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10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两对称设置的胶皮输送装置,两胶皮输送装置上分别设置有模具组,每个模具组分别由两个驱动单元进行驱动,模具组上连接有供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组模具,提高了软胶囊的产量,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每个模具分别使用一个驱动单元进行驱动,传动结构非常简单,降低了设备的制造难度和维修难度,两模具组共用同一供料装置,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两台设备的产量,实现了双模具组的产能最大化,节约了成本。

A soft capsule manufactur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胶囊机,具体涉及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属于软胶囊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软胶囊属于胶囊剂的一种包装方式,常见于药品或保健食品。它是将液体药物或液果体药物经处理密封于软质囊材中而制成的一种胶囊剂。软质囊材是由胶囊用明胶、甘油或其他适宜的药用辅料单独或混合制成,且软胶囊的生产是由软胶囊生产设备完成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软胶囊机大多是只拥有一组生产模具,其产量是有限的,不能满足较高产量的要求,易造成生产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组模具生产的软胶囊制造机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两对称设置的胶皮输送装置,两胶皮输送装置上分别设置有模具组,每个模具组分别由两个驱动单元进行驱动,模具组上连接有供料装置。以下是本实用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两模具组对称设置。进一步优化:所述每个模具组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模具,两模具的旋转方向相反。进一步优化:所述胶皮输送装置均包括在机架上对称设置的上胶辊,机架上靠近上胶辊的位置安装有胶盒,胶盒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胶皮轮。进一步优化:所述模具组的上方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上油辊。进一步优化: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在模具组上方设置的定量填充泵,填充泵上接有供料泵。进一步优化:所述供料泵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提升装置,每个提升装置分别与填充泵连接。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带动模具转动的转轴,转轴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进一步优化:所述模具组的下方设置有下丸器,下丸器安装在机架上。进一步优化:所述下丸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牵引已经使用过的胶皮向下运动拉网轴,拉网轴安装在机架上。使用时,将胶皮放置在胶盒内,胶皮依次经过胶皮轮、上胶辊、上油辊进入模具组内,然后在胶皮轮、上胶辊的作用下带动胶皮移动,同时将药液放入料斗内,启动供料泵,供料泵将药液经填充泵输出至模具组内,模具组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转动,继而制作成软胶囊,制成的软胶囊落至下丸器上,使用过的胶皮经拉网轴继续向下移动。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组模具,提高了软胶囊的产量,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每个模具分别使用一个驱动单元进行驱动,传动结构非常简单,降低了设备的制造难度和维修难度,两模具组共用同一供料装置,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两台设备的产量,实现了双模具组的产能最大化,节约了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中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中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中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右胶皮轮;3-左胶皮轮;4-右胶盒;5-左胶盒;6-右上胶辊;7-左上胶辊;8-右上油辊;9-左上油辊;10-右模具;11-左模具;12-药液开关;13-提升装置;14-供料泵;15-料斗;17-左轴;18-右轴;101-下丸器;102-拉网轴;119-驱动电机;30-转轴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两对称设置的胶皮输送装置,两胶皮输送装置上分别设置有模具组,每个模具组分别由两个驱动单元进行驱动,模具组上连接有供料装置。所述两模具组对称设置,分别安装在机架1的前后两侧靠近中间的位置,这样设计便于软胶囊的生产。所述每个模具组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模具,位于右侧的模具为右模具10,位于左侧的模具为左模具11,两模具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每个胶皮输送装置均包括在相应的模具组下方靠近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的上胶辊,两上胶辊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两上胶辊中位于右侧的为右上胶辊6,位于左侧的为左上胶辊7,这样设计便于胶皮的输送。所述机架1上靠近每个上胶辊一侧的位置分别安装有胶盒,靠近左上胶辊7的胶盒为左胶盒5,靠近右上胶辊6的胶盒为右胶盒4。所述每个胶盒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胶皮轮,与右胶盒4相对应的为右胶皮轮2,与左胶盒5相对应的为左胶皮轮3。所述胶皮轮、上胶辊均由电机驱动转动,该电机安装在机架1上,电机带动胶皮轮、上胶辊转动,继而带动胶盒内的胶皮移动至模具组处。所述每个模具组的上方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上油辊,位于模具组左侧的上油辊为左上油辊9,位于模具组右侧的上油辊为右上油辊8,上油辊用于为胶皮进行润滑。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在每组模具上方分别设置的定量填充泵,每个填充泵均通过管路连接有一供料泵14,填充泵上与管路连接的位置设置有药液开关12,用于控制药液的通断,填充泵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供料泵14的上方设置有料斗15,料斗15与供料泵14的输入端连通,药液经料斗15进入供料泵14内,然后再由供料泵14输送至填充泵。所述供料泵1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提升装置13,每个提升装置13分别与填充泵连接,这样设计便于填充泵的上下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带动每个模具转动的转轴,用于带动左模具11的为左轴17,用于带动右模具10的为右轴18。所述右轴18和左轴17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右轴18和左轴17安装在转轴支撑座30上,转轴支撑座30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左轴17与左模具11同轴装配,左轴17转动带动左模具11转动,右轴18与右模具10同轴装配,右轴18转动带动两右模具10转动。所述左轴17和右轴18上与转轴支撑座30接触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轴承,这样设计便于左轴17和右轴18的转动。所述转轴支撑座3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9,驱动电机119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同轴装配,驱动电机119转动带动转轴转动。所述每个模具组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下丸器101,下丸器10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为制成的软胶囊的导向。所述下丸器101的下方设置有拉网轴102,拉网轴10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牵引已经使用过的胶皮向下运动。使用时,将胶皮放置在胶盒内,胶皮依次经过胶皮轮、上胶辊、上油辊进入模具组内,然后在胶皮轮、上胶辊的作用下带动胶皮移动,同时将药液放入料斗15内,启动供料泵14,供料泵14将药液经填充泵输出至模具组内,模具组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转动,继而制作成软胶囊,制成的软胶囊落至下丸器101上,使用过的胶皮经拉网轴102(拉网轴102由电机驱动转动)继续向下移动。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组模具,提高了软胶囊的产量,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每个模具分别使用一个驱动单元进行驱动,传动结构非常简单,降低了设备的制造难度和维修难度,两模具组共用同一供料装置,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两台设备的产量,实现了双模具组的产能最大化,节约了成本。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两对称设置的胶皮输送装置,两胶皮输送装置上分别设置有模具组,每个模具组分别由两个驱动单元进行驱动,模具组上连接有供料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两对称设置的胶皮输送装置,两胶皮输送装置上分别设置有模具组,每个模具组分别由两个驱动单元进行驱动,模具组上连接有供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模具组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模具组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模具,两模具的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皮输送装置均包括在机架(1)上对称设置的上胶辊,机架(1)上靠近上胶辊的位置安装有胶盒,胶盒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胶皮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胶囊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的上方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上油辊。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帅刘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润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