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炒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06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炒茶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炒锅,且在炒锅内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支撑轴,支撑轴上设置有若干圆周分布的揉捻桨叶,在相邻揉捻桨叶之间设置有与支撑轴连接的翻拌浆叶,所述揉捻桨叶具有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也具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的朝向与揉捻桨叶朝向相对,并设置连接架安装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桨活动。用于代替传统的人工炒茶,降低制茶的人工劳动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茶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炒茶设备。
技术介绍
一种绿茶,茶叶经过杀青,再反复炒制,茶叶由鲜绿色炒至褐绿色。中重火炒制的绿茶,为炒茶的特色,汤色黄绿,醇厚回甘。这种绿茶口感醇厚,回甘性强。传统的手工炒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且制茶师长期在高温下作业,不利于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炒茶设备,用于代替传统的人工炒茶,降低制茶的人工劳动力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炒茶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炒锅,且在炒锅内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支撑轴,支撑轴上设置有若干圆周分布的揉捻桨叶,在相邻揉捻桨叶之间设置有与支撑轴连接的翻拌浆叶,所述揉捻桨叶具有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也具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的朝向与揉捻桨叶朝向相对,并设置连接架安装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桨活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翻拌桨叶呈梳齿状,且所述翻拌桨叶的下边沿贴近炒锅的锅底设置。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揉捻桨叶的截面弧度包括从上至下排列的倾斜的直线段、与直线段相切的圆弧段和与圆弧段相切的水平直线段。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揉捻桨叶的下边沿与炒锅的锅底之间留有间距。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炒锅的锅身呈平底圆盆状,炒锅底部至下设置天然气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管路包括多个同心的环形供气管。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围绕燃烧器的防风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炒茶设备用于代替传统的人工炒茶,降低制茶的人工劳动力度。本设备通过搅拌桨代替人工的双手,对炒锅内的茶叶进行翻炒和揉搓。炒茶过程中,通过电机驱动搅拌桨在炒锅中不停的转动,过程中利用揉捻桨叶与锅底配合挤压茶叶实现揉捻,并且通过转动的翻拌桨叶的动作不停的翻动并抛洒茶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炒茶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炒茶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揉捻桨叶截面图。图中:1-机架、2-炒锅、3-搅拌桨、4-支撑轴、5-揉捻桨叶、6-翻拌桨叶、7-连接架、8-安装驱动电机、9-倾斜直线段、10-圆弧段、11-水平直线段、12-燃烧器、13-环形供气管、14-防风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阅图1-4,一种炒茶设备,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炒锅2,且在炒锅2内设置有搅拌桨3,所述搅拌桨3包括支撑轴4,支撑轴4上设置有若干圆周分布的揉捻桨叶5,在相邻揉捻桨叶5之间设置有与支撑轴4连接的翻拌桨叶6,所述揉捻桨叶5具有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6也具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6的朝向与揉捻桨叶5朝向相对,并设置连接架7安装驱动电机8,用于驱动搅拌桨3活动。本技术的炒茶设备用于代替传统的人工炒茶,降低制茶的人工劳动力度。本设备通过搅拌桨3代替人工的双手,对炒锅2内的茶叶进行翻炒和揉搓。炒茶过程中,通过电机8驱动搅拌桨3在炒锅2中不停的转动,过程中利用揉捻桨叶5与锅底配合挤压茶叶实现揉捻,并且通过转动的翻拌桨叶6的动作不停的翻动并抛洒茶叶。所述翻拌桨叶6呈梳齿状,且所述翻拌桨叶6的下边沿贴近炒锅2的锅底设置。梳齿状的翻拌桨叶6便于更好的翻动茶叶,并且部分茶叶可以从梳齿间隙之间通过,避免翻拌桨叶6的推动造成茶叶堆积而影响揉捻。所述揉捻桨叶5的截面弧度包括从上至下排列的倾斜直线段9、与直线段9相切的圆弧段10和与圆弧段10相切的水平直线段11。且所述揉捻桨叶5的下边沿与炒锅2的锅底之间留有间距。特点在于所述倾斜直线段9能够对锅内的茶叶进行收集,并在倾斜坡度的影响下对茶叶进行压缩,其中圆弧段10可以使茶叶很好的通过揉捻桨叶5,避免在揉捻桨叶5位置堆积而不能被揉捻,其中水平直线段11可以在揉捻的过程中起到搓条的效果。确保炒茶质量。所述炒锅2的锅身呈平底圆盆状,炒锅2底部至下设置天然气燃烧器12,所述燃烧器12的管路包括多个同心的环形供气管13。这样的结构便于炒锅2的均匀受热,好控制炒茶作业温度。并进一步在机架1上设置有围绕燃烧器12的防风罩14,可以防止空气流动带动燃烧器12的火焰不定摆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炒茶设备,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炒锅(2),且在炒锅(2)内设置有搅拌桨(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3)包括支撑轴(4),支撑轴(4)上设置有若干圆周分布的揉捻桨叶(5),在相邻揉捻桨叶(5)之间设置有与支撑轴(4)连接的翻拌桨叶(6),所述揉捻桨叶(5)具有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6)也具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6)的朝向与揉捻桨叶(5)朝向相对,并设置连接架(7)安装驱动电机(8),用于驱动搅拌桨(3)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茶设备,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炒锅(2),且在炒锅(2)内设置有搅拌桨(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3)包括支撑轴(4),支撑轴(4)上设置有若干圆周分布的揉捻桨叶(5),在相邻揉捻桨叶(5)之间设置有与支撑轴(4)连接的翻拌桨叶(6),所述揉捻桨叶(5)具有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6)也具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6)的朝向与揉捻桨叶(5)朝向相对,并设置连接架(7)安装驱动电机(8),用于驱动搅拌桨(3)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拌桨叶(6)呈梳齿状,且所述翻拌桨叶(6)的下边沿贴近炒锅(2)的锅底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计陈李美凤邓燕莉王志勇刘晓博张雪寒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