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809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室内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包括窗式通风扇、控制系统、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湿度监测系统和聚风筒,所述窗式通风扇通过角度调节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加湿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聚风筒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通过启闭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监测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大于380ppm,角度调节开关开启,调节窗式通风扇的扇叶至水平状态,并保持10min,最大程度通风,角度调节开关关闭,扇叶恢复至竖直状态,当室外下雨时,即使用户不在家,也能阻挡雨滴进入室内,合理控制房间内空气流动和湿度,提高室内清洁度,提高居住舒适感。

An indoor ventilation system based on window ventilation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通风又称换气,是用机械或自然的方法向室内空间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把室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污浊空气排出,使室内空气满足卫生要求和生产过程需要。传统的设备不能智能的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从而降低室内的空气流动,居住舒适感差。中国专利CN108488978A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室内通风系统,包括墙体、通风装置和聚风板,墙体外侧设有挡风板和风力传感器,挡风板通过风力传感器与墙体连接,通风装置外侧设有齿轮,齿轮通过焊接与通风装置固定连接,聚风板置于通风装置右侧;所述通风装置内部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风力传感器通过挡风板进而得到风力数据,从而通过互联网控制电机的转动,当风力达到3级时,风力传感器通过互联网带动通风装置转动,进而使得聚风板对风进行收集,使得风通过通风装置内的第一风道进入室内,从而达到通风的目的,但也容易将室外的固体杂质带入室内,降低室内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合理控制房间内空气流动和湿度,提高室内清洁度,提高居住舒适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包括窗式通风扇、控制系统、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湿度监测系统和聚风筒,所述窗式通风扇通过角度调节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加湿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聚风筒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通过启闭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窗式通风扇包括主动齿轮和辅助齿轮,所述辅助齿轮通过传输带与主动齿轮连接,角度调节开关开启,辅助齿轮与主动齿轮同步旋转。进一步的,所述湿度监测系统包括湿度检测器和加湿器,所述湿度检测器的检测数据低于40%,所述控制系统打开加湿开关,加湿器开启,向室内输送水蒸气,所述湿度检测器的检测数高于于60%,所述控制系统关闭加湿开关,加湿器关闭。进一步的,所述聚风筒包括左筒体和右筒体,所述左筒体通过限位片和螺钉与右筒体连接,空调管道位于左筒体与右筒体的中心区域。进一步的,所述左筒体和右筒体朝向室内的一面均设有过滤板、卡接扣和卡槽,所述卡接扣与过滤板滑动连接,所述卡接扣的形状与卡槽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扣的厚度大于卡槽的深度,所述卡槽包括水平槽和竖直槽。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监测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大于380ppm,角度调节开关开启,调节窗式通风扇的扇叶至水平状态,并保持10min,最大程度通风,角度调节开关关闭,扇叶恢复至竖直状态,当室外下雨时,即使用户不在家,也能阻挡雨滴进入室内;2)房间的空调管道通孔往往大于空调管道的直径,空出的部分需要借助辅助装修材料进行填充,否则容易导致虫鼠进入室内,左筒体和右筒体包裹空调管道,从室外向室内的方向在空调管道通孔中塞入左筒体和右筒体,再固定螺钉,通过左筒体和右筒体填充空调管道通孔,减少虫鼠进入室内的通道;3)过滤板阻挡室外的固体杂质进入室内,滑动卡接扣便于将过滤板拆下进行清洗,固定过滤板,卡接扣沿水平槽滑动至最里端,沿竖直槽向下滑动;拆卸过滤板,卡接扣沿竖直槽向下滑动至最顶端,沿水平槽滑动至最外端,连带卡接扣拔出过滤板进行清洗,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框图;图2是窗式通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聚风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窗式通风扇,2-聚风筒,11-主动齿轮,12-辅助齿轮,13-传输带,21-左筒体,22-右筒体,23-限位片,24-螺钉,25-过滤板,26-卡接扣,27-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包括窗式通风扇1、控制系统、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湿度监测系统和聚风筒2,窗式通风扇1通过角度调节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加湿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聚风筒2设有通风孔,通风孔通过启闭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监测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大于380ppm,角度调节开关开启,调节窗式通风扇1的扇叶至水平状态,并保持10min,最大程度通风,角度调节开关关闭,调节扇叶至竖直状态,通过启闭开关控制通风孔打开的数量。其中,窗式通风扇1包括主动齿轮11和辅助齿轮12,辅助齿轮12通过传输带13与主动齿轮11连接,角度调节开关开启,辅助齿轮12在传输带13的作用下与主动齿轮11同步旋转。其中,湿度监测系统包括湿度检测器和加湿器,湿度检测器的检测数据低于40%,控制系统打开加湿开关,加湿器开启,向室内输送水蒸气,湿度检测器的检测数高于于60%,控制系统关闭加湿开关,加湿器关闭。其中,聚风筒2包括左筒体21和右筒体22,左筒体21通过限位片23和螺钉24与右筒体22连接,空调管道位于左筒体21与右筒体22的中心区域。房间的空调管道通孔往往大于空调管道的直径,空出的部分需要借助辅助装修材料进行填充,否则容易导致虫鼠进入室内,左筒体21和右筒体22包裹空调管道,从室外向室内的方向在空调管道通孔中塞入左筒体21和右筒体22,再固定螺钉24,通过左筒体21和右筒体22填充空调管道通孔。其中,左筒体21和右筒体22朝向室内的一面均设有过滤板25、卡接扣26和卡槽27,卡接扣26与过滤板25滑动连接,卡接扣26的形状与卡槽27相配合。过滤板25阻挡室外的固体杂质进入室内,滑动卡接扣26便于将过滤板25拆下进行清洗。其中,卡接扣26的厚度大于卡槽27的深度,卡接扣26突出在卡槽27外部,便于卡接扣26,卡槽27包括水平槽和竖直槽。固定过滤板25,卡接扣26沿水平槽滑动至最里端,沿竖直槽向下滑动;拆卸过滤板25,卡接扣26沿竖直槽向下滑动至最顶端,沿水平槽滑动至最外端,连带卡接扣26拔出过滤板25进行清洗。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1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包括窗式通风扇1、控制系统、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湿度监测系统和聚风筒2,窗式通风扇1包括主动齿轮11和辅助齿轮12,辅助齿轮12通过传输带13与主动齿轮11连接,窗式通风扇1通过角度调节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加湿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湿度监测系统包括湿度检测器和加湿器,湿度检测器的检测数据低于40%,控制系统打开加湿开关,加湿器开启,向室内输送水蒸气,湿度检测器的检测数高于于60%,控制系统关闭加湿开关,加湿器关闭,聚风筒2设有通风孔,通风孔通过启闭开关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式通风扇(1)、控制系统、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湿度监测系统和聚风筒(2),所述窗式通风扇(1)通过角度调节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加湿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聚风筒(2)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通过启闭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式通风扇(1)、控制系统、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湿度监测系统和聚风筒(2),所述窗式通风扇(1)通过角度调节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加湿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聚风筒(2)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通过启闭开关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通风扇(1)包括主动齿轮(11)和辅助齿轮(12),所述辅助齿轮(12)通过传输带(13)与主动齿轮(11)连接,角度调节开关开启,辅助齿轮(12)与主动齿轮(11)同步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窗式通风扇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监测系统包括湿度检测器和加湿器,所述湿度检测器的检测数据低于40%,所述控制系统打开加湿开关,加湿器开启,向室内输送水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建王齐韩永康王帅万峰刘伟杨云龙丁敬丽朱实惠赵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润安景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