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10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学解剖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解剖室内的福尔马林会散发出大量甲醛,尸体也会产生气味影响解剖操作,传统解剖台不能根据尸体体型夹紧尸体,解剖出的身体组织不能自动排序,切除的组织区别不明显时易产生拿错标错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前端扇叶旋转将熏香盒内的香气吹至尸体上方,减轻尸体气味,当室内甲醛含量过多,拨动开关后端两个风扇开启,促进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甲醛含量,解剖台可根据尸体体型夹紧尸体,保证尸体旋转时不会掉落,尸体可调整角度,方便解剖作业,将解剖后的切除的尸体组织置于容器内,放在转盘上即可对容器按顺序排序,解决了切除的组织区别不明显时产生拿错标错的情况。

A medical anatomy operat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学解剖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
技术介绍
在医学解剖领域,解剖室内的福尔马林会散发出大量甲醛,尸体也会产生气味影响解剖操作,传统解剖台不能根据尸体体型夹紧尸体,解剖出的身体组织不能自动排序,切除的组织区别不明显时易产生拿错标错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包括除味组合体、解剖台组合体和解剖组织排序组合体,所述的除味组合体与解剖台组合体相连接,解剖台组合体与解剖组织排序组合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所述的除味组合体包括固定柱、伸缩板Ⅰ、伸缩板Ⅱ、电机Ⅰ、蜗杆Ⅰ、蜗轮Ⅰ、蜗轮Ⅰ轴、链轮Ⅰ、链条Ⅰ、链轮Ⅱ、链轮Ⅱ轴、锥齿轮Ⅰ、锥齿轮Ⅱ、扇叶轴、扇叶Ⅰ、棘轮、固定板、圆盘、弹簧Ⅰ、离合爪、离合爪轴、限位板、蜗杆Ⅱ、蜗轮Ⅱ、蜗轮Ⅱ轴、链轮Ⅲ、链条Ⅱ、链轮Ⅳ、立轴、圆筒、支架、链轮Ⅴ、链条Ⅲ、链轮Ⅵ、扇叶Ⅱ、蜗杆支架和熏香盒,固定柱与地面相连接,固定柱与伸缩板Ⅰ转动连接,伸缩板Ⅰ与伸缩板Ⅱ滑动连接,电机Ⅰ与伸缩板Ⅱ相连接,电机Ⅰ与蜗杆Ⅰ相连接,蜗杆Ⅰ与蜗轮Ⅰ啮合连接,蜗轮Ⅰ与蜗轮Ⅰ轴相连接,蜗轮Ⅰ轴与链轮Ⅰ相连接,链轮Ⅰ、链条Ⅰ、链轮Ⅱ链轮链条连接,链轮Ⅱ与链轮Ⅱ轴相连接,蜗杆Ⅰ与棘轮相连接,固定板与圆盘相连接,弹簧Ⅰ两端分别与固定板、离合爪相连接,弹簧Ⅰ处于拉伸状态,离合爪与离合爪轴转动连接,离合爪轴与圆盘相连接,限位板与圆盘铰接,圆盘与蜗杆Ⅱ相连接,蜗杆Ⅱ与蜗轮Ⅱ啮合连接,蜗轮Ⅱ与蜗轮Ⅱ轴相连接,蜗轮Ⅱ轴与链轮Ⅲ相连接,链轮Ⅲ、链条Ⅱ、链轮Ⅳ链轮链条连接,链轮Ⅳ与一个立轴相连接,立轴与链轮Ⅴ相连接,链轮Ⅴ链条Ⅲ、链轮Ⅵ链轮链条连接,链轮Ⅵ与一个立轴相连接,链轮Ⅱ轴、两个立轴分别与三个锥齿轮Ⅰ相连接,三个锥齿轮Ⅰ分别与三个锥齿轮Ⅱ啮合连接,三个锥齿轮Ⅱ分别与三个扇叶轴相连接,两个扇叶轴分别与两个扇叶Ⅱ相连接,一个扇叶轴与一个扇叶Ⅰ相连接,三个圆筒分别套接在链轮Ⅱ轴、两个链轮Ⅳ轴上,三个圆筒均与伸缩板Ⅱ相连接,三个圆筒分别与三个支架相连接,熏香盒与一个支架相连接,三个支架分别与三个扇叶轴转动连接,链轮Ⅱ轴、两个链轮Ⅳ轴、蜗轮Ⅰ轴、蜗轮Ⅱ轴均与伸缩板Ⅱ转动连接,两个蜗杆支架分别与蜗杆Ⅰ、蜗杆Ⅱ转动连接,两个蜗杆支架均与伸缩板Ⅱ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所述的解剖台组合体包括拉手、滑块、定位柱、滑块滑槽、解剖台旋转轴、定位孔、固定盘、框架、解剖台支架、旋转台、限位块滑槽、拉簧Ⅰ、限位块Ⅰ、弹簧Ⅱ、限位块Ⅱ、滑柱、拉簧Ⅱ、转动框、限位杆、限位块、集液槽和旋转弹簧,固定柱与解剖台支架相连接,拉手与两个滑块相连接,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定位柱相连接,两个滑块与滑块滑槽滑动连接,滑块滑槽位于解剖台旋转轴上,旋转弹簧套接在解剖台旋转轴上,旋转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两个定位柱与定位孔滑动连接,定位孔均位于固定盘上,固定盘与解剖台旋转轴转动连接,固定盘与框架相连接,框架与解剖台旋转轴转动连接,框架与解剖台支架相连接,解剖台支架与集液槽相连接,旋转台与解剖台旋转轴相连接,限位块滑槽位于旋转台上,拉簧Ⅰ、弹簧Ⅱ均位于限位块滑槽内,拉簧Ⅰ、弹簧Ⅱ均处于常态,拉簧Ⅰ两端分别与限位块Ⅰ、限位块滑槽相连接,限位块Ⅰ与限位块滑槽滑动连接,弹簧Ⅱ两端分别与限位块Ⅱ、限位块滑槽相连接,限位块Ⅱ与限位块滑槽滑动连接,限位块Ⅱ与滑柱滑动连接,拉簧Ⅱ位于限位块Ⅱ内,拉簧Ⅱ两端分别与位块Ⅱ、滑柱相连接,拉簧Ⅱ处于常态,转动框与滑柱转动连接,一侧转动框与限位杆相连接,一侧转动框与限位块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所述的解剖组织排序组合体包括电机Ⅱ、电机Ⅱ支架、电机Ⅱ轴、排序链轮Ⅰ、排序链条、排序链轮Ⅱ、排序链轮Ⅱ轴、排序转盘、底板、分类支架、转盘限位槽、排序板和挡板,电机Ⅱ与电机Ⅱ支架相连接,电机Ⅱ支架与排序板相连接,电机Ⅱ与电机Ⅱ轴相连接,电机Ⅱ轴与排序链轮Ⅰ相连接,排序链轮Ⅰ、排序链条、排序链轮Ⅱ链轮链条连接,排序链轮Ⅱ与排序链轮Ⅱ轴相连接,电机Ⅱ轴、排序链轮Ⅱ轴分别与两个排序转盘相连接,两个排序转盘与两个转盘限位槽转动连接,两个转盘限位槽均位于排序板上,底板与排序板相连接,分类支架与底板相连接,挡板与排序板相连接,挡板与排序转盘不接触。本专利技术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有益效果为:开始解剖作业,前端扇叶旋转将熏香盒内的香气吹至尸体上方,减轻尸体气味,当室内甲醛含量过多,拨动开关后端两个风扇开启,促进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甲醛含量,解剖台可根据尸体体型夹紧尸体,保证尸体旋转时不会掉落,尸体可调整角度,方便解剖作业,将解剖后的切除的尸体组织置于容器内,放在转盘上即可对容器按顺序排序,解决了切除的组织区别不明显时产生拿错标错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除味组合体1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除味组合体1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除味组合体1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除味组合体1结构示意图三;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除味组合体1结构示意图四;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解剖台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一;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解剖台组合体2局部剖视图一;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解剖台组合体2局部剖视图二;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解剖台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二;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解剖台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三;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解剖台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四;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解剖台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五;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解剖组织排序组合体3结构示意图一;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解剖组织排序组合体3结构示意图二;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解剖组织排序组合体3结构示意图三;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解剖组织排序组合体3结构示意图四。图中:除味组合体1;固定柱1-1;伸缩板Ⅰ1-2;伸缩板Ⅱ1-3;电机Ⅰ1-4;蜗杆Ⅰ1-5;蜗轮Ⅰ1-6;蜗轮Ⅰ轴1-7;链轮Ⅰ1-8;链条Ⅰ1-9;链轮Ⅱ1-10;链轮Ⅱ轴1-11;锥齿轮Ⅰ1-12;锥齿轮Ⅱ1-13;扇叶轴1-14;扇叶Ⅰ1-15;棘轮1-16;固定板1-17;圆盘1-18;弹簧Ⅰ1-19;离合爪1-20;离合爪轴1-21;限位板1-22;蜗杆Ⅱ1-23;蜗轮Ⅱ1-24;蜗轮Ⅱ轴1-25;链轮Ⅲ1-26;链条Ⅱ1-27;链轮Ⅳ1-28;立轴1-29;圆筒1-30;支架1-31;链轮Ⅴ1-32;链条Ⅲ1-33;链轮Ⅵ1-34;扇叶Ⅱ1-35;蜗杆支架1-36;熏香盒1-37;解剖台组合体2;拉手2-1;滑块2-2;定位柱2-3;滑块滑槽2-4;解剖台旋转轴2-5;定位孔2-6;固定盘2-7;框架2-8;解剖台支架2-9;旋转台2-10;限位块滑槽2-11;拉簧Ⅰ2-12;限位块Ⅰ2-13;弹簧Ⅱ2-14;限位块Ⅱ2-15;滑柱2-16;拉簧Ⅱ2-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包括除味组合体(1)、解剖台组合体(2)和解剖组织排序组合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味组合体(1)与解剖台组合体(2)相连接,解剖台组合体(2)与解剖组织排序组合体(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包括除味组合体(1)、解剖台组合体(2)和解剖组织排序组合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味组合体(1)与解剖台组合体(2)相连接,解剖台组合体(2)与解剖组织排序组合体(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解剖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组合体(1)包括固定柱(1-1)、伸缩板Ⅰ(1-2)、伸缩板Ⅱ(1-3)、电机Ⅰ(1-4)、蜗杆Ⅰ(1-5)、蜗轮Ⅰ(1-6)、蜗轮Ⅰ轴(1-7)、链轮Ⅰ(1-8)、链条Ⅰ(1-9)、链轮Ⅱ(1-10)、链轮Ⅱ轴(1-11)、锥齿轮Ⅰ(1-12)、锥齿轮Ⅱ(1-13)、扇叶轴(1-14)、扇叶Ⅰ(1-15)、棘轮(1-16)、固定板(1-17)、圆盘(1-18)、弹簧Ⅰ(1-19)、离合爪(1-20)、离合爪轴(1-21)、限位板(1-22)、蜗杆Ⅱ(1-23)、蜗轮Ⅱ(1-24)、蜗轮Ⅱ轴(1-25)、链轮Ⅲ(1-26)、链条Ⅱ(1-27)、链轮Ⅳ(1-28)、立轴(1-29)、圆筒(1-30)、支架(1-31)、链轮Ⅴ(1-32)、链条Ⅲ(1-33)、链轮Ⅵ(1-34)、扇叶Ⅱ(1-35)、蜗杆支架(1-36)和熏香盒(1-37),固定柱(1-1)与地面相连接,固定柱(1-1)与伸缩板Ⅰ(1-2)转动连接,伸缩板Ⅰ(1-2)与伸缩板Ⅱ(1-3)滑动连接,电机Ⅰ(1-4)与伸缩板Ⅱ(1-3)相连接,电机Ⅰ(1-4)与蜗杆Ⅰ(1-5)相连接,蜗杆Ⅰ(1-5)与蜗轮Ⅰ(1-6)啮合连接,蜗轮Ⅰ(1-6)与蜗轮Ⅰ轴(1-7)相连接,蜗轮Ⅰ轴(1-7)与链轮Ⅰ(1-8)相连接,链轮Ⅰ(1-8)、链条Ⅰ(1-9)、链轮Ⅱ(1-10)链轮链条连接,链轮Ⅱ(1-10)与链轮Ⅱ轴(1-11)相连接,蜗杆Ⅰ(1-5)与棘轮(1-16)相连接,固定板(1-17)与圆盘(1-18)相连接,弹簧Ⅰ(1-19)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17)、离合爪(1-20)相连接,弹簧Ⅰ(1-19)处于拉伸状态,离合爪(1-20)与离合爪轴(1-21)转动连接,离合爪轴(1-21)与圆盘(1-18)相连接,限位板(1-22)与圆盘(1-18)铰接,圆盘(1-18)与蜗杆Ⅱ(1-23)相连接,蜗杆Ⅱ(1-23)与蜗轮Ⅱ(1-24)啮合连接,蜗轮Ⅱ(1-24)与蜗轮Ⅱ轴(1-25)相连接,蜗轮Ⅱ轴(1-25)与链轮Ⅲ(1-26)相连接,链轮Ⅲ(1-26)、链条Ⅱ(1-27)、链轮Ⅳ(1-28)链轮链条连接,链轮Ⅳ(1-28)与一个立轴(1-29)相连接,立轴(1-29)与链轮Ⅴ(1-32)相连接,链轮Ⅴ(1-32)链条Ⅲ(1-33)、链轮Ⅵ(1-34)链轮链条连接,链轮Ⅵ(1-34)与一个立轴(1-29)相连接,链轮Ⅱ轴(1-11)、两个立轴(1-29)分别与三个锥齿轮Ⅰ(1-12)相连接,三个锥齿轮Ⅰ(1-12)分别与三个锥齿轮Ⅱ(1-13)啮合连接,三个锥齿轮Ⅱ(1-13)分别与三个扇叶轴(1-14)相连接,两个扇叶轴(1-14)分别与两个扇叶Ⅱ(1-35)相连接,一个扇叶轴(1-14)与一个扇叶Ⅰ(1-15)相连接,三个圆筒(1-30)分别套接在链轮Ⅱ轴(1-11)、两个链轮Ⅳ轴(1-29)上,三个圆筒(1-30)均与伸缩板Ⅱ(1-3)相连接,三个圆筒(1-30)分别与三个支架(1-31)相连接,熏香盒(1-37)与一个支架(1-31)相连接,三个支架(1-31)分别与三个扇叶轴(1-14)转动连接,链轮Ⅱ轴(1-11)、两个链轮Ⅳ轴(1-29)、蜗轮Ⅰ轴(1-7)、蜗轮Ⅱ轴(1-25)均与伸缩板Ⅱ(1-3)转动连接,两个蜗杆支架(1-36)分别与蜗杆Ⅰ(1-5)、蜗杆Ⅱ(1-23)转动连接,两个蜗杆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楚丽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