架(18)与电动履带行走机构(6)相连,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地形式轮椅机器人,包括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通过设置在其下表面后端的后车架(29)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从动轮(7),后车架(29)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中部的铰链转动连接有气动伸缩杆(19),气动伸缩杆(19)的外侧面下端转动连接有电动履带行走机构(6),电动履带行走机构(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动履带行走机构(6)前后对称设置在底板(11)的右下方前后两端,两个电动履带行走机构(6)通过定位轴相连,定位轴的外侧面与气动伸缩杆(19)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后置减震(17),后置减震(17)的外侧面通过L形铰支架(18)与电动履带行走机构(6)相连,底板(11)的下表面中部设有气泵(12),底板(11)的下表面左端设有前悬架(1),前悬架(1)通过设置在其下表面前后两端的前减震(5)连接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下端右侧的轴承转动连接有主轴(16),主轴(16)的外侧面设有碟刹和仿四轴行走机构(15),所述仿四轴行走机构(15)包括转盘(27)和第二旋转臂(23),第二旋转臂(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旋转臂(23)关于转盘(27)前后对称设置,转盘(27)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的铰接座(26)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25),第二连杆(25)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上端的第二连杆(25)与第二旋转臂(23)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臂(23)的外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