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复合材料粘接用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胶粘接底涂剂
,涉及一种汽车复合材料粘接用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汽车的车门、车顶、座椅部件以及汽车周边结构件使用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到车身上。目前大多工艺采用的是将复合材料进行火焰处理或者等离子处理后使用双组份结构粘接胶,如道达尔的6023或者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HT8667进行粘接,双组份粘接胶在施胶时施胶设备复杂,往往受制造流水线场地限制。单组份聚氨酯结构胶施胶设备简单,可解决此类问题。但是单组份聚氨酯粘接胶直接打在火焰或等离子处理后的复合材料表面,固化后粘接效果较差,剥离脱粘,即使配合当前单组份聚氨酯胶玻璃面或漆面底涂剂施胶后,提升了常温固化的粘接性,也不能达到100%内聚破坏,在湿热老化后底涂剂与复合材料基材表面甚至会直接脱粘。目前有较为成熟的聚氨酯密封胶底涂剂,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2140304A和CN103113819A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虽表干时间快并与聚氨酯密封胶胶粘剂有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复合材料粘接用底涂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复合材料粘接用底涂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含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偶联剂中异氰酸酯基的含量为6wt%~8wt%;
所述含异氰酸酯基的树脂中异氰酸酯基的含量为2wt%~5wt%,所述含异氰酸酯基的树脂由多异氰酸酯与二聚酸改性的聚酯多元醇或二聚脲改性的聚酯多元醇缩合而成;
所述含异氰酸酯基的聚烯烃中异氰酸酯基的含量为6wt%~9wt%;
所述氯化聚烯烃的含氯量为20wt%~45wt%;
所述溶剂A的极性不高于丙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复合材料粘接用底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偶联剂为γ-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复合材料粘接用底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γ-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为γ-异氰酸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γ-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复合材料粘接用底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聚氨酯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复合材料粘接用底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聚烯烃的室温粘度为20~100mPa.S的氯化聚丙烯;所述溶剂A为丙酮、丁酮、环己酮、四氢呋喃、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酸丁酯、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三乙烯二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复合材料粘接用底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偶联剂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将多异氰酸酯C与硅烷偶联剂B混合后升温至75~78℃,保温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异氰酸酯基含量为6wt%~8wt%的含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偶联剂;所述多异氰酸酯C中异氰酸酯基与所述硅烷偶联剂B中活性基团的摩尔比为1.2~1.6:1;所述硅烷偶联剂B中的活性基团为巯基或氨基,所述多异氰酸酯C为二苯基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左,唐礼道,韩胜利,王翠花,赵勇刚,章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