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排水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79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需要胶水粘接的塑料排水管件,它包括上管2、下管6,在连接管4内有内胆1,上管2、下管6在内胆1中,连接管4与内胆1为粘接连接,上管2、下管6直接插入内胆1中,在内胆1的上端头和下端头有保护圈盖3,内胆1使用橡胶材料制成,保护圈盖3使用塑料制成。在连接管4的中部还可设置一个隔圈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直径小于DN200的非埋地室内外承插连接塑料排水管道,可应用到比如三通、弯头、管箍等管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承插排水管件粘接时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缺点,该管件可以随时拆除检查、安装;有延展性橡胶作内壁,也解决了胶水密封不可靠的缺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排水管件
技术介绍
在工业厂房、民用建筑等室内外的排水中,常采用UPVC、 PVC-u等塑料排水管材,但该管材的连接方式均为粘接方式。为了安装管道和防止管道漏水,均在管件内壁和管道外壁承 插前,涂抹专用塑料胶水。胶水的涂抹是否均匀、管件承插口内是否有杂物决定着管道是否 漏水和管道安装是否牢固的问题。为了保证管道安装质量, 一般都会采用质量很好的胶水, 这样就引起了,管件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即报废, 一旦安装失误或者有渗漏水现象时,必 须使用新的管道和管件重新安装,这样就浪费了管材,从而增加了安装成本。因此需要解决 如何使管件能够经受多次拆装而不影响使用,增强塑料排水管道安装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排水管件,不需要胶水粘接,克服了塑 料管件由粘接造成的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缺点。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上管2、下管6,在连接管4内有内胆1,上管2、下管6在内胆1中。连接管4与内胆1为粘接连接,上管2、下管6直接插入内胆1中,通过摩擦力实现连接。 在内胆l的上端头和下端头有保护圈盖3,以避免内胆因日照雨淋引起老化。 内胆l使用橡胶材料制成。 保护圈盖3使用塑料制成。在连接管4的中部还可设置一个隔圈5,能够解决上管2、下管6的插入距离问题。本技术可应用于直径小于DN200的非埋地室内外承插连接塑料排水管道,可应用到 比如三通、弯头、管箍等管件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克服了承插排水管件粘接时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缺点,该管 件可以随时拆除检査、安装;有延展性橡胶作内壁,也解决了胶水密封不可靠的缺点。本实 用新型还具有使用效果好,成本低廉,安装可靠等优点。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承插连接塑料排水管件的结构如图l所示,直径小于200mm的非埋 地的塑料排水管道的上管2和下管6直接与连接管件4进行插入连接,其安装牢固性和密封性 通过具有延展性的橡胶内胆l来完成。在连接管件承插口处安装塑料保护圈盖3,以保护内胆l,避免延展性橡胶材料的内胆l 受到日晒雨淋而引起的老化。保护圈盖3使用塑料制成。连接管件4内壁与内胆1直接粘接。 内胆l的厚度为2 5mm。在连接管4的中部还可以设置隔圈5,能够解决上管2、下管6的插入距离问题,并能增加 连接管的刚性,减少变形,确保上下管插入的距离和顺利插入。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排水管件,它包括上管(2)、下管(6),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管(4)内有内胆(1),上管(2)、下管(6)在内胆(1)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需要胶水粘接的塑料排水管件,它包括上管2、下管6,在连接管4内有内胆1,上管2、下管6在内胆1中,连接管4与内胆1为粘接连接,上管2、下管6直接插入内胆1中,在内胆1的上端头和下端头有保护圈盖3,内胆1使用橡胶材料制成,保护圈盖3使用塑料制成。在连接管4的中部还可设置一个隔圈5。本技术可应用于直径小于DN200的非埋地室内外承插连接塑料排水管道,可应用到比如三通、弯头、管箍等管件中。本技术解决承插排水管件粘接时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缺点,该管件可以随时拆除检查、安装;有延展性橡胶作内壁,也解决了胶水密封不可靠的缺点。文档编号F16L47/00GK201206691SQ20082030075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顾义雄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排水管件,它包括上管(2)、下管(6),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管(4)内有内胆(1),上管(2)、下管(6)在内胆(1)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义雄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