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子双专利>正文

一种育苗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02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育苗钵,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其包括钵体和隔筒,在钵体内设有容纳空间,在钵体的顶部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广口,隔筒的底部固定在容纳空间的底部,隔筒的顶部与钵体的顶部平齐,隔筒用于将钵体的容纳空间分割成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在隔筒的侧部设有连通内外容纳腔的连通孔,在内容纳腔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孔,在外容纳腔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使用本实施例的育苗钵,可有效避免种子或幼苗根系接触到“肥料堆”,从而保证种子顺利发芽或幼苗健康成长;由于外容纳腔的基质相对肥沃,根系不在“向肥生长”特性的作用下横向生长,从而促使种子或幼苗萌发更多的须根从外容纳腔汲取养分,使根系更发达,便于移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育苗钵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育苗钵。
技术介绍
育苗钵进行育苗具有诸多优点,如:种子的利用率高、便于管理、幼苗质量好等,因此育苗钵在植物栽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育苗钵有塑料育苗钵、废纸育苗钵、秸秆育苗钵等,但无论是哪一种的育苗钵,都是将基质放入钵内,播种后进行育苗管理。现有的育苗钵具有如下缺陷:首先,育苗钵底部有孔,植物根系会向下长,不利于栽培出根系发达的幼苗;其次,播种时,种子易直接接触基质内的肥料,造成种子失水而不能发芽,或者在根系生长过程中,向肥生长的特性,当根系扎在分布不均的肥料堆后,幼苗会因根部失水而枯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育苗钵,以解决现有育苗钵易导致种子不发芽、幼苗根系不发达、幼苗枯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育苗钵,其包括钵体和隔筒,在所述钵体内设有容纳空间,在所述钵体的顶部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广口,所述隔筒的底部固定在容纳空间的底部,所述隔筒的顶部与钵体的顶部平齐,所述隔筒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育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钵包括钵体(1)和隔筒(2),在所述钵体(1)内设有容纳空间,在所述钵体(1)的顶部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广口(3),所述隔筒(2)的底部固定在容纳空间的底部,所述隔筒(2)的顶部与钵体(1)的顶部平齐,所述隔筒(2)用于将钵体(1)的容纳空间分割成内容纳腔(4)和外容纳腔(5),在所述隔筒(2)的侧部设有连通内外容纳腔的连通孔(6),在内容纳腔(4)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孔(7),在外容纳腔(5)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钵包括钵体(1)和隔筒(2),在所述钵体(1)内设有容纳空间,在所述钵体(1)的顶部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广口(3),所述隔筒(2)的底部固定在容纳空间的底部,所述隔筒(2)的顶部与钵体(1)的顶部平齐,所述隔筒(2)用于将钵体(1)的容纳空间分割成内容纳腔(4)和外容纳腔(5),在所述隔筒(2)的侧部设有连通内外容纳腔的连通孔(6),在内容纳腔(4)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孔(7),在外容纳腔(5)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子双唐兴峰胡艳琳管随峰
申请(专利权)人:申子双唐兴峰胡艳琳管随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