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泡器、锅盖及烹饪器具,破泡器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与上盖形成一排气通道,上盖呈一端封闭的筒状,上盖的开口向下;下盖呈一端封闭的筒状,下盖的开口向上,上盖和下盖相互套设,上盖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下盖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错位设置;上盖的侧壁与下盖的侧壁之间设有破泡间隙,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通过破泡间隙连通;下盖的底部设有排水孔,上盖的顶部设有排气口。使用时,气泡内的气体经过第一开口、破泡间隙、第二开口然后从排气口排出,气泡经过破泡间隙时被挤压、拉长、难以保持稳定的球状,从而使气泡消破;破泡器结构简单,无需装配小型零件,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
A kind of bubble breaker, pot cover and cooking appli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泡器、锅盖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破泡器、锅盖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传统烹饪器具,如电饭煲,其破泡装置一般由蒸汽阀实现。蒸汽阀包括阀盖和阀座,阀盖和阀座通常是通过扣合或旋合、甚至一体的方式形成,阀盖和阀座之间还装配有密封件进行密封。同时,为了方便阀盖和阀座的装配,还会在阀座上装配具有弹性的扣件,该弹性扣件一般还需要采用压板、螺钉等紧固件与阀座进行装配,以及弹簧来保证扣件的弹性。然后,阀盖通过该弹性扣件与阀座进行扣合。由此,传统的蒸汽阀结构复杂、零件繁多,且部分零件如扣件、弹簧、压板、螺钉等是较小型零件,装配时不易掌控,大大影响了电饭煲的生产效率。另外,该蒸汽阀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破泡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破泡器的锅盖。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锅盖的烹饪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破泡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形成一排气通道,所述下盖设于所述上盖的下侧,所述上盖呈一端封闭的筒状,所述上盖的开口向下;所述下盖呈一端封闭的筒状,所述下盖的开口向上,所述上盖和下盖相互套设;所述上盖具有侧壁,所述上盖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下盖具有侧壁,所述下盖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错位设置;所述上盖的侧壁与所述下盖的侧壁之间设有破泡间隙,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破泡间隙连通;一个所述第一开口和一个所述第二开口合称为破泡结构,所述破泡结构有至少一个;所述下盖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上盖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为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外套于所述上盖,所述下盖的侧壁的上边缘向下凹陷形成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为所述第二开口;所述上盖的侧壁的下边缘向上凹陷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上下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沿着圆周方向上左右错位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均呈圆筒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的内部区域称为水气分离腔,所述水气分离腔的下腔壁向下凹陷设置,所述排水孔设于所述水气分离腔的下腔壁的底端,所述排水孔设于所述水气分离腔的下腔壁的中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泡结构有至少两个,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设有至少两个隔断块,所述隔断块设于所述上盖的外侧壁,所述隔断块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口之间;所述破泡间隙包括至少两个破泡通道,相邻的两个破泡通道通过所述隔断块分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破泡通道联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通过卡接结构卡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头和卡口,所述卡头设于所述隔断块上,所述卡口设于所述下盖的内侧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泡结构有八个。还提供一种锅盖,其包括上述的破泡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锅盖还包括锅盖主体,所述锅盖主体具有破泡器安装孔,所述下盖外套于所述上盖,所述上盖的顶部外围设有盖沿,所述上盖贯穿所述破泡器安装孔,所述锅盖主体设于所述盖沿与所述下盖之间,所述盖沿和所述下盖均与所述锅盖主体触接。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上述的锅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气泡内的气体经过第一开口、破泡间隙、第二开口然后从排气口排出,由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错位设置,气泡经过破泡间隙时被挤压、延长、难以保持稳定的球状,从而使气泡消破;破泡器结构简单,无需装配小型零件,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本技术用于烹饪。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破泡器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的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至图4,这是本技术一种破泡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盖10和下盖20,所述下盖20与所述上盖10形成一排气通道,所述下盖20设于所述上盖10的下侧,所述上盖10呈一端封闭的筒状,所述上盖10的开口向下;所述下盖20呈一端封闭的筒状,所述下盖20的开口向上,所述上盖10和下盖20相互套设;所述上盖10具有侧壁,所述上盖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14,所述下盖20具有侧壁,所述下盖2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21,第一开口14与第二开口21错位设置;所述上盖10的侧壁与所述下盖20的侧壁之间设有破泡间隙,所述第一开口14和所述第二开口21通过所述破泡间隙连通;一个所述第一开口14和一个所述第二开口21合称为破泡结构,所述破泡结构有至少一个;所述下盖20的底部设有排水孔23,所述上盖10的顶部设有排气口12,所述排气口12为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使用时,气泡从下往上产生,然后气泡内的气体经过第一开口14、破泡间隙、第二开口21然后从排气口12排出,或者气体经过第二开口21、破泡间隙、第一开口14然后从排气口12排出,由于第一开口14、第二开口21错位设置,气泡经过破泡间隙时被挤压、拉长、难以保持稳定的球状,从而使气泡消破;破泡器结构简单,无需装配小型零件,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气泡破裂后的水聚集在排水孔23后排出,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排水孔23的直径做得比较小,使得排水孔23对气泡的阻力大,气泡不会从排水孔23通过。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盖20外套于所述上盖10,所述下盖20的侧壁的上边缘向下凹陷形成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为所述第二开口21;所述上盖10的侧壁的下边缘向上凹陷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为所述第一开口14,所述第一开口14与所述第二开口21上下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开口14与所述第二开口21沿着圆周方向上左右错位设置。这样气泡在破泡间隙中移动的距离较长,破泡效果更好;同时气体从第一开口14流出,促进气泡消除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形成一排气通道,所述下盖设于所述上盖的下侧,所述上盖呈一端封闭的筒状,所述上盖的开口向下;所述下盖呈一端封闭的筒状,所述下盖的开口向上,所述上盖和下盖相互套设;所述上盖具有侧壁,所述上盖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下盖具有侧壁,所述下盖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错位设置;所述上盖的侧壁与所述下盖的侧壁之间设有破泡间隙,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破泡间隙连通;一个所述第一开口和一个所述第二开口合称为破泡结构,所述破泡结构有至少一个;所述下盖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上盖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为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形成一排气通道,所述下盖设于所述上盖的下侧,所述上盖呈一端封闭的筒状,所述上盖的开口向下;所述下盖呈一端封闭的筒状,所述下盖的开口向上,所述上盖和下盖相互套设;所述上盖具有侧壁,所述上盖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下盖具有侧壁,所述下盖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错位设置;所述上盖的侧壁与所述下盖的侧壁之间设有破泡间隙,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破泡间隙连通;一个所述第一开口和一个所述第二开口合称为破泡结构,所述破泡结构有至少一个;所述下盖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上盖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为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外套于所述上盖,所述下盖的侧壁的上边缘向下凹陷形成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为所述第二开口;所述上盖的侧壁的下边缘向上凹陷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上下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沿着圆周方向上左右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均呈圆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内部区域称为水气分离腔,所述水气分离腔的下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宏,
申请(专利权)人:程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