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13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抽屉,所述放置抽屉的内部设置有小磁铁,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棒,所述传导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观察框,所述矩形观察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该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通过工作箱的设置,传导棒带动矩形观察框进行缓慢转动,进而医疗人员可方便对矩形观察框四面的CT片进行观察,达到了方便旋转和观看的目的,通过减震弹簧的设置,防止其产生较大的声响和对底板造成擦伤或者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和材料或者其他物品,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和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和补偿,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和调节,妊娠控制,医疗设备较提倡的分类法有三大类,即诊断设备类和治疗设备类及辅助设备类,CT是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或者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医疗人员通过查看这些图像来确定病人的病况,但是,生活中的阅片装置在旋转方面较为欠缺,为此,本技术研发了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抽屉,所述放置抽屉的内部设置有小磁铁,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棒,所述传导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观察框,所述矩形观察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矩形观察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玻璃框架,所述玻璃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放置框架,所述放置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光板,所述透光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铁片,所述放置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底座。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外表面通过滑轨活动连接有放置抽屉,所述放置抽屉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拿把手。可选的,所述接地底座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接地底座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底座的下方。可选的,所述工作箱的上表面通过圆形滑道活动连接有矩形观察框,所述提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套。可选的,所述工作箱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导棒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工作箱的外表面。可选的,所述铁片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铁片平行设置在透光板的外表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通过工作箱的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放置框架拉出,再将CT片通过小磁铁固定在铁片的外表面,完成后,再将放置框架插入至矩形观察框的内部,需要对其进行旋转时,电动马达开始工作,带动传导棒进行转动,传导棒带动矩形观察框进行缓慢转动,进而医疗人员可方便对矩形观察框四面的CT片进行观察,从而达到了方便旋转和观看的目的。2、该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通过减震弹簧的设置,当医疗人员需要对该装置进行转移,搬动其进行移动时,在放置的那一刻由于力的作用会使装置与地面发生碰撞,产生声响,并且还可能对底板造成擦伤或者损坏的情况,但是,减震弹簧可以对其力度进行缓冲,防止其产生较大的声响和对底板造成擦伤或者损坏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小磁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放置框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隔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放置抽屉;3、小磁铁;4、工作箱;5、电动马达;6、传导棒;7、矩形观察框;8、透光板;9、隔板;10、照明灯;11、玻璃框架;12、滑道;13、放置框架;14、铁片;15、提手;16、凹槽;17、减震弹簧;18、接地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表面通过滑轨活动连接有放置抽屉2,使用时,医疗人员拉开放置抽屉2,再将其内部的小磁铁3拿出即可,放置抽屉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拿把手,底座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抽屉2,放置抽屉2的内部设置有小磁铁3,CT片通过小磁铁3和铁片14进行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4,工作箱4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传导棒6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工作箱4的外表面,工作箱4的上表面通过圆形滑道活动连接有矩形观察框7,提手1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套,防止医疗人员在拉动放置框架13时发生脱手的情况,工作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5,电动马达5为玻璃框架11的转动提供动力,电动马达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棒6,传导棒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观察框7,矩形观察框7的四面结构相同,并且材质为玻璃,矩形观察框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9,隔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照明灯10,矩形观察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玻璃框架11,玻璃框架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道12,通过滑道12的设置,使得放置框架13可以在玻璃框架11的内部进行滑动,滑道1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放置框架13,放置框架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光板8,透光板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铁片14,铁片14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铁片14平行设置在透光板8的外表面,放置框架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15,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7,减震弹簧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底座18,接地底座18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接地底座18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底座1的下方。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通过小磁铁3的设置,方便了医疗人员对CT片进行固定。综上所述,该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使用时,通过工作箱4的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放置框架13拉出,再将CT片通过小磁铁3固定在铁片14的外表面,完成后,再将放置框架13插入至矩形观察框7的内部,需要对其进行旋转时,电动马达5开始工作,带动传导棒6进行转动,传导棒6带动矩形观察框7进行缓慢转动,进而医疗人员可方便对矩形观察框7四面的CT片进行观察,从而达到了方便旋转和观看的目的,通过减震弹簧17的设置,当医疗人员需要对该装置进行转移,搬动其进行移动时,在放置的那一刻由于力的作用会使装置与地面发生碰撞,产生声响,并且还可能对底板造成擦伤或者损坏的情况,但是,减震弹簧17可以对其力度进行缓冲,防止其产生较大的声响和对底板造成擦伤或者损坏的情况。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抽屉(2),所述放置抽屉(2)的内部设置有小磁铁(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4),所述工作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5),所述电动马达(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棒(6),所述传导棒(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观察框(7),所述矩形观察框(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照明灯(10),所述矩形观察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玻璃框架(11),所述玻璃框架(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道(12),所述滑道(1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放置框架(13),所述放置框架(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光板(8),所述透光板(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铁片(14),所述放置框架(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15),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7),所述减震弹簧(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底座(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抽屉(2),所述放置抽屉(2)的内部设置有小磁铁(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4),所述工作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5),所述电动马达(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棒(6),所述传导棒(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观察框(7),所述矩形观察框(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照明灯(10),所述矩形观察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玻璃框架(11),所述玻璃框架(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道(12),所述滑道(1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放置框架(13),所述放置框架(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光板(8),所述透光板(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铁片(14),所述放置框架(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15),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7),所述减震弹簧(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底座(1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丁岩奚永强刘成瑞蔡庆斌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