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小学科学教学演示用的模拟天气降雪流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器材
,具体为一种基于小学科学教学演示用的模拟天气降雪流程装置。
技术介绍
小学课堂是个人在求学路上,获取知识并初窥门径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老师也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在进行教学任务时,老师对于科学的讲解,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要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们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且部分小学在教导学生探究科学事物时,往往会用到一款名为小学科学教学演示用的模拟天气降雪流程装置。一般的小学科学教学演示用的模拟天气降雪流程装置在进行常规的操作时,只能够简单并且单调的模拟出降雪过程,达不到生动形象的目的,并且装置在运行时,可供师生操作探究的点不多,不能够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脚探究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小学科学教学演示用的模拟天气降雪流程装置,具备模拟生动形象、模拟多样化、锻炼了手脚并用的能力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小学科学教学演示用的模拟天气降雪流程装置模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小学科学教学演示用的模拟天气降雪流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演示箱(2),演示箱(2)的上方设置有提手(3),演示箱(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造雪箱(4),造雪箱(4)的内腔上壁固定安装有风扇(5),造雪箱(4)的内腔且位于风扇(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隔离网(6),造雪箱(4)的内腔下部左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磁铁块(8),演示箱(2)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水箱(9),水箱(9)的内腔上壁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下方设置有活塞(11),水箱(9)的右侧活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小学科学教学演示用的模拟天气降雪流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演示箱(2),演示箱(2)的上方设置有提手(3),演示箱(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造雪箱(4),造雪箱(4)的内腔上壁固定安装有风扇(5),造雪箱(4)的内腔且位于风扇(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隔离网(6),造雪箱(4)的内腔下部左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磁铁块(8),演示箱(2)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水箱(9),水箱(9)的内腔上壁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下方设置有活塞(11),水箱(9)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延伸至演示箱(2)外侧的第一气管(12),第一气管(12)的右侧设置有脚踩气囊(13),水箱(9)的上方设置有收集箱(14),演示箱(2)的内腔且位于收集箱(14)的上方滑动连接有造雪管(15),造雪管(15)的左侧设置有空心磁块(16),造雪管(15)的下壁开设有漏口(17),造雪管(15)上活动插接有万向轴(18),万向轴(18)的右侧且位于造雪管(1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喷嘴(19),喷嘴(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演示箱(2)外侧的第二气管(20),第二气管(20)的右侧设置有手持气囊(21),万向轴(1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模型云朵(22),万向轴(18)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向杆(23),转向杆(23)的上方且位于造雪管(15)的后方转动连接有连杆(24),演示箱(2)的内腔右壁上且位于连杆(2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楔形块(25),楔形块(25)的中部开设有通槽(26),演示箱(2)的内腔且位于楔形块(26)的上方转动插接有转轴(27),转轴(27)的左部和右部均固定套接有绕线轮(28),转轴(27)的右侧且位于演示箱(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摇柄(29),演示箱(2)的内腔上部固定安装有造雨箱(30),造雨箱(30)的下壁开设有漏水孔(31),演示箱(2)的左壁和右壁之间活动插接有调节板(32),调节板(32)上且位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