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本色玻璃间隔纸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90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涉及一种本色玻璃间隔纸及制备方法,包含重量为30~50%的未漂白硫酸盐针叶浆,8~15%的未漂白机械浆,5~10%的竹浆,余量为未漂白硫酸盐阔叶浆,上述所有浆料按比例混合好后采用圆柱磨浆机和双盘磨浆机以30~40°SR的打浆度进行统一打浆处理制得本色间隔纸,纸浆PH值为4.5~6。并包括一种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满足低克重的情况下,纸张强度高,避免掉毛掉粉和破纸,纸张的压力缓冲性能好,其制造低成本、污染少、产品性质优。

A kind of natural color glass spacer pap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本色玻璃间隔纸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板显示器件配套
,更具体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本色玻璃间隔纸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间隔纸作为液晶屏之间的分隔纸,具有高挺度和机械强度,起到保护和隔离作用,同时具有防潮、防霉、防静电功用,由于需要满足上述的性能目前多数漂白的间隔纸及工艺更容易满足上述要求,然而漂白纸是将化学制浆,氯、苯、荧光粉等致癌物添加在纸浆漂白过程中,导致制造工艺存在污染,另外严格的市场需求,既要求低克重的产品,又需要兼顾纸张强度,避免掉毛掉粉和破纸,另一方面要保证纸张的松厚度,提高纸张的压力缓冲保护性能,目前还没有一种低成本、污染少、产品性质优的玻璃间隔纸及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色玻璃间隔纸及制备方法,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漂白纸不利于环保以及在低克重下容易破损和影响压力缓冲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本色玻璃间隔纸,所述间隔纸包含重量为30~50%的未漂白硫酸盐针叶浆,8~15%的未漂白机械浆,5~10%的竹浆,余量为未漂白硫酸盐阔叶浆,上述所有浆料按比例混合好后采用圆柱磨浆机和双盘磨浆机以30~40°SR的打浆度进行统一打浆处理制得本色间隔纸,纸浆PH值为4.5~6。玻璃间隔纸应保证纸张中含有的树脂、胶粘物尽可能少,故浆料中的未漂白机械浆比例不宜过大,应在15%以内。添加未漂白机械浆可提高玻璃间隔纸的挺度和纸张的松厚度,可有效地在物理方面保护玻璃面板。如果小于8%,则会降低纸张的挺度,纸张在使用过程中偏软,影响使用效果。适当加入竹浆,加入比例为10%以内,竹浆纤维粗硬,也可以提高纸张挺度。但竹浆中杂细胞多,杂质多,加入过量会影响纸张清洁度,最终会影响纸张的后期使用。玻璃间隔纸应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放纸、取纸无障碍,故纸张应满足一定的透气性能和一定的绝缘性能,使纸张在使用过程中即不能因为纸张透气度过高造成的纸页与玻璃面板不易贴合以及机械手取纸时的真空吸力故障;也不能因为纸张静电逸散过快,使纸张与玻璃面板在静电吸附时出现吸附不良的状况,故在浆料配比中未漂白针叶浆比例应适中,过多会使纸张匀度变差,表面平整性变差;过少会使纸张在透气性能、绝缘性能以及纸张的挺度、松厚度性能方面达不到理想的要求;故未漂白针叶浆比例用在30~50%之间。对于低克重,尤其是35到55克的产品,一般克重越低浆度越高,要保证纸张有一定的强度,方便后期使用,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破纸,断纸,减少对玻璃制品的损伤。采用混合打浆,所有浆料按比例混合好后统一打浆,玻璃间隔纸应保证纸张的透气性能与松厚度性能,故浆料打浆度不宜过高,同时避免纤维结合差,影响纸张强度,应在30~40°SR之间。玻璃间隔纸在使用过程中应不与玻璃面板发生化学反应,不可破坏玻璃面板的表面构架,故纸张应为酸性,pH应在4.5~7.0之间,尤其是4.5~6.0。进一步地,所述间隔纸采用防霉剂A与防霉剂B混合施胶,其中防霉剂A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而成:土槿皮酸5~10,生姜精油15~25和樟油1~5;防腐剂B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而成:已二酸和25~35,甲基丙烯酸甲酯37.5~52.5,二氢杨梅素5~10和杨梅素0.625~1.25。玻璃间隔纸在使用过程中除了自身不能与玻璃面板发生化学反应,且具有对玻璃面板的物理保护性能外,还应放纸玻璃面板在存放过程中菌类对其造成的腐蚀,故需要在纸张中添加相应的防霉杀菌剂成分,表面施胶采用防霉剂A与防霉剂B混合施胶,表面添加防霉剂可有效提高防霉剂留着,提高防霉剂的防霉效果,同时防霉剂在纸张表面可有效作用在纸张和玻璃面板表面,提高防霉效果。采用天然成分有效提高了生产的环境友好型,土槿皮:其内部含有土槿皮酸,具有一定的杀菌功效。已二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可有效地消除与间隔纸接触的玻璃发生霉变。进一步地,所述已二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重量比值为1:1.5,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重量比值为8:1。经证明,已二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重量比值为1:1.5,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重量比值为8:1可有效保证防腐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浆料中还混合有加入2.3~2.7%质量的粒径为50~80nm纳米氧化铝。进一步地,所述间隔纸的透气度为10~25μm/Pa·s,纸张绝缘率为0.5×101Ω·m~1×102Ω·m。浆料中添加纳米氧化铝可以调整纸张的电学性能,保证纸张满足一定绝缘性能,使得其电阻率为0.5×101Ω·m~1×102Ω·m。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种制造本色玻璃间隔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用纯木浆进行抄造;步骤二、选用重量为30~50%的未漂白硫酸盐针叶浆,8~15%的未漂白机械浆,5~10%的竹浆,余量为未漂白硫酸盐阔叶浆混合;步骤三、采用圆柱磨浆机和双盘磨浆机以30~40°SR的打浆度进行统一打浆处理,生产水源为洁净自来水;步骤四、浆料制备时应在浆内添加硫酸铝、硫酸、盐酸等酸性物质将纸浆pH预调整至酸性,PH值为4.5~6;步骤五、脱水成形后经真空抽吸、压榨脱水再进入烘缸干燥至纸张含水量在7.5%,得原纸;步骤六、表面施胶采用防霉剂A与防霉剂B混合施胶。步骤七、烘干:烘干温度为50~62℃,时间为30分钟,之后在烘干温度为75~80℃,保持时间2-3分钟。完全选用纯木浆进行抄造,保障原料的清洁性。采用圆柱磨浆机和双盘磨浆机以合适的叩解度进行打浆,保障纤维合适的分丝帚化和纤维长度,合适的针、阔叶和机械浆比例进行配浆,保障纸张的内结合强度;而未漂白浆料一般为碱性,故在浆料制备时应在浆内添加酸性物质(如硫酸铝、硫酸、盐酸)将纸浆pH预调整至酸性;通过逐步加温两次烘干相比较一次性的烘干提高了纸张成型后的强度和缓冲性。进一步地,步骤五中,脱水选用毛毯包括纵向纱和横向纱的织物,其中纵向纱是由细度为350分特的纤丝制成的捻线,而横向纱是细度为500分特的单纱。选用合适的压榨毛毯可以使得纸机压榨部采用合适的压力,保障纸张良好的松厚度,可有效提高纸张对玻璃面板存放和运输中的压力缓冲保护能力,同时也能大大增加纸张对玻璃生产过程中的玻璃粉的容纳能力。玻璃间隔纸应保证纸张的洁净性,避免纸张中有物质与玻璃面板发生反应或者物理性破坏玻璃面板表面构架,故纸张中除必要助剂外不得添加其他助剂,且系统中各除渣器、净化筛选设备需高精度设备;生产水源应为洁净自来水,减少离子污染。进一步地,所述防霉剂A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而成:土槿皮酸5~10,生姜精油15~25和樟油1~5;防腐剂B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而成:已二酸和25~35,甲基丙烯酸甲酯37.5~52.5,二氢杨梅素5~10和杨梅素0.625~1.25;其中,所述已二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重量比值为1:1.5,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重量比值为8:1。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满足低克重的情况下,纸张强度高,避免掉毛掉粉和破纸,纸张的压力缓冲性能好,其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本色玻璃间隔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纸包含重量为30~50%的未漂白硫酸盐针叶浆,8~15%的未漂白机械浆,5~10%的竹浆,余量为未漂白硫酸盐阔叶浆,上述所有浆料按比例混合好后采用圆柱磨浆机和双盘磨浆机以30~40°SR的打浆度进行统一打浆处理制得本色间隔纸,纸浆PH值为4.5~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本色玻璃间隔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纸包含重量为30~50%的未漂白硫酸盐针叶浆,8~15%的未漂白机械浆,5~10%的竹浆,余量为未漂白硫酸盐阔叶浆,上述所有浆料按比例混合好后采用圆柱磨浆机和双盘磨浆机以30~40°SR的打浆度进行统一打浆处理制得本色间隔纸,纸浆PH值为4.5~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色玻璃间隔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纸采用防霉剂A与防霉剂B混合施胶,其中防霉剂A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而成:土槿皮酸5~10,生姜精油15~25和樟油1~5;防腐剂B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合而成:已二酸和25~35,甲基丙烯酸甲酯37.5~52.5,二氢杨梅素5~10和杨梅素0.625~1.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色玻璃间隔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已二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重量比值为1:1.5,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重量比值为8: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色玻璃间隔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浆料中还混合有加入2.3~2.7%质量的粒径为50~80nm纳米氧化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色玻璃间隔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纸的透气度为10~25μm/Pa·s,纸张绝缘率为0.5×101Ω·m~1×102Ω·m。


6.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5所述本色玻璃间隔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雨生俞刚邵晓东刘伍武罗淑云胡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丰特种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