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系统及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883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8:5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及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物联网系统,包括:物联网网关、云平台以及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所述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通过事件总线EventBus连接物联网网关,以将自身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所述EventBus发送给所述物联网网关;所述物联网网关将通过所述Eventbus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云平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通过事件总线EventBus连接物联网网关,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所述EventBus发送给所述物联网网关;控制所述物联网网关将通过所述Eventbus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云平台。

An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and relate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系统及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系统及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IoT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智能硬件设备越来越依赖于各种传感器来实现各种智能化业务。从个人消费产品的普及,到如今的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工业等无不依赖于传感器来实现其智能化。感知,连接,应用,从模拟世界到数字世界,连接的桥梁基石就是传感器。对于物联网系统来讲,传感器的数值采集并通过无线上传至云平台是物联网的重要构成。在目前的传感器接入布局中,单个传感器对应单个无线网络通信,一方面,造成传感器之间无法联动,实现的功能有限;另一方面,在硬件上需要为不同传感器开发不同的通信通道,使得电路元件的复用性较差。有鉴于此,如何对传感器数据统一处理,以在硬件结构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复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目的是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能够对物联网系统中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以在硬件结构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复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包括:物联网网关、云平台以及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通过事件总线EventBus连接物联网网关,以将自身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所述EventBus发送给所述物联网网关;所述物联网网关将通过所述Eventbus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云平台。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物联网网关、云平台以及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所述EventBus发送给所述物联网网关;控制所述物联网网关将通过所述Eventbus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云平台。本申请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通过EventBus的软件架构将不同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数据统一通过物联网网关发送至云平台,使得云平台提供的云服务与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耦接,从而实现硬件结构上的最大化复用。基于EventBus,一方面,可以对不同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统一处理,降低云平台的负担;另一方面,后续添加新的传感器时,不需要单独针对新的传感器开发接口应用,使得扩展更加方便、灵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如前所述,现有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器接入布局中,单个传感器对应单个无线网络通信,一方面,造成传感器之间无法联动,实现的功能有限;另一方面,在硬件上需要为不同传感器开发不同的通信通道,使得电路元件的复用性较差。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能够对各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进行统一管理,以在硬件结构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复用。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物联网网关11、云平台12以及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13。其中: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13通过事件总线EventBus连接物联网网关11,以将自身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该EventBus发送给物联网网关11。物联网网关11将通过该EventBus接收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12。应理解,云平台是指提供云服务的平台系统,可对外提供云服务。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云平台12对物联网设备13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以向外部提供云服务。本申请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通过EventBus的软件架构将不同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数据统一通过物联网网关发送至云平台,使得云平台提供的云服务与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耦接,从而实现硬件结构上的最大化复用。基于EventBus,一方面,可以对不同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统一处理,降低云平台的负担;另一方面,后续添加新的传感器时,不需要单独针对新的传感器开发接口应用,使得扩展更加方便、灵活。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通过EventBus的软件架构,将不同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统一通过物联网网关11(智能传感集线器SensorHub)发送至云平台12,由云平台12进行汇总,以提供相关的云服务。其中,SensorHub具有至少一种通信协议接口,如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接口、传输控制协议TCP接口、进程间通信IPC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接口、蓝牙接口和串行接口等。每一种通信协议接口连接多个物联网设备中的支持相应通信协议的传感器。即,本申请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通过一个SensorHub,来实现不同类别传感器的耦合复用。具体地,EventBus的软件架构可以扩展更多的功能节点,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作为示例性介绍,这些功能节点可以包括:数据监控节点14,用于监控指定的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云平台可通过SensorHub,控制数据监控节点14来监控各个系统中的进程和性能指标等。固件更新节点15,用于对物联网系统的固件进行更新。云平台可通过SensorHub,控制固件更新节点15下载最新的固件程序,并进行更新。数据处理节点16,对需要通过SensorHub向云平台发送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使得SensorHub向云平台12发送结构化处理后的数据,从而避免将大量原始传感器数据放在云平台103侧进行预处理,以增加云平台103的负荷。其中,上述结构化处理可以但不限于是以下至少一种方式:(1)非需求数据清洗,删除数据中不需要的部分。(2)格式错误数据清洗,对数据中不符合格式要求的部分进行纠正或删除。(3)逻辑错误数据清洗,对数据去重、删除或修正存在矛盾的部分。(4)必要数据补充,合理填充数据中缺失的必要部分。应理解,EventBus中的功能节点可根据物联网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配置,并不局限于图2中的示例,这里本文不再一一举例赘述。此外,EventBus还可以配置对外接口17,由该对外接口17基于接口代理程序APIAgent,连接SensorHub。集成有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外部应用可以接入EventBus中的APIAgent,由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系统,包括:物联网网关、云平台以及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n所述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通过事件总线EventBus连接物联网网关,以将自身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所述EventBus发送给所述物联网网关;/n所述物联网网关将通过所述Eventbus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云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系统,包括:物联网网关、云平台以及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
所述至少一个物联网设备通过事件总线EventBus连接物联网网关,以将自身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所述EventBus发送给所述物联网网关;
所述物联网网关将通过所述Eventbus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云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
所述云平台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以向外部提供云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系统,
所述物联网网关为智能传感集线器SensorHub,所述SensorHub具有至少一种通信协议接口,每一种通信协议接口连接所述多个物联网设备中的支持相应通信协议的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系统,
所述SensorHub的通信协议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接口;
传输控制协议TCP接口;
进程间通信IPC接口;
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接口;
蓝牙接口;
串行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系统,
所述SensorHub作为所述云平台唯一的数据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联网系统,
所述EventBus设置有:
连接所述SensorHub的外部接口,所述对外接口通过所述SensorHub获取所述云平台的数据,以提供给接入所述外部接口的外部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系统,
所述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海
申请(专利权)人: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