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34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镭射纸,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印刷油墨层、镭射信息层、镀铝层、胶层以及纸张层,所述印刷油墨层包括镂空部和印刷部。该镭射纸在印刷油墨层设置镂空部和印刷部,与镭射信息层相配合,使镂空部镭射效果突出,具有较强表现力。同时,印刷部的图案对应通版镭射区域,会呈现较浅的通版镭射效果,从而实现有效防伪,具有设计多样性。

Laser p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镭射纸
本技术涉及一种镭射纸。
技术介绍
镭射喷铝纸,简称镭射纸,是将激光全息图案或文字信号以模压的方式加载到镀铝纸表面的一种高端包装纸。镭射纸因其绚烂的色彩和装饰效果广泛应用于卷烟,食品,药品等包装材料,以及防伪标识等产品。然而,目前现有的镭射纸往往油墨色彩一般,不具表现力。且现有技术在制作镭射纸的大致工艺是将基膜依次进行涂布、模压镭射效果、镀铝、纸张复合。做好具有镭射信息层的成品后再断张为所需大小,然后进行印刷。印刷成品镭射纸主要分成镭射纸制作和印刷两个步骤,其制备工艺复杂,且在印刷过程中镭射纸是所需版面大小的平张印刷,增加了印刷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镭射纸,其镭射效果突出,能实现有效防伪,具有较佳表现力和设计多样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镭射纸,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印刷油墨层、镭射信息层、镀铝层、胶层以及纸张层,所述印刷油墨层包括镂空部和印刷部。进一步地,所述镭射信息层上设有用以形成镭射区域的微纳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镭射区域包括局部镭射区域和通版镭射区域,所述局部镭射区域对应所述镂空部设置,所述通版镭射区域对应所述印刷部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局部镭射区域与所述通版镭射区域的镭射图案不同。进一步地,在所述基膜层和印刷油墨层之间还设有离型层。进一步地,所述基膜层的厚度为10~100μm。进一步地,所述镭射信息层的厚度为0.1~20μm。进一步地,所述胶层为热熔胶层、天然胶粘层、无机胶粘层、聚氨酯胶、环氧树脂胶、丙烯酸酯胶或水基胶粘层中的任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镭射纸在印刷油墨层设置镂空部和印刷部,与镭射信息层相配合,使镂空部镭射效果突出,具有较强表现力。同时,印刷部的图案对应通版镭射区域,会呈现较浅的通版镭射效果,从而实现有效防伪,具有设计多样性;2.本技术的镭射纸通过直接在膜上印刷,实现卷对卷制造,相比现有技术的纸张平张印刷,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其制作中与印刷一体完成,无需分两个步骤进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镭射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示的镭射转移纸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上”、“下”、“左”、“右”、“内”、“外”等用语只是参考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不作为限定用语。请参见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镭射纸,、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1、印刷油墨层2、镭射信息层3、镀铝层4、胶层5以及纸张层6,所述印刷油墨层2包括镂空部21和印刷部22。在本技术中,在所述镭射信息层3上模压有微纳结构31,以形成镭射区域(未图示)。本实施例中,该镭射区域包括局部镭射区域和通版镭射区域,局部镭射区域对应镂空部21设置,通版镭射区域对应印刷部22设置。且局部镭射区域与所述通版镭射区域的镭射图案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基膜层1的厚度为50μm,镭射信息层3的厚度为10μm,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基膜层1和镭射信息层3的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优选的,基膜层1的厚度为10~100μm,镭射信息层3的厚度为0.1~20μm。在本实施例中,胶层5主要的材料为环氧树脂胶,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胶层5还可以为热熔胶层、天然胶粘层、无机胶粘层、聚氨酯胶、丙烯酸酯胶或水基胶粘层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的纸张层6为卷装白卡纸,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白板纸或双铜纸。本实施例的镭射纸为镭射复合纸,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首先设计好镂空部21和印刷部22,采用凹印法在基膜层1上进行定位印刷,得到印刷油墨层2,其中,镂空部21不进行印刷,印刷部22可按照需要印刷所需的色彩及信息,例如图文等。然后在印刷油墨层2上涂布透明涂层,并进行模压制作镭射信息,镭射信息为不同的微纳结构31,以得到镭射信息层3。待模压结束后,进行真空镀铝,得到镀铝层4,镀铝层4可凸显加强镭射效果。再将镀铝层4与涂覆有胶水(胶层5)的卷状白卡纸(纸张层6)复合,得到本实施例的镭射复合纸。该方法通过直接在膜上印刷,实现卷对卷制造,相比现有技术的纸张平张印刷,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镭射纸制作和印刷一体完成,无需分两个步骤进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请参见图2,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基膜层1-1和印刷油墨层1-2之间设置离型层1-7,以得到镭射转移纸。该镭射转移纸与镭射复合纸的制作方法类似,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步印刷之前需在基膜层1-1上涂布离型剂,以形成离型层1-7,且在第与卡纸复合后要剥离基膜层1-1。综上所述:1.本技术的镭射纸在印刷油墨层设置镂空部和印刷部,与镭射信息层相配合,使镂空部镭射效果突出,具有较强表现力。同时,印刷部的图案对应通版镭射区域,会呈现较浅的通版镭射效果,从而实现有效防伪,具有设计多样性;2.本技术的镭射纸通过直接在膜上印刷,实现卷对卷制造,相比现有技术的纸张平张印刷,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其制作中与印刷一体完成,无需分两个步骤进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镭射纸,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印刷油墨层、镭射信息层、镀铝层、胶层以及纸张层,所述印刷油墨层包括镂空部和印刷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镭射纸,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印刷油墨层、镭射信息层、镀铝层、胶层以及纸张层,所述印刷油墨层包括镂空部和印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镭射信息层上设有用以形成镭射区域的微纳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镭射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镭射区域包括局部镭射区域和通版镭射区域,所述局部镭射区域对应所述镂空部设置,所述通版镭射区域对应所述印刷部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镭射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镭射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昊枢叶瑞左志成任家安朱志坚陈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强大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