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全自动锁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797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全自动锁体系统,其中翻斗舌装置,包括翻斗舌、翻斗舌固定座、翻斗舌弹簧、翻斗舌限位板、翻斗舌方向块和方向块扭簧,所述翻斗舌与翻斗舌固定座可转动接触,所述翻斗舌弹簧套设在翻斗舌固定座的下部,所述翻斗舌限位板底部设有一通孔,所述翻斗舌固定座的下部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穿过通孔,所述翻斗舌方向块设置在翻斗舌限位板的一侧,所述翻斗舌方向块与翻斗舌卡位配合,所述方向块扭簧安装在翻斗舌方向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关门时,把翻斗舌弹出来,确保安全,提高防盗性,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安全性能好。

A tipper tongue device and a fully automatic lock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全自动锁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
,具体涉及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全自动锁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锁经历从机械锁发展到电子锁,再到智能锁。锁体是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用在防盗门上,负责防盗门基本的防盗工作。锁体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寿命。现有防盗门锁一般会在锁体上设置多种锁舌,包括但不限于触发舌、双向滑舌和主锁舌。目前双向滑舌装置在关门时往往需要通过设置特殊的部件(如触发拨片)与触发舌配合才能固定,而主锁舌通常是采用多个直栓并联在一起的结构,锁门时,须用钥匙传动而使各直栓弹出,插入到门框的锁孔内实现锁定,使用较为不便。而且,该种锁舌很容易被盗贼用工具撬开,防盗性能差,安全性低。现有采用电子验证方式控制锁舌的智能锁,性能有时仍存有不稳定性,例如遇到高温、强磁冲击等恶劣的环境,有些智能锁可能会失灵,导致主锁舌不能收回,门无法被打开。而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智能锁,在出厂时就确定了开门方向,即厂家需要针对左开门或右开门生产两套不同的智能锁,这样大大增加了智能锁的生产成本。综上,现有锁舌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安全性能差,易出现故障,导致无法顺利开门,且生产成本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的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全自动锁体系统,以解决现有双向滑舌装置存在的需要依赖触发舌装置与触发拨片配合才能固定,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翻斗舌装置,包括翻斗舌、翻斗舌固定座、翻斗舌弹簧、翻斗舌限位板、翻斗舌方向块和方向块扭簧,所述翻斗舌与翻斗舌固定座可转动接触,所述翻斗舌弹簧套设在翻斗舌固定座的下部,所述翻斗舌限位板底部设有一通孔,所述翻斗舌固定座的下部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穿过通孔,所述翻斗舌方向块设置在翻斗舌限位板的一侧,所述翻斗舌方向块与翻斗舌卡位配合,所述方向块扭簧安装在翻斗舌方向块上。优选地,上述翻斗舌装置中,所述翻斗舌包括舌体部、弧形凸出部、第一凸出块和第二凸出块,所述舌体部由斜面和截面组成,所述弧形凸出部与翻斗舌固定座可转动接触,所述第一凸出块、第二凸出块与翻斗舌方向块的上部配合卡位。优选地,上述翻斗舌装置中,所述翻斗舌固定座包括翻斗舌限位块、弧形凹槽部与杆状部,所述翻斗舌限位块设置在与之位置相对应的锁壳的限位凹槽中,所述弧形凹槽部与弧形凸出部接触,所述杆状部上套设有翻斗舌弹簧,所述杆状部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穿过通孔。优选地,上述翻斗舌装置中,所述翻斗舌限位板一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翻斗舌方向块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分别由第一空心圆轴第二空心圆轴构成。优选地,上述翻斗舌装置中,所述翻斗舌方向块包括转动轴、第一方向块拨片和第二方向块拨片,所述转动轴设置在第一空心圆轴和第二空心圆轴中间,所述第一方向块拨片的上部呈U型槽结构,所述U型槽结构与第一凸出块和第二凸出块配合卡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锁体系统,包括上述翻斗舌装置,还包括:主锁舌钣金组装置、触发舌装置、锁体中心齿轮、减速电机组、锁体解锁拨轮、触发舌压簧、锁体驱动装置、第一锁体线路板和第二锁体线路板,所述主锁舌钣金组装置与锁体中心齿轮连接,所述锁体中心齿轮与锁体驱动装置啮合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组分别与锁体驱动装置、第一锁体线路板连接,所述第二锁体线路板上设置有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与锁体驱动装置非接触式感应,所述触发舌压簧套设在触发舌装置上,所述触发舌装置与第一锁体线路板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解锁拨轮与翻斗舌方向块、锁体驱动装置可分离式接触。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主锁舌钣金组装置包括锁舌部和主板部,所述主板部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连接有锁体中心齿轮。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中心齿轮包括固定部、导向柱和齿轮拨片,所述锁体中心齿轮通过固定部固定在锁壳内,所述导向柱设置在导向槽内,所述齿轮拨片与锁体驱动装置啮合连接。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驱动装置包括锁体驱动轮、锁体驱动齿轮、锁体驱动下轮、锁体圆锥齿轮,所述锁体驱动下轮套装在锁体圆锥齿轮上,所述锁体驱动齿轮设置在锁体驱动下轮上,所述锁体驱动轮放置在锁体驱动齿轮上。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圆锥齿轮上设有复位拨片、齿轮拨片和齿轮部,所述复位拨片与复位开关非接触式感应,所述齿轮部与减速电机组的齿轮啮合连接,锁体圆锥齿轮内还开设有第一圆形空腔,所述第一圆形空腔内安装有锁体驱动下轮的下端部,在第一圆形空腔的上端设有限位部。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驱动下轮下端部呈圆筒状设置,套设在第一圆形空腔内,锁体驱动下轮上还设有上凸块和驱动下轮拨片,所述上凸块安装在锁体驱动齿轮内。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驱动齿轮上设有推块和限位片,所述推块与齿轮拨片啮合连接,所述限位片通过锁体驱动下轮伸入限位部内,锁体驱动齿轮内还开设有第二圆形空腔,所述第二圆形空腔内安装有锁体驱动轮的下端部,在第二圆形空腔的内表面上还设有凹槽,上凸块伸入凹槽内。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限位部的长度大于限位片的长度。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驱动轮下端部呈圆筒状设置,套设在锁体驱动齿轮的第二圆形空腔内,在锁体驱动轮下端部圆筒状结构上端一处设有下凸块,所述下凸块伸入凹槽内,锁体驱动轮上还设有驱动拨片。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凹槽的高度不小于上凸块与下凸块的高度之和。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凹槽的弧度大于上凸块的弧度与下凸块的弧度。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凹槽的转动角度大于开门转动角度。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主锁舌钣金组装置由三个锁舌单元组成,其中锁舌单元为可转动的圆柱体。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第一锁体线路板上还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与触发舌装置可分离式接触。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触发舌装置包括伸出部、长臂和短臂,所述长臂上套设有触发舌压簧,所述短臂与触发开关可分离式接触。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锁体解锁拨轮包括固定轴、第一解锁拨片和第二解锁拨片,所述锁体解锁拨轮通过固定轴固定在锁壳内,所述第一解锁拨片与驱动拨片、驱动下轮拨片、齿轮拨片可分离式接触,所述第二解锁拨片与翻斗舌方向块的第二方向块拨片可分离式接触。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主锁舌钣金组装置上还设有位置挡板。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第一锁体线路板上还设有位置检测开关,所述位置检测开关与位置挡板非接触式感应。优选地,上述全自动锁体系统中,所述位置检测开关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开关和第二位置检测开关,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开关和第二位置检测开关分别与位置挡板非接触式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斗舌(101)、翻斗舌固定座(102)、翻斗舌弹簧(103)、翻斗舌限位板(104)、翻斗舌方向块(105)和方向块扭簧(107),所述翻斗舌(101)与翻斗舌固定座(102)可转动接触,所述翻斗舌弹簧(103)套设在翻斗舌固定座(102)的下部,所述翻斗舌限位板(104)底部设有一通孔(1046),所述翻斗舌固定座(102)的下部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103)穿过通孔(1046),所述翻斗舌方向块(105)设置在翻斗舌限位板(104)的一侧,所述翻斗舌方向块(105)与翻斗舌(101)卡位配合,所述方向块扭簧(107)安装在翻斗舌方向块(10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斗舌(101)、翻斗舌固定座(102)、翻斗舌弹簧(103)、翻斗舌限位板(104)、翻斗舌方向块(105)和方向块扭簧(107),所述翻斗舌(101)与翻斗舌固定座(102)可转动接触,所述翻斗舌弹簧(103)套设在翻斗舌固定座(102)的下部,所述翻斗舌限位板(104)底部设有一通孔(1046),所述翻斗舌固定座(102)的下部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103)穿过通孔(1046),所述翻斗舌方向块(105)设置在翻斗舌限位板(104)的一侧,所述翻斗舌方向块(105)与翻斗舌(101)卡位配合,所述方向块扭簧(107)安装在翻斗舌方向块(10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舌(101)包括舌体部(1011)、弧形凸出部(1012)、第一凸出块(1013)和第二凸出块(1014),所述舌体部(1011)由斜面(1015)和截面(1016)组成,所述弧形凸出部(1012)与翻斗舌固定座(102)可转动接触,所述第一凸出块(1013)、第二凸出块(1014)与翻斗舌方向块(105)的上部配合卡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舌固定座(102)包括翻斗舌限位块(1021)、弧形凹槽部(1022)与杆状部(1023),所述翻斗舌限位块(1021)设置在与之位置相对应的锁壳的限位凹槽(401)中,所述弧形凹槽部(1022)与弧形凸出部(1012)接触,所述杆状部(1023)上套设有翻斗舌弹簧(103),所述杆状部(1023)通过压缩翻斗舌弹簧(103)穿过通孔(10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舌限位板(104)一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041)和第二支撑板(1042),所述第一支撑板(1041)与第二支撑板(1042)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043),所述翻斗舌方向块(105)设置在该容置空间(1043)内,所述第一支撑板(1041)和第二支撑板(1042)的底部分别由第一空心圆轴(1044)和第二空心圆轴(1045)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舌方向块(105)包括转动轴(1051)、第一方向块拨片(1052)和第二方向块拨片(1053),所述转动轴(1051)设置在第一空心圆轴(1044)和第二空心圆轴(1045)中间,所述第一方向块拨片(1052)的上部呈U型槽结构(1054),所述U型槽结构(1054)与第一凸出块(1013)和第二凸出块(1014)配合卡位。


6.一种全自动锁体系统,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翻斗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锁舌钣金组装置(2)、触发舌装置(3)、锁体中心齿轮(5)、减速电机组(10)、锁体解锁拨轮(11)、触发舌压簧(14)、锁体驱动装置(15)、第一锁体线路板(16)和第二锁体线路板(17),所述主锁舌钣金组装置(2)与锁体中心齿轮(5)连接,所述锁体中心齿轮(5)与锁体驱动装置(15)啮合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组(10)分别与锁体驱动装置(15)、第一锁体线路板(16)连接,所述第二锁体线路板(17)上设置有复位开关(171),所述复位开关(171)与锁体驱动装置(15)非接触式感应,所述触发舌压簧(14)套设在触发舌装置(3)上,所述触发舌装置(3)与所述第一锁体线路板(16)可分离式接触,所述锁体解锁拨轮(11)与翻斗舌方向块(105)、锁体驱动装置(15)可分离式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舌钣金组装置(2)包括锁舌部(21)和主板部(22),所述主板部(22)上设有导向槽(25),所述导向槽(25)内连接有锁体中心齿轮(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中心齿轮(5)包括固定部(51)、导向柱(52)和齿轮拨片(53),所述锁体中心齿轮(5)通过固定部(51)固定在锁壳内,所述导向柱(52)设置在导向槽(25)内,所述齿轮拨片(53)与锁体驱动装置(15)啮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驱动装置(15)包括锁体驱动轮(6)、锁体驱动齿轮(7)、锁体驱动下轮(8)、锁体圆锥齿轮(9),所述锁体驱动下轮(8)套装在锁体圆锥齿轮(9)上,所述锁体驱动齿轮(7)设置在锁体驱动下轮(8)上,所述锁体驱动轮(6)放置在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伟王胜红舒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麦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