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796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涉及高空防坠落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生命承重线、张紧装置、缓冲装置、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支撑座,生命承重线的端部均设有张紧装置,第一端部固定座与张紧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一端部固定座挂接,张紧装置可拆卸固定在第一连接座上,生命承重线另一端的张紧装置与第二端部固定座之间设有缓冲装置以及第二连接座,第一滑块分别滑行于两根生命承重线上,支撑座上设有两个穿设孔,两根生命承重线分别滑动穿设于两个穿设孔中,两个操作人员可交叉通行,相互之间不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同时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A horizontal lifeline system with double cab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空防坠落装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
技术介绍
安全生命线系统是通过固定安装在现有建筑结构上方的钢丝绳及配件,在系统覆盖范围内为高空作业人员提供连续不间断的移动锚固支撑,发生坠落时用于防止发生坠落,保障人员高空安全的设施。安全生命线系统分为防坠落水平生命线系统和防坠落垂直生命线系统两大类。防坠落水平生命线系统是一种保障人员水平移动安全的锚固装置,常安装于屋顶、行车轨道、雨棚下方等环境,亦称为水平生命线、水平安全线。防坠落垂直生命线系统是一种保障人员垂直移动安全的锚固装置,常安装于爬梯、铁塔、深井等环境。亦称为垂直生命线、垂直安全线、垂直爬梯保护系统。现有公开号为CN10394902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平生命线系统,其括固定支座、调节张紧装置、生命线、中间扶撑、外转角扶撑、内转角扶撑、缓冲器,固定支座一端固定在固定部分,另一端连接缓冲器,缓冲器另一端连接生命线,缓冲器有预紧、吸能、缓冲作用,其内部的弹性元件对生命线作用反作用力预紧生命线系统,对冲击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吸收并减缓冲击力。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两人同时使用同一条生命线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专用滑块一前一后悬挂在生命线上,从头至尾进行陆续操作,但由于滑块必须一前一后连接在生命线上,无法实现多人交叉通行,当其中一个操作人员停止运动后,就会影响后续操作人员的灵敏性,导致无法继续前进进行操作,且从头至尾移动进行操作的时间较长,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另外,当生命线长久使用发生断裂时,同一条生命线的操作人员就会同时发生意外坠落,导致受伤,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实际运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两个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可交叉通行,且相互之间不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同时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包括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生命承重线、张紧装置、缓冲装置、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支撑座,所述生命承重线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的形状、结构一致,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的形状、结构一致,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形状、结构一致;所述张紧装置用于拉直所述生命承重线且调整所述生命承重线的张紧度,所述生命承重线的端部均设有所述张紧装置,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与所述张紧装置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挂接,所述张紧装置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生命承重线另一端的所述张紧装置与所述第二端部固定座之间设有所述缓冲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缓冲装置用于吸收发生坠落时来自所述生命承重线的动能,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第二端部固定座挂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缓冲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生命承重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行于其中一根所述生命承重线上,所述第二滑块滑行于另外一根所述生命承重线上,所述支撑座用于提高两个所述生命承重线的支撑力,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两个穿设孔,两根所述生命承重线分别滑动穿设于两个所述穿设孔中,所述支撑座于所述穿设孔处的外壁呈圆面设置,且所述穿设孔两端的外壁开设有便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通行的引导斜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端部固定座以及第二端部固定座分别安装在建筑上,当需要两个操作人员同时进行工作时,一个操作人员通过第一滑块在其中一根生命承重线滑行运动,另一个操作人员通过第二滑块在另一根生命承重线滑行运动,独立进行操作,即使一根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突然发生事故需要停止前进时,也不会阻挡另一根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继续前进,减少对相邻生命承重线上操作人员的影响,从而提高运动的灵活性,且两个操作人员可分别于头尾处进行相对移动进行操作,实现交叉通行,从而减少操作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当其中一根生命承重线发生断裂情况时,另一根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不会受到影响,减少发生坠落的人员数量,且紧急情况下,还可救助即将发生坠落的操作人员,从而减小人员伤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上形成有活动间隙,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上贯穿开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的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二安装孔的轴线,所述第一安装孔或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固定销,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侧面设为第一平面且所述第一平面呈平滑面设置,所述第一平面上开设有便于与建筑物进行螺栓连接的第一安装螺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建筑中的安装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的位置存在高度差时,安装人员可根据安装位置的实际情况调整第一固定销的位置,即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的两个第一固定销分别处于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中,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可通过第一安装螺孔安装于建筑上,通过两个第一固定销之间的高度差来平衡安装位置的高度差,使得生命承重线最终保持水平状态,从而减小滑行的阻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固定销,所述第二固定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或所述第二安装孔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中都安装有第一固定销或第二固定销,无需现场安装时再根据安装位置的高度差去调整第一固定销的位置,且当建筑上设有便于操作人员抓紧的位置时,操作人员可将对应的绳索挂接在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未被使用的固定销上,延长操作人员的行进路线,从而扩大操作人员的操作范围,未被使用的固定销亦可作为安装及检修人员进行安装或检修作业时的备用挂点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底板、安装框架以及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滑行套筒,所述安装框架的侧面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远离所述支撑底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螺孔,所述滑行套筒的内径与所述生命承重线的直径适配以形成所述穿设孔,所述滑行套筒分别处于与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且与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框架通过第二安装螺孔与建筑进行安装,且安装框架与支撑底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安装框架的设置相对增大支撑座的高度,且安装时可根据建筑安装位置的高度来更换适合的安装框架,便于生命承重线处于水平状态,生命承重线处于滑行套筒中减小生命承重线在重力作用下下垂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生命承重线的支撑力,并可增大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对抗坠落冲击力的强度。进一步的,两根所述生命承重线之间设有用于实现不同转向角度的转向座,所述转向座包括转向底板、安装套筒、第一转向弯管以及第二转向弯管,所述安装套筒固定于所述转向底板上,所述第一转向弯管、第二转向弯管分别处于所述转向底板的两侧且同圆心设置,所述第一转向弯管、第二转向弯管均开设有与所述生命承重线适配的通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套筒与建筑的安装位置连接,实现转向座的安装,当建筑上无法在一个方向上安装生命承重线时,转向座的设置使得生命承重线可实现转向设置,可根据不同要求实现不同角度转向,方便安装,提高生命线系统的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包括第一端部固定座(1)、第二端部固定座(16)、生命承重线(2)、张紧装置(3)、缓冲装置(4)、第一连接座(5)、第二连接座(15)、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以及支撑座(7),所述生命承重线(2)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1)、第二端部固定座(16)的形状、结构一致,所述第一连接座(5)、第二连接座(15)的形状、结构一致,所述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的形状、结构一致;/n所述张紧装置(3)用于拉直所述生命承重线(2)且调整所述生命承重线(2)的张紧度,所述生命承重线(2)的端部均设有所述张紧装置(3),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1)与所述张紧装置(3)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座(5),所述第一连接座(5)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1)挂接,所述张紧装置(3)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座(5)上,所述生命承重线(2)另一端的所述张紧装置(3)与所述第二端部固定座(16)之间设有所述缓冲装置(4)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15),所述缓冲装置(4)用于吸收发生坠落时来自所述生命承重线(2)的动能,所述缓冲装置(4)与所述第二端部固定座(16)挂接,所述第二连接座(15)与所述缓冲装置(4)传动连接,所述生命承重线(2)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5)可拆卸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滑块(6)滑行于其中一根所述生命承重线(2)上,所述第二滑块(14)滑行于另外一根所述生命承重线(2)上,所述支撑座(7)用于提高两个所述生命承重线(2)的支撑力,所述支撑座(7)上设有两个穿设孔,两根所述生命承重线(2)分别滑动穿设于两个所述穿设孔中,所述支撑座(7)于所述穿设孔处的外壁呈圆面设置,且所述穿设孔两端的外壁开设有便于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通行的引导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包括第一端部固定座(1)、第二端部固定座(16)、生命承重线(2)、张紧装置(3)、缓冲装置(4)、第一连接座(5)、第二连接座(15)、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以及支撑座(7),所述生命承重线(2)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1)、第二端部固定座(16)的形状、结构一致,所述第一连接座(5)、第二连接座(15)的形状、结构一致,所述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的形状、结构一致;
所述张紧装置(3)用于拉直所述生命承重线(2)且调整所述生命承重线(2)的张紧度,所述生命承重线(2)的端部均设有所述张紧装置(3),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1)与所述张紧装置(3)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座(5),所述第一连接座(5)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1)挂接,所述张紧装置(3)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座(5)上,所述生命承重线(2)另一端的所述张紧装置(3)与所述第二端部固定座(16)之间设有所述缓冲装置(4)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15),所述缓冲装置(4)用于吸收发生坠落时来自所述生命承重线(2)的动能,所述缓冲装置(4)与所述第二端部固定座(16)挂接,所述第二连接座(15)与所述缓冲装置(4)传动连接,所述生命承重线(2)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5)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6)滑行于其中一根所述生命承重线(2)上,所述第二滑块(14)滑行于另外一根所述生命承重线(2)上,所述支撑座(7)用于提高两个所述生命承重线(2)的支撑力,所述支撑座(7)上设有两个穿设孔,两根所述生命承重线(2)分别滑动穿设于两个所述穿设孔中,所述支撑座(7)于所述穿设孔处的外壁呈圆面设置,且所述穿设孔两端的外壁开设有便于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通行的引导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1)上形成有活动间隙(01),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1)上贯穿开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孔(02)以及第二安装孔(03),所述第一安装孔(02)的轴线的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二安装孔(03)的轴线,所述第一安装孔(02)或所述第二安装孔(03)中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固定销(8),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1)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孔(02)的侧面设为第一平面(04)且所述第一平面(04)呈平滑面设置,所述第一平面(04)上开设有便于与建筑物进行螺栓连接的第一安装螺孔(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1)上设有第二固定销(10),所述第二固定销(1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02)或所述第二安装孔(0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包括支撑底板(71)、安装框架(72)以及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滑行套筒(73),所述安装框架(72)的侧面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底板(7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72)远离所述支撑底板(71)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螺孔(74),所述滑行套筒(73)的内径与所述生命承重线(2)的直径适配以形成所述穿设孔,所述滑行套筒(73)分别处于与所述支撑底板(71)的两侧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极劢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