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的手表壳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表加工
,具体为一种多工位的手表壳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或者显示时间的仪器。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手表构造手表由表头、表带组成,其中在对表头的制作中,常需使用到手表壳的加工设备,但传统的加工设备不利于对手表壳的紧固,导致在对手表壳的加工中,造成加工后的手表壳产生误差,从而降低了手表壳制造的良品率,且不利于收集废料,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差,且当对手表壳加工后,需要对废料进行收集,加大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的手表壳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的手表壳加工装置,包括盖子、出料口、连接杆、收料盒、斜板、挡环、滑块、中板、固定座、固定柱、第一紧固柱、刀具、刻度线、液压伸缩杆、第一固定杆、第一转轴、齿轮、链条、支撑柱、顶板、电机、第二转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的手表壳加工装置,包括盖子(1)、出料口(2)、连接杆(3)、收料盒(4)、斜板(5)、挡环(6)、滑块(7)、中板(8)、固定座(9)、固定柱(10)、第一紧固柱(11)、刀具(12)、刻度线(13)、液压伸缩杆(14)、第一固定杆(15)、第一转轴(16)、齿轮(17)、链条(18)、支撑柱(19)、顶板(20)、电机(21)、第二转轴(22)、竖直杆(23)、移动板(24)、滑座(25)、第二紧固柱(26)、丝杆(27)、L型杆(28)、防滑垫(29)、紧固螺母(30)、底板(31)、支撑腿(32)、防磨垫(33)、套环(34)和第二固定杆(35),其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的手表壳加工装置,包括盖子(1)、出料口(2)、连接杆(3)、收料盒(4)、斜板(5)、挡环(6)、滑块(7)、中板(8)、固定座(9)、固定柱(10)、第一紧固柱(11)、刀具(12)、刻度线(13)、液压伸缩杆(14)、第一固定杆(15)、第一转轴(16)、齿轮(17)、链条(18)、支撑柱(19)、顶板(20)、电机(21)、第二转轴(22)、竖直杆(23)、移动板(24)、滑座(25)、第二紧固柱(26)、丝杆(27)、L型杆(28)、防滑垫(29)、紧固螺母(30)、底板(31)、支撑腿(32)、防磨垫(33)、套环(34)和第二固定杆(3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8)的底端四角分别与支撑腿(32)的顶端焊接,所述支撑腿(32)的相向一侧中心处底端分别与底板(31)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31)的顶端与收料盒(4)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收料盒(4)的底端中心处和底板(31)的中心处开设有出料口(2),所述底板(31)的底端中心处一侧和连接杆(3)的顶端焊接,所述连接杆(3)的底端与盖子(1)的顶端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5)的顶端与底板(31)的底端对应连接杆(3)的中心处另一侧焊接,所述中板(8)的顶端中心处两侧分别与固定座(9)的底端焊接,所述中板(8)上均匀开设有三个小孔,所述固定柱(10)的中心处两侧分别与挡环(6)的内部套接固定,所述滑块(7)的相向一侧分别与第二紧固柱(26)的两侧底端焊接,所述中板(8)的顶端均匀焊接有三个相互对应的第一紧固柱(11),所述丝杆(27)的两端分别贯穿固定座(9)和第一紧固柱(11)以及第二紧固柱(26)的中心处开设的通孔,且丝杆(27)与固定座(9)和第一紧固柱(1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丝杆(27)与第二紧固柱(26)的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部设置的螺纹啮合连接,所述丝杆(27)的一端与L型杆(28)的一侧顶端焊接,所述L型杆(28)对应丝杆(27)的另一端与防滑垫(29)的内部通过胶粘剂粘接,所述第一紧固柱(11)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粘接有防磨垫(33),所述第一转轴(16)的顶端贯穿移动板(24)的中心处两侧开设的小孔与齿轮(17)的内部套接固定连接,且第一转轴(16)与移动板(24)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转轴(22)的顶端贯穿移动板(24)的中心处开设的小孔与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2)与移动板(24)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且电机(21)的输出端与顶板(20)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电机(21)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冠熹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