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49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包括V型艇体,艇体从艇艉至艇艏沿艇长方向等间距划分为10站:0站设置在艇艉,往艇艏方向依次编号,直到艇艏的10站;对8站到10站间进行加密,增加8.5站和9.5站;艇体艉封板上对称设有两个可伸缩式的尾插板,艇体中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水平翼;从10站起到位于艇体中部横剖面的5站处,设置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第一折角线的宽度小于第二折角线的宽度;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与10站站线的交点重合,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其余各站站线交点的连线为水平线;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的宽度从10站至艇中5站均逐渐变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快艇的航速,同时也提升了快艇的稳定性。

A high performance composite speedboat with tail board and horizontal 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艇设备
,尤其是一种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
技术介绍
常规快艇通常采用圆舭艇型,特别是一些内河高速快艇,得益于其优良的水域使用环境,圆舭艇型具有更好的航行性能,航行阻力更小。随着高速艇技术的发展,深V型艇型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优良的耐波性能可以满足恶劣海情下的使用要求,然而深V型快艇较常规圆舭型快艇来说,其阻力性能较差,重心相对较高,尤其是在提速阶段,很容易出现较高的阻力峰,从而影响快艇的起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避免了艇在提速段姿态变化过大出现阻力激增的现象,采用合理的附体控制技术,在主机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快艇的航速,同时也提升了快艇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包括V型艇体,艇体从艇艉至艇艏沿艇长方向等间距划分为10站:0站设置在艇艉,往艇艏方向依次编号,直到艇艏的10站;对8站到10站间进行加密,增加8.5站和9.5站;艇体的艉封板上对称设有两个伸缩式的尾插板,艇体中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水平翼;从10站起到位于艇体中部横剖面的5站处,设置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第一折角线的宽度小于和第二折角线的宽度;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与10站站线的交点重合,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其余各站站线交点的连线为水平线;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的宽度从10站至艇中5站均逐渐变大。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尾插板通过驱动机构沿艉封板上下运动,尾插板收缩状态时下沿与艉封板下沿齐平;尾插板的运动范围为:从尾插板下沿与艉封板下沿齐平,到尾插板上沿与艉封板下沿齐平。水平翼水动压力中心的纵向位置Rx与艇体重心纵向位置Xg的连线和艇的中纵剖面相互垂直,水平翼与艇体的连接端位于舷侧与舭部的夹角处,水平翼绕所述连接端转动,展开或收起,收起时嵌入到艇体两侧面的水翼槽中。水平翼的展弦比为0.9-1.1,尖削比为0.6-0.8,水平翼的投影面积与艇体设计水线面面积之比为4%。0至8站的横剖线与艇体中部纵剖线的交点的连线为一条直线,从艇艉往艇艏看均交于同一点F1,9站、9.5站及10站的横剖线与艇体中部纵剖线的交点的高度坐标依次增大。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的最大宽度均不小于艇宽的4%,从0站至5站,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的宽度分别相同,都为各自的最大宽度。艇体的艇底抬升角θ≥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快艇耐波性不足的问题,同时有效降低了快艇在中速提升至高速段出现的阻力峰,使得起滑更容易、更省油、更高效;在装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航速得到大幅提升。本专利技术艇体采用耐波性能优异的深V型艇型,尾插板和水平翼作为快艇的附体安装在艇体的特定位置,通过专用的传动机构来调节尾插板和水平翼的位置,从而提高快艇的航行性能。在中航速段范围内,即无因次参数Fr▽=1.5-2.5,尾插板对减小艇体阻力和改善航行姿态,特别是航行纵倾角起到关键作用;在高航速段范围内,即无因次参数Fr▽=2.5-5,水平翼对降低艇体阻力和改善航行姿态,特别是艇体升沉起到关键作用,尤其在海况相对恶劣的情况下,水平翼还可以增加快艇的横摇及垂荡阻尼,进一步提高快艇的耐波性能。在快艇起滑过程中,通过尾插板的挡水效应,可以改变艇底的压力分布,尾插板前方区域将出现一个正压区,该正压区的存在可以给艇体提供一个艉部的垂向抬升力,抬升力对艇重心产生一个力矩,该力矩对改善艇体纵向姿态起到积极作用,不但可以大幅降低快艇起滑时的主机输出功率,使得起滑更加容易,同时也使得艇的航行更加安全;在快艇高速滑行阶段,回收尾插板至尾封板内,放下水平翼,调节水平翼的来流攻角,利用水平翼割划水面产生的动升力来抬升艇体,进而减小艇体与水的接触面积,达到进一步降低航行阻力的效果,同时水平翼给快艇在高速航行过程中提供额外的平衡力矩,提高快艇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型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型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水平翼收起时尾插板收起状态示意图。图5的本专利技术水平翼收起时尾插板放下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水平翼收起时尾插板放下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尾插板收起时水平翼放下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尾插板收起时水平翼放下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型线图。其中:1、艇体;4、水平翼;5、尾插板;6、水翼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包括V型艇体1,艇体1从艇艉至艇艏沿艇长方向等间距划分为10站:0站设置在艇艉,往艇艏方向依次编号,直到艇艏的10站;对8站到10站间进行加密,增加8.5站和9.5站;艇体1的艉封板上对称设有两个伸缩式的尾插板5,艇体1中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水平翼4;从10站起到位于艇体1中部横剖面的5站处,设置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第一折角线的宽度小于和第二折角线的宽度;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与10站站线的交点重合,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其余各站站线交点的连线为水平线;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的宽度从10站至艇中5站均逐渐变大。如图4-图6所示,尾插板5通过驱动机构沿艉封板上下运动,尾插板5收缩状态时下沿与艉封板下沿齐平;尾插板5的运动范围为:从尾插板5下沿与艉封板下沿齐平,到尾插板5上沿与艉封板下沿齐平。如图1、图7-图8所示,水平翼4水动压力中心的纵向位置Rx与艇体1重心纵向位置Xg的连线和艇的中纵剖面相互垂直,水平翼4与艇体1的连接端位于舷侧与舭部的夹角处,水平翼4绕所述连接端转动,展开或收起,收起时嵌入到艇体1两侧面的水翼槽6中。艇体1的艇底抬升角θ≥19°。水平翼4的展弦比为0.9-1.1,尖削比为0.6-0.8,水平翼4的投影面积与艇体1设计水线面面积之比为4%。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0至8站的横剖线与艇体1中部纵剖线的交点的连线为一条直线,从艇艉往艇艏看均交于同一点F1,9站、9.5站及10站的横剖线与艇体1中部纵剖线的交点的高度坐标依次增大。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的最大宽度均不小于艇宽的4%,从0站至5站,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的宽度分别相同,都为各自的最大宽度。上述方案中,艇底的抬升角θ是指艇底抬升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本实施例的一种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其设计原理为:艇体1平均分为10个站,0站设置在艇艉,往艇艏方向依次编号,直到艇艏的10站,每个站间距相等,同时考虑到艇艏部区域艇型变化较剧烈的因素,增加了8.5站和9.5站两个站。如图9所示,0至8站的横剖线与艇中纵剖线的交点的连线为一条直线,从艇艉往艇艏看均交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其特征在于:包括V型艇体(1),艇体(1)从艇艉至艇艏沿艇长方向等间距划分为10站:0站设置在艇艉,往艇艏方向依次编号,直到艇艏的10站;对8站到10站间进行加密,增加8.5站和9.5站;艇体(1)的艉封板上对称设有两个伸缩式的尾插板(5),艇体(1)中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水平翼(4);/n从10站起到位于艇体(1)中部横剖面的5站处,设置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第一折角线的宽度小于和第二折角线的宽度;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与10站站线的交点重合,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其余各站站线交点的连线为水平线;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的宽度从10站至艇中5站均逐渐变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其特征在于:包括V型艇体(1),艇体(1)从艇艉至艇艏沿艇长方向等间距划分为10站:0站设置在艇艉,往艇艏方向依次编号,直到艇艏的10站;对8站到10站间进行加密,增加8.5站和9.5站;艇体(1)的艉封板上对称设有两个伸缩式的尾插板(5),艇体(1)中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水平翼(4);
从10站起到位于艇体(1)中部横剖面的5站处,设置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第一折角线的宽度小于和第二折角线的宽度;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与10站站线的交点重合,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其余各站站线交点的连线为水平线;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的宽度从10站至艇中5站均逐渐变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其特征在于:尾插板(5)通过驱动机构沿艉封板上下运动,尾插板(5)收缩状态时下沿与艉封板下沿齐平;尾插板(5)的运动范围为:从尾插板(5)下沿与艉封板下沿齐平,到尾插板(5)上沿与艉封板下沿齐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尾插板和水平翼的高性能复合快艇,其特征在于:水平翼(4)水动压力中心的纵向位置R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锋何术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