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酶法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72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酶法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的方法,利用酪胺对透明质酸分子进行修饰,增加透明质酸分子中酚羟基的数量,提高透明质酸的反应性;再以漆酶催化氧化改性后的透明质酸分子间交联和吡咯聚合,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透明质酸分子表面接枝酪胺;(2)漆酶催化透明质酸交联和与吡咯聚合。与通过共混法或化学引发法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酶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缓和、膜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改善明显的优点。

A method of preparing hyaluronic acid based conductive membrane materials by enzymatic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酶法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酶法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的方法,属于生物材料加工

技术介绍
水凝胶是一种亲水性三维网状结构材料,能够吸附大量水分子并将其连接在网络内部,其能够吸收相当于自身质量上百倍的水分后仍保持凝胶状态,具有很好的锁水性,并且水凝胶吸水溶胀后能够很好的模拟人体组织,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粘弹性,能够贴服在皮肤表面。透明质酸是一种酸性多糖,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在机体内显示出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调节血管壁的通透性,调节水电解质扩散及运转,促进创伤愈合等,可用于多种水凝胶产品的制备。为拓展透明质酸基水凝胶为原料的膜材料应用性能,可应用导电高分子材料与透明质酸相组合的方式,制备透明质酸为基材的水凝胶类复合导电膜材料,应用于包括可穿戴电子器件在内的多种柔性导电生物材料的制备,用于监控健康和运动状态等多领域。以透明质酸为基质的导电材料制备中,可采用的方法包括共混改性法、化学引发法和酶催化改性法等。上述方法中,共混法应用简便,缺点是成品中材料均质化效果较差,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效果不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酶法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的方法,先借助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将含酚羟基的酪胺接枝到透明质酸分子上;再借助于漆酶,催化氧化改性后的透明质酸分子间交联和吡咯与透明质酸分子接枝聚合,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法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的方法,先借助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将含酚羟基的酪胺接枝到透明质酸分子上;再借助于漆酶,催化氧化改性后的透明质酸分子间交联和吡咯与透明质酸分子接枝聚合,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酶法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透明质酸分子表面接枝酪胺:将透明质酸、酪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同浴反应;反应结束后透析去除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酪胺,冷冻干燥,得到改性后的透明质酸;
(2)漆酶催化透明质酸交联和吡咯聚合:在经步骤(1)处理后的改性后的透明质酸与吡咯的混合溶液中添加漆酶,反应,静置处理,得到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酶法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1~10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酶法制备透明质酸基导电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透明质酸的含量为25~30g/L,酪胺5~20g/L,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农叶琳王琳袁久刚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