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接电的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862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接电的电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体和外护层,当具有一个第一导电体时,外护层位于第一导电体外,当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导电体时,外护层位于所有第一导电体外,相邻的第一导电体之间还设有绝缘的隔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靠近外护层内壁的第一导电体外壁沿纵向间隔形成多个第一接电槽,第一接电槽对应的外护层上形成第一接电孔,第一接电孔内设有第一封堵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电缆在中间接电时需要破开外护层接电,接电后还需缠绕绝缘包带,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省材料,散热性能好,适用范围广等有益效果。

An easy to connect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接电的电缆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接电的电缆。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为各个产业、国防建设和重大建设工程等提供重要的配套支持,是现代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现有技术中,电缆由导电体和挤塑在导电体外的外护层构成,外护层整体包覆,此种结构的电缆仅用作输电用,中间不可分路接电,除非在电缆某一位置剥离外护层,接入另一电缆,接入点还需缠绕绝缘包带,接电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易于接电的电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易于接电的电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体和外护层,其特征在于:当具有一个第一导电体时,外护层位于第一导电体外,第一导电体外壁沿轴向间隔形成的供外部器件接电的第一接电槽,第一接电槽对应的外护层上形成第一接电孔,第一接电孔贯穿外护层;当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导电体时,外护层位于所有第一导电体外,相邻的第一导电体之间还设有绝缘的隔离层,隔离层与外护层相连;每个靠近外护层内壁的第一导电体外壁沿轴向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接电的电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体(1)和外护层(5),其特征在于:当具有一个第一导电体(1)时,外护层(5)位于第一导电体(1)外,第一导电体(1)外壁沿轴向间隔形成供外部器件接电的第一接电槽(81),第一接电槽(81)对应的外护层(5)上形成第一接电孔(51),第一接电孔(51)贯穿外护层(5);当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导电体(1)时,外护层(5)位于所有第一导电体(1)外,相邻的第一导电体(1)之间还设有绝缘的隔离层(6),隔离层(6)与外护层(5)相连;每个靠近外护层(5)内壁的第一导电体(1)外壁沿轴向间隔形成多个供外部器件接电的第一接电槽(81),每个第一接电槽(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接电的电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体(1)和外护层(5),其特征在于:当具有一个第一导电体(1)时,外护层(5)位于第一导电体(1)外,第一导电体(1)外壁沿轴向间隔形成供外部器件接电的第一接电槽(81),第一接电槽(81)对应的外护层(5)上形成第一接电孔(51),第一接电孔(51)贯穿外护层(5);当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导电体(1)时,外护层(5)位于所有第一导电体(1)外,相邻的第一导电体(1)之间还设有绝缘的隔离层(6),隔离层(6)与外护层(5)相连;每个靠近外护层(5)内壁的第一导电体(1)外壁沿轴向间隔形成多个供外部器件接电的第一接电槽(81),每个第一接电槽(81)对应的外护层(5)上形成第一接电孔(51),第一接电孔(51)贯穿外护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接电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电孔内设有第一封堵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接电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电槽在外部接电器件插入时能夹住外部接电器件,在外部接电器件拔出时能松开外部接电器件并自行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尹红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玉蝶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