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兴峰专利>正文

一种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05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诱捕器,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紫外灯、信息素盒和粘虫板,在壳体表面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进虫孔,进虫孔的孔径从外向内逐渐变小,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壳体的上方,蓄电池、紫外灯、信息素盒和粘虫板均设置于壳体内,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紫外灯电连接,紫外灯固定于壳体内的顶部,信息素盒悬挂于紫外灯下,粘虫板可拆卸地固定于壳体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诱捕器,采用紫外灯、信息素盒及粘虫板对害虫进行诱捕,诱捕效率高;采用可更换的粘虫板对害虫进行灭杀,灭杀能力好,从而保证防治效果。

A tr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捕器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害虫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诱捕器。
技术介绍
害虫是对人类有害昆虫的通称。害虫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防治难度大,对农林畜牧业等造成巨大损失。一味地使用农药防治害虫,导致农药浓度越来越大,防治次数也逐年增加,结果是越治害虫越多,越治虫害越严重。而且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保要求要来越高,农药防治已经不再适合防治害虫。目前在农林业采用诱捕器进行害虫的防治,但现有的诱捕器,一方面害虫不易接近,或接近后不易诱捕,诱捕效率差;另一方面,诱捕后易逃离、灭杀害虫的能力差,不能保证进入其内害虫都被消灭,防治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诱捕效率差、灭杀能力差而导致的防治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诱捕器,其包括壳体、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紫外灯、信息素盒和粘虫板,在所述壳体表面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进虫孔,所述进虫孔的孔径从外向内逐渐变小,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蓄电池、紫外灯、信息素盒和粘虫板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紫外灯电连接,所述紫外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顶部,所述信息素盒悬挂于所述紫外灯下,所述粘虫板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进一步地,所述信息素盒通过连接杆悬挂于紫外灯下。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顶盖、底盖和圆筒,所述顶盖、底盖可拆卸地固定在圆筒的上下端。进一步地,所述进虫孔设置于顶盖。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支杆固定于所述顶盖,且太阳能电池板与顶盖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地,在所述圆筒的内壁上设有凸块,在所述粘虫板上设有与凸块配合使用的安装孔,所述粘虫板通过安装孔可拆卸地固定在圆筒的凸块上。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的诱捕器,采用紫外灯、信息素盒及粘虫板对害虫进行诱捕,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诱捕形式相比,极大的提高了对害虫的吸引力,提高了诱捕效果,而且进虫孔“外大内小”的孔径,避免害虫逃逸,进一步提高诱捕效果;被诱捕进入壳体内的害虫,被粘虫板吸引并粘在粘虫板上,完成对害虫的灭杀,灭杀效果好;而且粘虫板可拆卸的设计,可对粘了很多害虫的粘虫板进行更换,从而进一步提高灭杀效果。通过提高诱捕效率和灭杀效果,整体上提高防治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和2提供的一种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太阳能电池板,3-蓄电池,4-紫外灯,5-信息素盒,6-粘虫板,7-线路,8-连接杆,9-支杆,101-顶盖,102-底盖,103-圆筒,104-进虫孔,105-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诱捕器,其包括壳体1、太阳能单层板2、蓄电池3、紫外灯4、信息素盒5和粘虫板6。壳体1为空心圆柱体,且空心圆柱体至少一端是可以拆卸的。在壳体1表面设有连通壳体1内外的进虫孔104,进虫孔104的孔径从外向内逐渐变小,例如锥形的进虫孔104,以便防止进入壳体1内的害虫从进虫孔104逃逸,其中,进虫孔104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太阳能单层板2设置于壳体1的上方,既方便接收太阳光,还能为壳体1遮雨。蓄电池3、紫外灯4、信息素盒5和粘虫板6均设置于壳体1内。太阳能单层板2与蓄电池3通过线路7电连接,蓄电池3与紫外灯4通过线路7电连接。蓄电池3与紫外灯4之间的线路7上设有开关,开关设在壳体1外。紫外灯4固定于壳体1内的顶部,信息素盒5通过连接杆8悬挂于紫外灯下,粘虫板6可拆卸地固定于壳体1的内壁,其中,粘虫板6在设置时,应避免遮挡进虫孔104。由于紫外灯4固定在壳体1内的顶部,所以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进虫孔104设置在靠近紫外灯4的位置,即进虫孔104设在壳体1的顶部。本实施例的诱捕器,采用紫外灯4、信息素盒5及粘虫板6对害虫进行诱捕,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诱捕形式相比,极大的提高了对害虫的吸引力,提高了诱捕效果,而且进虫孔104“外大内小”的孔径,避免害虫逃逸,进一步提高诱捕效果;被诱捕进入壳体1内的害虫,被粘虫板6吸引并粘在粘虫板6上,完成对害虫的灭杀,灭杀效果好;而且粘虫板6可拆卸的设计,可对粘了很多害虫的粘虫板6进行更换,从而进一步提高灭杀效果。通过提高诱捕效率和灭杀效果,整体上提高防治效果。实施例2如图1所示,实施例2提供了另一种诱捕器,其结构与实施例1提供的诱捕器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包括顶盖101、底盖102和圆筒103,顶盖101、底盖102可拆卸地固定在圆筒103的上下端,如采用螺纹连接;在圆筒103的内壁上设有凸块105,在粘虫板6上设有与凸块105配合使用的安装孔,粘虫板6通过安装孔可拆卸地固定在圆筒103的凸块105上。通过采用上述设计,在更换新的粘虫板6时,可以拆开顶盖101或底盖102,然后把粘虫板6从凸块105上取下,更换新的粘虫板6后,再将顶盖101或底盖102安装在圆筒103上,操作简单,方便更换。在本实施例中,进虫孔104设置于顶盖101;太阳能单层板2通过支杆9固定于顶盖101,且太阳能单层板2与顶盖101之间设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设计,避免雨水从进虫孔104进入到壳体1内。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器包括壳体(1)、太阳能电池板(2)、蓄电池(3)、紫外灯(4)、信息素盒(5)和粘虫板(6),在所述壳体(1)表面设有连通壳体(1)内外的进虫孔(104),所述进虫孔(104)的孔径从外向内逐渐变小,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上方,所述蓄电池(3)、紫外灯(4)、信息素盒(5)和粘虫板(6)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与蓄电池(3)电连接,所述蓄电池(3)与所述紫外灯(4)电连接,所述紫外灯(4)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的顶部,所述信息素盒(5)悬挂于所述紫外灯(4)下,所述粘虫板(6)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器包括壳体(1)、太阳能电池板(2)、蓄电池(3)、紫外灯(4)、信息素盒(5)和粘虫板(6),在所述壳体(1)表面设有连通壳体(1)内外的进虫孔(104),所述进虫孔(104)的孔径从外向内逐渐变小,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上方,所述蓄电池(3)、紫外灯(4)、信息素盒(5)和粘虫板(6)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与蓄电池(3)电连接,所述蓄电池(3)与所述紫外灯(4)电连接,所述紫外灯(4)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的顶部,所述信息素盒(5)悬挂于所述紫外灯(4)下,所述粘虫板(6)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素盒(5)通过连接杆(8)悬挂于紫外灯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兴峰申子双管随峰胡艳琳
申请(专利权)人:唐兴峰申子双管随峰胡艳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