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60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包括绝缘支撑架、滑道导轨和并联夹板;所述绝缘支撑架包括多个,每个绝缘支撑架上均设有并联夹板;每个绝缘支撑架均包括两根绝缘杆,所述滑道导轨包括有两根,每个绝缘支撑架的两根绝缘杆的末端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两根滑道导轨上,顶端分别设有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所述并联夹板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撑架的两根绝缘杆的顶端并分别与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相接,所述上夹板通过金属高度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下夹板;所述并联夹板呈平板状。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进行绝缘杆的耐压试验,操作更加简便,安全系数更高。

A new type of insulation pole tes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杆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验电接地是铁路供电专业天窗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规程》、《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对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周期要求,每半年需进行1次绝缘工具试验,具体是对绝缘工具进行整体耐压试验,其中绝缘杆耐压试验更是重中之重。现有的绝缘杆耐压试验装置操作复杂,试验过程人工调整频次多,效率低。主要表现为:一是组合件较多、设备笨重搬运比较困难,设备组装不便;二是由于绝缘杆存在长度差异问题,每次试验都需要预先采用长尺等工具计量好支撑件需要的距离,然后调节支撑件距离并固定,同时为使得支撑杆更加牢固固定绝缘杆,通常会在支撑杆上设置若干定位孔,因此支撑件支撑面积较小,一次耐压试验绝缘杆的数量较少;三是绝缘杆耐压试验属于高压带电作业,试验过程中绝缘杆并联方式复杂,人工干预较多,存在人身伤害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包括绝缘支撑架、滑道导轨和并联夹板;所述绝缘支撑架包括多个,每个绝缘支撑架上均设有并联夹板;每个绝缘支撑架均包括两根绝缘杆,所述滑道导轨包括有两根,每个绝缘支撑架的两根绝缘杆的末端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两根滑道导轨上,顶端分别设有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所述并联夹板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撑架的两根绝缘杆的顶端并分别与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相接,所述上夹板通过金属高度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下夹板;所述并联夹板呈平板状。进一步地,每个绝缘支撑架的两根绝缘杆的末端分别通过滑轮可滑动地连接两根滑道导轨。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高度调节机构采用调节螺栓,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分别设有位置对应且与所述调节螺栓相匹配的螺孔,调节螺栓穿过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螺孔并与之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均呈长方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技术的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中,绝缘支撑架的距离调整操作方便,可以免去繁琐的长度测量和确定的步骤。而且采用平板状的并联夹板,可以实现在相同长度的情况下支撑固定更多的绝缘杆,可以一次对更多的绝缘杆进行耐压试验,而且绝缘杆的支撑固定步骤简单、固定牢靠,并联操作也十分便捷。利用本技术的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进行绝缘杆的耐压试验,操作更加简便,安全系数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绝缘杆在下夹板上的排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绝缘支撑架1、滑道导轨2和并联夹板3;所述绝缘支撑架1包括多个,每个绝缘支撑架1上均设有并联夹板3;每个绝缘支撑架1均包括两根绝缘杆11,所述滑道导轨2包括有两根,每个绝缘支撑架1的两根绝缘杆11的末端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两根滑道导轨2上,顶端分别设有高压电极4和接地电极5;所述并联夹板3包括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所述下夹板3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撑架1的两根绝缘杆11的顶端并分别与高压电极4和接地电极5相接,所述上夹板31通过金属高度调节机构6连接于所述下夹板32;所述并联夹板3呈平板状。上述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在于:本实施例图1中显示设有两个绝缘支撑架,但是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试验需要增加。将需要进行试验的绝缘杆101并列排列呈多排(每排的数量根据并联夹板的长度确定),并将各排绝缘杆的前端夹在位于前方的绝缘支撑架上的并联夹板中,后端则夹在位于后方的绝缘支撑架上的并联夹板中。令位于前方的绝缘支撑架上的高压电极接设定伏数的高压电源,并令位于后方的绝缘支撑架上的接地电极接地,即可对绝缘杆进行耐压试验。并联夹板采用导电材质,优选为金属材质。为了保证无论是哪一个绝缘支撑架位于前方和后方,都可以有相应的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可以选择启用,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绝缘支撑架上都设置有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在进行实验时,根据实际情况,启用位于前方的绝缘支撑架上的高压电极和启用位于后方的绝缘支撑架上的接地电极即可,其他的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则相应地不启用。放置绝缘杆时,可以根据长度最小的绝缘杆调整前后两个相邻的绝缘支撑架之间的距离,绝缘支撑架可在滑道导轨上滑动,因此可以随意、快捷地调整两个绝缘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各排绝缘杆的端部具体是夹设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如图2所示),通过金属高度调整机构可以先加大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距离,方便绝缘杆的端部穿过,之后再缩小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距离,最终实现绝缘杆被牢牢固定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同时还实现将前后多排的绝缘杆并联在一起。也由于各排绝缘杆的两端都被牢牢固定在前后两个绝缘支撑架上,因此绝缘支撑架也被固定在滑道导轨上,不易移动。在上述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中,绝缘支撑架的距离调整操作方便,可以免去繁琐的长度测量和确定的步骤。而且采用平板状的并联夹板,可以实现在相同长度的情况下支撑固定更多的绝缘杆,可以一次对更多的绝缘杆进行耐压试验,而且绝缘杆的支撑固定步骤简单、固定牢靠,并联操作也十分便捷。利用本实施例的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进行绝缘杆的耐压试验,操作更加简便,安全系数更高。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绝缘支撑架1的两根绝缘杆11的末端分别通过滑轮7可滑动地连接两根滑道导轨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高度调节机构6采用调节螺栓,所述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分别设有位置对应且与所述调节螺栓相匹配的螺孔,调节螺栓穿过所述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的螺孔并与之螺纹配合。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均呈长方形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支撑架(1)、滑道导轨(2)和并联夹板(3);所述绝缘支撑架(1)包括多个,每个绝缘支撑架(1)上均设有并联夹板(3);每个绝缘支撑架(1)均包括两根绝缘杆(11),所述滑道导轨(2)包括有两根,每个绝缘支撑架(1)的两根绝缘杆(11)的末端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两根滑道导轨(2)上,顶端分别设有高压电极(4)和接地电极(5);所述并联夹板(3)包括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所述下夹板(3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撑架(1)的两根绝缘杆(11)的顶端并分别与高压电极(4)和接地电极(5)相接,所述上夹板(31)通过金属高度调节机构(6)连接于所述下夹板(32);所述并联夹板(3)呈平板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支撑架(1)、滑道导轨(2)和并联夹板(3);所述绝缘支撑架(1)包括多个,每个绝缘支撑架(1)上均设有并联夹板(3);每个绝缘支撑架(1)均包括两根绝缘杆(11),所述滑道导轨(2)包括有两根,每个绝缘支撑架(1)的两根绝缘杆(11)的末端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两根滑道导轨(2)上,顶端分别设有高压电极(4)和接地电极(5);所述并联夹板(3)包括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所述下夹板(3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撑架(1)的两根绝缘杆(11)的顶端并分别与高压电极(4)和接地电极(5)相接,所述上夹板(31)通过金属高度调节机构(6)连接于所述下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林刘瑶袁江郭成成周成功余书军黄建刚罗林东王松平赵飞王鑫胡少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