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描测头的三维解耦合标定方法及标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密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扫描测头的三维解耦合标定方法及标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三维测头在微观形貌测量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扫描测头通常与三坐标测量机配合使用。从弹性变形角度分析扫描测头的工作原理:测量过程中测头触测工件表面,测头的测球会产生具有一定方向及大小的位移量(称输入量),同时,测头也会产生相应的输出量(v1,v2,v3)。扫描测头测量对象是工件的三维形貌特征,其测量获得的输入量通常以(x,y,z)形式的数据进行展示。输入量(x,y,z)与输出量(v1,v2,v3)具有唯一性的映射关系。但是,目前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是以经验模型表达的,申请日为20130222,申请号为CN201310057385.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扫描测头标定方法,利用三坐标测量机驱动测头与标准球上大量的点接触,以此获取所有点上的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再选择适合的数据拟合方式,直接获得测头的输入与输出量之间的传递矩阵或变换矩阵。传递矩阵是完全基于数据的,也就是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描测头的三维解耦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定义测头坐标系为xyz,将所述测头坐标系沿其z轴平移得到测球坐标系为x’y’z’,平移距离等于测球球心与测头坐标系原点之间的距离;/n步骤二:在所述测球坐标系中,采用球坐标方法定义测头的输入量为(s,θ,σ),s为测球的合位移,θ为合位移s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y’轴形成的夹角,σ为合位移s与z’轴形成的夹角;/n以测头弹性机构三个悬臂在触测力F作用下的z向位移为输出量,定义测头的输出量为(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测头的三维解耦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定义测头坐标系为xyz,将所述测头坐标系沿其z轴平移得到测球坐标系为x’y’z’,平移距离等于测球球心与测头坐标系原点之间的距离;
步骤二:在所述测球坐标系中,采用球坐标方法定义测头的输入量为(s,θ,σ),s为测球的合位移,θ为合位移s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y’轴形成的夹角,σ为合位移s与z’轴形成的夹角;
以测头弹性机构三个悬臂在触测力F作用下的z向位移为输出量,定义测头的输出量为(v1,v2,v3);
步骤三:将触测力F在测球坐标系中分解为水平力Fx'y'与垂直力Fz',计算水平力Fx'y'作用下的测头的输入量与输出量,计算垂直力Fz'作用下的测头的输入量与输出量;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计算得到的水平力Fx'y'作用下的输入量与垂直力Fz'作用下的输入量进行合成,得到触测力F作用下的输入量;
将步骤三中计算得到的水平力Fx'y'作用下的输出量与垂直力Fz'作用下的输出量进行合成,得到触测力F作用下的输出量;
步骤五:计算步骤四中触测力F作用下输入量与触测力F作用下输出量的比值,得到三维解耦合模型如下:
其中:v1,v2,v3为三个输出量,s为测球的合位移,θ为合位移s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y’轴形成的夹角,σ为合位移s与z’轴形成的夹角,p1,p2,p3,q1,q2,q3是以σ为自变量的非线性中间变量,以测头弹性机构的材料属性及几何参数表示,三维解耦合模型中,需要标定的对象为非线性中间变量p1,p2,p3,q1,q2,q3;
步骤六:获取至少六组测头的输入量为(s,θ,σ)和对应的测头的输出量为(v1,v2,v3),以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代入三维解耦合模型中,形成对p1,p2,p3,q1,q2,q3六个非线性中间变量的估计,完成标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测头的三维解耦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测头弹性机构的几何中心建立测头坐标系xy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测头的三维解耦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水平力Fx'y'与垂直力Fz'如下:
基于弹性梁理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康,郑维康,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