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10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包括用以与肩膀接触的底片,所述底片与肩膀接触的底面为粗糙平面,所述底片的顶面设置有用以缠绕在肩带上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经子母扣相互扣合或相互分离。该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的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背包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背包肩带脱落的情况。对于单肩非斜跨款式的背包,以上情况更为普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包括用以与肩膀接触的底片,所述底片与肩膀接触的底面为粗糙平面,所述底片的顶面设置有用以缠绕在肩带上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经子母扣相互扣合或相互分离。优选的,所述底片与连接带均采用表面粗糙的皮革或布料制成,连接带的中部缝制在底片的顶面中部。优选的,所述底片与两端未扣合的连接带形状均为椭圆形。优选的,所述底片的长度、宽度均大于肩带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的结构简单,将连接带缠绕在肩部位置的肩带上,并扣合子母扣,使底片连接在肩带下方;背背包时肩带将底片压在肩膀上,底面粗糙的底片与肩膀之间的摩擦力大,肩带不易从肩膀脱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2所示,一种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包括用以与肩膀接触的底片1,所述底片与肩膀接触的底面为粗糙平面,所述底片的顶面设置有用以缠绕在肩带2上的连接带3,所述连接带的两端经子母扣4相互扣合或相互分离。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片与连接带均采用表面粗糙的皮革或布料制成,连接带的中部缝制在底片的顶面中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片与两端未扣合的连接带形状均为椭圆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片的长度、宽度均大于肩带的宽度,能够增大接触面积。一种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的工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将连接带缠绕在肩部位置的肩带上,并扣合子母扣,使底片连接在肩带下方;背背包时肩带将底片压在肩膀上,底面粗糙的底片与肩膀之间的摩擦力大,肩带不易从肩膀脱落。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与肩膀接触的底片,所述底片与肩膀接触的底面为粗糙平面,所述底片的顶面设置有用以缠绕在肩带上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经子母扣相互扣合或相互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与肩膀接触的底片,所述底片与肩膀接触的底面为粗糙平面,所述底片的顶面设置有用以缠绕在肩带上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经子母扣相互扣合或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肩带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片与连接带均采用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