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8718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及其施工方法,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包括同轴且间隔设置的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内管体的两端与外管体滑动连接,所述内管体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外管体的两端向内延伸设置有防止内管体脱离的挡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卡槽,所述外管体靠近挡环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槽弹性卡接的凸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道具有可伸缩、占用空间小、运输效率高的优点。

A kind of power engineering pipelin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与之配套的电缆、电力管道的使用量也与日俱增,现有的圆形电缆或光缆或复合缆,在管道中使用时,通常是将电缆穿在管道中。在公开号为CN10809222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管道,该电力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壁上沿轴线设置有多个横截面呈半圆状的加热管道,所述管体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加热管道半径与管体半径的比值为0.2至0.25,所述加热管道外壁上设置有喷焊层。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专利中的电力管道一般是由若干节拼接而成,每一节电力管道长达十米以上甚至数十米,一般需要半挂车或者超长卡车进行运输,且电力管道是空心的,占用空间大,运输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其具有可伸缩、占用空间小、运输效率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包括同轴且间隔设置的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内管体的两端与外管体滑动连接,所述内管体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外管体的两端向内延伸设置有防止内管体脱离的挡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卡槽,所述外管体靠近挡环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槽弹性卡接的凸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输时,内管体隐藏在外管体内部,可以缩短管道的长度,占用空间小,运输效率高,安装时,拉出内管体,凸环与限位环的卡槽卡接,从而使内管体的位置固定,同时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内管体的两端的限位环与挡环配合,防止内管体与外管体脱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内管体的限位环之间连接有弹簧,当所述凸环与卡槽弹性卡接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时,将内管体挤压进入外管体,弹簧处于完全压缩状态,占用空间小,安装时,解除对内管体的挤压后,内管体受到弹簧伸长的弹力可以自动伸出外管体,并使得凸环与限位环的卡槽自动卡接;同时,弹簧可以增强外管体抗变形的能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体内壁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外管体内壁沿其周向设置有与滑槽连通的第一锁定槽,所述限位环外壁设置有与滑槽、第一锁定槽滑动连接的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簧处于完全压缩状态时,滑块位于第一锁定槽内,此时,管道的长度最短,安装时,转动外管体或者内管体,使得滑块进入滑槽内,内管体受到弹簧伸长的弹力沿滑槽运动,直至凸环与限位环的卡槽卡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锁定槽倾斜设置,且第一锁定槽的长度方向与滑槽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对内管体的弹力使得滑块抵紧第一锁定槽的内壁,由于第一锁定槽倾斜设置,在运输过程中,滑块不容易脱离第一锁定槽,提高运输或搬运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朝向限位环的一侧沿其周向嵌设有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减震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处于伸长状态时,弹簧对内管体的弹力使得限位环与挡环抵接,且压紧密封减震圈,形成双重防水结构,同时密封减震圈可以起到减震缓冲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的两端同轴设置有转动环,所述限位环朝向弹簧的一侧设置有与转动环转动连接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口的宽度小于转动环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与限位环转动连接,方便单独转动内管体使其收缩或者展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锁定槽位于滑槽的一端,所述滑槽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锁定槽形状、结构相同的第二锁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锁定槽对展开后的内管体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施工时凸环与限位环的卡槽脱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体和内管体的外壁分别设置有与滑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外管体表面还设置有指示外管体旋转方向的箭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位置方便控制转动外管体和内管体的角度,箭头可以指示转动方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其具有可伸缩、占用空间小、运输效率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力工程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沟槽开挖:在施工区域开挖沟槽;管道展开:旋转外管体,使得滑块从第一锁定槽进入滑槽,弹簧伸长带动内管体沿滑槽滑动,从而使内管体伸出外管体,凸环与卡槽弹性卡接,挡环与限位环抵接,并压紧密封减震圈形成双重防水结构;管道安装:将展开后的若干管道传递至沟槽内,将若干管道连接为一体;管口封堵:对电缆穿管试通检查防止堵塞,封堵管道的两端开口防止进入杂物;沟槽回填:在管道的周围回填软土,并达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完成施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管体隐藏在外管体内部,可以缩短管道的长度,占用空间小,运输效率高,堆放时也可以节约施工区域的空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可伸缩的内管体和外管体,在运输时,内管体隐藏在外管体内部,可以缩短管道的长度,占用空间小,运输效率高;(2)通过设置弹簧、滑槽和第一锁定槽,当弹簧处于完全压缩状态时,滑块位于第一锁定槽内,此时,管道的长度最短,由于第一锁定槽倾斜设置,在运输过程中,滑块不容易脱离第一锁定槽,提高运输或搬运的稳定性;(3)通过设置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箭头,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位置方便控制转动外管体和内管体的角度,箭头可以指示转动方向。附图说明图1是电力工程管道伸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力工程管道伸长状态下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电力工程管道的内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电力工程管道的外管体的立体剖视图;图6是电力工程管道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管体;2、内管体;3、限位环;4、挡环;5、卡槽;6、凸环;7、弹簧;8、滑槽;9、第一锁定槽;10、滑块;11、密封减震圈;12、转动环;13、转动槽;14、第二锁定槽;15、第一标识;16、第二标识;17、箭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包括同轴且间隔设置的外管体1和内管体2,外管体1的内径大于内管体2的外径,内管体2的两端伸入外管体1且与外管体1滑动连接,内管体2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限位环3,外管体1的两端向内延伸设置有防止内管体2脱离的挡环4。参照图2和图3,限位环3的外壁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的卡槽5,外管体1靠近挡环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卡槽5弹性卡接的凸环6。在运输时,内管体2隐藏在外管体1内部,可以缩短管道的长度,占用空间小,运输效率高。相邻两个内管体2的限位环3之间连接有弹簧7,当凸环6与卡槽5弹性卡接时,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参照图4和图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且间隔设置的外管体(1)和内管体(2),所述内管体(2)的两端与外管体(1)滑动连接,所述内管体(2)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限位环(3),所述外管体(1)的两端向内延伸设置有防止内管体(2)脱离的挡环(4),所述限位环(3)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卡槽(5),所述外管体(1)靠近挡环(4)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槽(5)弹性卡接的凸环(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且间隔设置的外管体(1)和内管体(2),所述内管体(2)的两端与外管体(1)滑动连接,所述内管体(2)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限位环(3),所述外管体(1)的两端向内延伸设置有防止内管体(2)脱离的挡环(4),所述限位环(3)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卡槽(5),所述外管体(1)靠近挡环(4)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槽(5)弹性卡接的凸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内管体(2)的限位环(3)之间连接有弹簧(7),当所述凸环(6)与卡槽(5)弹性卡接时,所述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1)内壁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滑槽(8),所述外管体(1)内壁沿其周向设置有与滑槽(8)连通的第一锁定槽(9),所述限位环(3)外壁设置有与滑槽(8)、第一锁定槽(9)滑动连接的滑块(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槽(9)倾斜设置,且第一锁定槽(9)的长度方向与滑槽(8)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4)朝向限位环(3)的一侧沿其周向嵌设有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减震圈(1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管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航战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启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