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的结构与实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的结构与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岩土工程和地下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对地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地基的不确定因素相对于上部建筑来说更多、问题更复杂、难度也更大。地基处理不好造成的后果将会十分严重。据调查统计,世界各国发生的各种工程事故,地基问题常常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地基是根本,它处理得好不仅对建筑安全有益处、对人身安全也是种保障,同时也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像上海、佛山等城市在盾构隧道修建的时候要面临在淤泥地质,由于所在城市地基软弱,在运营阶段中,盾构隧道很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对隧道的运营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对于隧道沉降的治理,一般都采用注浆加固的方法,即在隧道底部的下方形成刚度大于原状土的加固体。但注浆加固的方法耗费的资金巨大、且限于盾构隧道的狭小空间,很多时候无法有效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避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的底部支撑管片(1)和若干弧形的普通支撑管片,所述底部支撑管片(1)和若干普通支撑管片拼装成隧道,所述底部支撑管片(1)的外侧上设置有气囊(6),所述气囊(6)通过连接头(4)与充气管道(3)连接,所述充气管道(3)贯穿底部支撑管片(1),且充气管道(3)与设置在底部支撑管片(1)内侧的充气装置(2)连接;所述连接头(4)上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5);所述充气装置(2)和气压检测装置(5)均与控制器电导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的底部支撑管片(1)和若干弧形的普通支撑管片,所述底部支撑管片(1)和若干普通支撑管片拼装成隧道,所述底部支撑管片(1)的外侧上设置有气囊(6),所述气囊(6)通过连接头(4)与充气管道(3)连接,所述充气管道(3)贯穿底部支撑管片(1),且充气管道(3)与设置在底部支撑管片(1)内侧的充气装置(2)连接;所述连接头(4)上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5);所述充气装置(2)和气压检测装置(5)均与控制器电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管片(1)的外侧开设有凹槽(7),所述气囊(6)设置在凹槽(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管片(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8),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8)上均设置有承力弹片(9),若干所述压力传感器(8)在支撑管片上均匀分布;若干所述压力传感器(8)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压力传感器(8)镶嵌在支撑管片上。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止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的结构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气囊(6)、充气管道(3)和连接头(4)安装在浇注支撑管片的模型上,再对模型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炜萍,孙克国,袁子义,侯宗豪,王呼佳,杨朋,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