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贠清亮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消除下焦炎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139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下焦炎症的中药复方制剂,是以当归,浙贝母,苦参,椿根皮,土荆皮,瞿麦,萹蓄,滑石,石韦,冬葵子,马鞭草,红藤,琥珀,公英,凤尾草,穿心莲,桔梗,甘草,马齿苋为原料,按照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内服制剂。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对于前列腺肿大等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2.1%。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复方制剂也可用于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尿道综合征、盆腔炎、宫颈炎、下肢静脉炎等湿热下注证的治疗。

A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eliminating inflammation of inferior co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消除下焦炎症的中药复方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消除下焦炎症的中药复方制剂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前列腺炎、前列腺肿大、泌尿系感染、尿道综合征、盆腔炎、宫颈炎、下肢静脉炎等疾病,属于湿热下注证的治疗治疗属于中药保健

技术介绍
中医理论认为,三焦是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其中脐以下的脏腑器官归于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以及男女生殖器官。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附属腺,它的大小、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雄激素。小儿前列腺很小,性成熟期迅速生长;老年人腺组织逐渐退化,腺内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前列腺肿大起病缓慢,中年男性提防前列腺肿大,前列腺肿大的病征包括:尿流无力、感觉膀胱内仍留有尿液未排尽、开始排尿时有困难、频尿、尿急(不能忍尿)……当前列腺肿大的情况渐渐严重,尿道就会受到更大的压力而导致膀胱内的尿不能排出。在少数男性中,前列腺肿大所造成的阻塞会引起反复感染,引发排尿困难及长结石。现如今治疗BPH的一线药物是α受体阻剂、5α还原酶抑制剂和植物药。其中,α受体阻剂起效快,对于不同位置的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都有效,但只对症状比较轻、前列腺体积比较小的患者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5α还原酶抑制剂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逆转疾病的进展,改善症状,但起效相对慢,一般需要连续服药2-3个月以上才起效,此外可能有勃起功能障碍、性欲低下等症;将α受体阻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治疗虽然比单药治疗更能有效降低BPH临床进展率,减少急性尿潴留发生率,但不良反应和费用也相应增加。植物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机制现如今还不明确,现如今仍然缺乏高质量、大规模、安慰剂对照的长程临床试验来进一步检验植物药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用于消除下焦炎症的中药复方制剂。一、组方、药理和功效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复方制剂,是以当归,浙贝母,苦参,椿根皮,土荆皮,瞿麦,萹蓄,滑石,石韦,冬葵子,马鞭草,红藤,琥珀,公英,凤尾草,穿心莲,桔梗,甘草,马齿苋为原料进行组方,使各药物组分的功效协同,共奏清热利湿、软坚活血的功效,从而实现对湿热下注证的治疗。苦参、瞿麦、萹蓄、椿根皮、滑石、石韦、冬葵子、红藤、公英、马齿苋共为君药,清热利湿;当归、浙贝母、琥珀、马鞭草共为臣药,软坚活血;凤尾草、穿心莲、土荆皮共为佐药,清热化湿;桔梗、甘草共为使药,宣调气机,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利湿、软坚活血,符合中医治疗湿热下注的理论,适用于前列腺肿大、前列腺炎等的治疗。另外,本专利技术中药复方制剂也可用于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尿道综合征、盆腔炎、宫颈炎、下肢静脉炎等湿热下注证的治疗。上述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当归14~16份,浙贝母14~16份,苦参28~32份,椿根皮14~16份,土荆皮14~16份,瞿麦14~16份,萹蓄14~16份,滑石14~16份,石韦28~32份,冬葵子28~32份,马鞭草14~16份,红藤14~16份,琥珀4~7份,公英28~32份,凤尾草14~16份,穿心莲14~16份,桔梗10~12份,甘草6~9份,马齿苋28~32份。最佳配比:当归15份,浙贝母15份,苦参30份,椿根皮15份,土荆皮15份,瞿麦15份,萹蓄15份,滑石15份,石韦30份,冬葵子30份,马鞭草15份,红藤15份,琥珀6份,公英30份,凤尾草15份,穿心莲15份,桔梗10份,甘草8份,马齿苋30份。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可按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任何一种内服制剂,如片剂、颗粒剂、丸剂、汤剂等。二、临床观察统计1.病例纳入标准兹对于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根据“IPSS体系”确诊为BPH重度患者症38例,60岁以上。2.治疗方法药品名称:下焦炎消丸:即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组方和常规工艺制备成水丸剂(棕褐色,味苦)。规格:每100丸重6克。用法:每次6克,每日2-3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3.治疗结果显效22例,占57.9%;有效13例,占34.2%;无效3例,占7.9%。总有效率9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用于消除下焦炎症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原料配比及制备、用法用量等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片剂的制备原料配比:当归15份,浙贝母15份,苦参30份,椿根皮15份,土荆皮15份,瞿麦15份,萹蓄15份,滑石15份,石韦30份,冬葵子30份,马鞭草15份,红藤15份,琥珀6份,公英30份,凤尾草15份,穿心莲15份,桔梗10份,甘草8份,马齿苋30份;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片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成;规格:6g/片;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2~3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原料配比:当归14份,浙贝母14份,苦参28份,椿根皮14份,土荆皮14份,瞿麦14份,萹蓄14份,滑石14份,石韦28份,冬葵子28份,马鞭草14份,红藤14份,琥珀4份,公英28份,凤尾草14份,穿心莲14份,桔梗10份,甘草6份,马齿苋28份;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颗粒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成;规格:6g/包;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2~3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实施例3、丸剂的制备原料配比:当归16份,浙贝母16份,苦参32份,椿根皮16份,土荆皮16份,瞿麦16份,萹蓄16份,滑石16份,石韦32份,冬葵子32份,马鞭草16份,红藤16份,琥珀7份,公英32份,凤尾草16份,穿心莲16份,桔梗12份,甘草9份,马齿苋32份;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丸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成;规格:每100丸重6g;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2~3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上述各实施例中,各药物组分均以重量份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消除下焦炎症的中药复方制剂,是以当归,浙贝母,苦参,椿根皮,土荆皮,瞿麦,萹蓄,滑石,石韦,冬葵子,马鞭草,红藤,琥珀,公英,凤尾草,穿心莲,桔梗,甘草,马齿苋为原料,按照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内服制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除下焦炎症的中药复方制剂,是以当归,浙贝母,苦参,椿根皮,土荆皮,瞿麦,萹蓄,滑石,石韦,冬葵子,马鞭草,红藤,琥珀,公英,凤尾草,穿心莲,桔梗,甘草,马齿苋为原料,按照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内服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消除下焦炎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要按以下重量分进行配比:当归14~16份,浙贝母14~16份,苦参28~32份,椿根皮14~16份,土荆皮14~16份,瞿麦14~16份,萹蓄14~16份,滑石14~16份,石韦28~32份,冬葵子28~32份,马鞭草14~16份,红藤14~16份,琥珀4~7份,公英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贠清亮
申请(专利权)人:贠清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