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83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包括曳引轮端盖、制动盘端盖、定子、螺栓、曳引轮以及制动器,所述的定子设置在曳引轮端盖和制动盘端盖之间,通过螺栓将曳引轮端盖、制动盘端盖分别与定子固定,所述的曳引轮设置在曳引轮端盖的前端,所述的制动器设置在制动盘端盖的后端。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针对现有永磁同步电机的不足进行研发改进,定子外部没有机壳,散热性能好,且结构稳固,加工方便,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结构稳固,强度高,运行平稳,噪音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
本技术涉及内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
技术介绍
永磁电机的发展同永磁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永磁材料的磁特性并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国家,两千多年前,我国利用永磁材料的磁特性制成了指南针,在航海、军事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我国古代四大专利技术之一。19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世界上第一台电机就是由永磁体产生励磁磁场的永磁电机。但当时所用的永磁材料是天然磁铁矿石(Fe3O4),磁能密度很低,用它制成的电机体积庞大,不久被电励磁电机所取代。随着各种电机迅速发展的需要和电流充磁器的专利技术,人们对永磁材料的机理、构成和制造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相继发现了碳钢、钨钢(最大磁能积约2.7kJ/m3)、钴钢(最大磁能积约7.2kJ/m3)等多种永磁材料。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铝镍钴永磁(最大磁能积可达85kJ/m3)和50年代出现的铁氧体永磁(最大磁能积现可达40kJ/m3),磁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各种微型和小型电机又纷纷使用永磁体励磁。永磁电机的功率小至数毫瓦,大至几十千瓦,在军事、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产量急剧增加。相应地,这段时期在永磁电机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充磁和制造技术等方面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以永磁体工作图图解法为代表的一套分析研究方法。但是,铝镍钴永磁的矫顽力偏低(36~160kA/m),铁氧体永磁的剩磁密度不高(0.2~0.44T),限制了它们在电机中的应用范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稀土钴永磁和钕铁硼永磁(二者统称稀土永磁)相继问世,它们的高剩磁密度、高矫顽力、高磁能积和线性退磁曲线的优异磁性能特别适合于制造电机,从而使永磁电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交流永磁同步的调速是靠改变频率来实现的,需要变频器。永磁式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效率高的特点。和直流电机相比,它没有直流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等需要更多维护给应用带来不便的缺点。相对异步电动机而言则比较简单,定子电流和定子电阻损耗减小,且转子参数可测、控制性能好,但存在最大转矩受永磁体去磁约束,抗震能力差,高转速受限制,功率较小,成本高,散热性能不好,机构单薄,强度不好,结构不够稳固,运行不够平稳,噪音大,加工困难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针对现有永磁同步电机的不足进行研发改进,定子外部没有机壳,散热性能好,且结构稳固,加工方便,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结构稳固,强度高,运行平稳,噪音低等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包括曳引轮端盖、制动盘端盖、定子、螺栓、曳引轮以及制动器,所述的定子设置在曳引轮端盖和制动盘端盖之间,通过螺栓将曳引轮端盖、制动盘端盖分别与定子固定,所述的曳引轮设置在曳引轮端盖的前端,所述的制动器设置在制动盘端盖的后端。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曳引轮端盖和制动盘端盖之间通过四个螺栓相连接,所述的螺栓分别设置在曳引轮端盖和制动盘端盖之间的四个角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子内部设置有转子,所述的转子还通过轴承分别与曳引轮端盖、制动盘端盖相连。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动器上还设置有远程松闸装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还包括曳引轮护罩,所述的曳引轮护罩分别设置在曳引轮端盖上并对称位于曳引轮的两侧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针对现有永磁同步电机的不足进行研发改进,定子外部没有机壳,散热性能好,且结构稳固,加工方便,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结构稳固,强度高,运行平稳,噪音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曳引轮端盖,2、制动盘端盖,3、定子,4、螺栓,5、曳引轮,6、制动器,7、远程松闸装置,8、曳引轮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包括曳引轮端盖1、制动盘端盖2、定子3、螺栓4、曳引轮5以及制动器6,所述的定子3设置在曳引轮端盖1和制动盘端盖2之间,通过螺栓4将曳引轮端盖1、制动盘端盖2分别与定子3固定,所述的曳引轮5设置在曳引轮端盖1的前端,所述的制动器6设置在制动盘端盖2的后端。上述中,所述的曳引轮端盖1和制动盘端盖2之间通过四个螺栓4相连接,所述的螺栓4分别设置在曳引轮端盖1和制动盘端盖2之间的四个角上,通过四个螺栓4将两边端盖与定子3固定,定子3的外部没有机壳,使其散热性能更好。曳引轮端盖1和制动盘端盖2可以通用一个毛胚加工,两个端盖外形均为整体机构,没有镂空减重处理,这样更加牢固,强度更好,结构更加稳固,主机运行起来更加平稳。其中,所述的定子3内部设置有转子(图未视),所述的转子还通过轴承(图未视),分别与曳引轮端盖1和制动盘端盖2相连。给定子通入三相交流电时,定子产生旋转磁场,托动转子磁场旋转,从而实现曳引机运行。进一步的,制动器6采用轴刹式结构,双摩擦幅制动,制动力矩大,制动扭振小,安全可靠性高,舒适感好。其中,所述的制动器6上还设置有远程松闸装置7,方便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还包括曳引轮护罩8,所述的曳引轮护罩8分别设置在曳引轮端盖1上并对称位于曳引轮5的两侧边,用于达到防护曳引轮5的作用。本技术的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装配及加工灵活,长度尺寸灵活,对于设计不同载重电机更加方便快捷;2、定子无机壳散热性能更好,大大增加曳引机满负荷长时间运行;3、两个端盖通用毛坯加工,可以减少物料种类,更加平台化,利于物料管理,通用性强,加工方便;4、两个端盖采用外部整体结构,没有镂空,这样更加牢固,强度更好,结构更加稳固,主机运行起来更加平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针对现有永磁同步电机的不足进行研发改进,定子外部没有机壳,散热性能好,且结构稳固,加工方便,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结构稳固,强度高,运行平稳,噪音低等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轮端盖、制动盘端盖、定子、螺栓、曳引轮以及制动器,所述的定子设置在曳引轮端盖和制动盘端盖之间,通过螺栓将曳引轮端盖、制动盘端盖分别与定子固定,所述的曳引轮设置在曳引轮端盖的前端,所述的制动器设置在制动盘端盖的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轮端盖、制动盘端盖、定子、螺栓、曳引轮以及制动器,所述的定子设置在曳引轮端盖和制动盘端盖之间,通过螺栓将曳引轮端盖、制动盘端盖分别与定子固定,所述的曳引轮设置在曳引轮端盖的前端,所述的制动器设置在制动盘端盖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壳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曳引轮端盖和制动盘端盖之间通过四个螺栓相连接,所述的螺栓分别设置在曳引轮端盖和制动盘端盖之间的四个角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大涛沈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米尼奥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