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排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46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链仓储运输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排架,包括两组左万向轮、左支板、两组右万向轮、右支板、连接板、支撑板、沥水池和排水管;还包括两组下存放箱、两组第一连接杆、两组第二连接杆、两组第一限位板、两组第二限位板、两组第一固定钉、两组第二固定钉、两组第一挡板、两组第二挡板、两组第一漏斗和两组第一出水管,还包括两组上存放箱、两组第三连接杆、两组第四连接杆、两组第三限位板、两组第四限位板、两组第三固定钉、两组第四固定钉、两组第三挡板、两组第四挡板、两组第二漏斗和第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冰排架,可提高冰排释冷效率,控制释冷时间,提高释冷效率和使用合理性。

Ice shel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排架
本技术涉及冷链仓储运输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冰排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冰排架是一种用于放置冰排以供冰排释冷的装置,其在冷链仓储运输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冰排架包括两组左万向轮、左支板、两组右万向轮、右支板、连接板、多组放置箱、支撑板、沥水池和排水管,两组左万向轮顶端分别与左支板底面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两组右万向轮顶端分别与右支板底面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多组放置箱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支板右侧壁和右支板左侧壁连接,多组放置箱内部分别设置有多组存放腔,多组放置箱顶面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开口,多组第一开口分别与多组存放腔相通,多组放置箱内底壁均设置有多组沥水孔,所述支撑板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支板右侧壁下半区域和右支板左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左支板顶端和右支板顶端分别与连接板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沥水池放置于支撑板上,沥水池内部设置有第一储存腔,沥水池顶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一储存腔相通,所述排水管顶端输入端穿过支撑板中央区域与沥水池底面中央区域连通,排水管上设置有水阀;现有的冰排架使用时,将冰排放置于多组放置箱内,冰排在多组放置箱内释放冷气并降低周围温度,冰排在释冷过程中融化的水自多组沥水孔流入沥水池内即可;现有的冰排架使用中发现,多组放置箱处于同一竖直线,冰排比较集中,周围的温度较低,降低冰排释放冷气,释冷效率较低,且不易控制释冷时间,使用合理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冰排释冷效率,控制释冷时间,提高释冷效率和使用合理性的冰排架。本技术的冰排架,包括两组左万向轮、左支板、两组右万向轮、右支板、连接板、支撑板、沥水池和排水管,两组左万向轮顶端分别与左支板底面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两组右万向轮顶端分别与右支板底面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支撑板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支板右侧壁下半区域和右支板左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左支板顶端和右支板顶端分别与连接板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沥水池放置于支撑板上,所述排水管顶端输入端穿过支撑板中央区域与沥水池底面中央区域连通,排水管上设置有水阀;还包括两组下存放箱、两组第一连接杆、两组第二连接杆、两组第一限位板、两组第二限位板、两组第一固定钉、两组第二固定钉、两组第一挡板、两组第二挡板、两组第一漏斗和两组第一出水管,所述两组下存放箱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工作腔,两组下存放箱顶面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矩形开口,两组第一矩形开口分别与两组第一工作腔相通,两组下存放箱内底壁均设置有多组第一流水孔,左支板前面下半区域和右支板前面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矩形凹槽和两组第二矩形凹槽,两组第一矩形凹槽内右侧壁和两组第二矩形凹槽内左侧壁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矩形孔和两组第二矩形孔,所述两组第一连接杆左端和两组第二连接杆右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一矩形孔和两组第二矩形孔,两组第一连接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限位板右端和两组下存放箱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两组第二连接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下存放箱右侧壁中央区域和两组第二限位板左端连接,所述两组第一固定钉后端和两组第二固定钉后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一挡板上半区域和两组第二挡板上半区域,两组第一固定钉后端和两组第二固定钉后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左支板和右支板上,两组第一漏斗顶端分别与两组下存放箱底面里连接,两组第一出水管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一漏斗输出端和沥水池顶面连通,还包括两组上存放箱、两组第三连接杆、两组第四连接杆、两组第三限位板、两组第四限位板、两组第三固定钉、两组第四固定钉、两组第三挡板、两组第四挡板、两组第二漏斗和第二出水管,所述两组上存放箱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二工作腔,两组上存放箱顶面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二矩形开口,两组第二矩形开口分别与两组第二工作腔相通,两组上存放箱内底壁均设置有多组第二流水孔,左支板后面上半区域和右支板后面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三形凹槽和两组第四矩形凹槽,两组第三矩形凹槽内右侧壁和两组第四矩形凹槽内左侧壁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三矩形孔和两组第四矩形孔,所述两组第三连接杆左端和两组第四连接杆右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三矩形孔和两组第四矩形孔,两组第三连接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三限位板右端和两组上存放箱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两组第四连接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上存放箱右侧壁中央区域和两组第四限位板左端连接,所述两组第三固定钉前端和两组第四固定钉前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三挡板上半区域和两组第四挡板上半区域,两组第三固定钉前端和两组第四固定钉前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左支板和右支板上,两组第二出水管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二漏斗输出端和沥水池顶面连通,左支板前面上半区域和右支板前面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五矩形凹槽和第六矩形凹槽。本技术的冰排架,还包括左卡板和右卡板,所述左卡板底端和右卡板底端分别与第五矩形凹槽内底壁前半区域和第六矩形凹槽内底壁前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冰排架,还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把手右端和右把手左端分别与左支板左侧壁上半区域和右支板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冰排架,还包括两组左刹车片和两组右刹车片,所述两组左刹车片和两组右刹车片分别安装在两组左万向轮和两组右万向轮上。本技术的冰排架,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底面与支撑板顶面连接。本技术的冰排架,所述冰排架的整体尺寸为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180厘米。本技术的冰排架,所述两组下存放箱净高43厘米,两组上存放箱净高36厘米。本技术的冰排架,所述所有材料选用材质均为不锈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计时器放入第五矩形凹槽或第六矩形凹槽内,通过计时器定好冰排的释冷时间,当计时器响铃时,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将冰排推入冷库,减少冰排释冷时间过长,提高使用合理性,将冰排放置于两组上存放箱和两组下存放箱内,向前拉动两组下存放箱,两组下存放箱分别带动两组第一连接杆和两组第二连接杆向前移动,然后向后拉动两组上存放箱,两组上存放箱分别带动两组第三连接杆和两组第四连接杆向后移动,增大两组下存放箱与两组上存放箱之间的距离,便于冰排释冷,提高释冷效率,当需要将两组上存放箱和两组下存放箱取出进行清理时,旋转两组第一挡板和两组第二挡板,两组第一挡板和两组第二挡板分别沿两组第一固定钉和两组第二固定钉旋转,将两组下存放箱向前抽出即可,分别旋转两组第三挡板和两组第四挡板,使得两组第三挡板和两组第四挡板分别沿两组第三固定钉和两组第四固定钉,将两组上存放箱向后抽出即可,冰排释放冷气并降低周围温度,冰排在释冷过程中融化的水自多组第一流水孔和多组第二流水孔流入两组第一漏斗和两组第二漏斗,并通过两组第一出水管和两组第二出水管流入沥水池内,当沥水池内积累的水较多时,将水阀打开,沥水池内的水自排水管排出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左支板、第一固定钉、第一挡板、第三固定钉、第三挡板和左把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左万向轮;2、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排架,包括两组左万向轮(1)、左支板(2)、两组右万向轮(3)、右支板轮(4)、连接板(5)、支撑板(6)、沥水池(7)和排水管(8),两组左万向轮(1)顶端分别与左支板(2)底面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两组右万向轮(3)顶端分别与右支板轮(4)底面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支撑板(6)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支板(2)右侧壁下半区域和右支板轮(4)左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左支板(2)顶端和右支板轮(4)顶端分别与连接板(5)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沥水池(7)放置于支撑板(6)上,所述排水管(8)顶端输入端穿过支撑板(6)中央区域与沥水池(7)底面中央区域连通,排水管(8)上设置有水阀(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下存放箱(10)、两组第一连接杆(11)、两组第二连接杆、两组第一限位板(12)、两组第二限位板、两组第一固定钉(13)、两组第二固定钉、两组第一挡板(14)、两组第二挡板、两组第一漏斗(15)和两组第一出水管(16),所述两组下存放箱(10)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工作腔,两组下存放箱(10)顶面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矩形开口,两组第一矩形开口分别与两组第一工作腔相通,两组下存放箱(10)内底壁均设置有多组第一流水孔,左支板(2)前面下半区域和右支板轮(4)前面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矩形凹槽和两组第二矩形凹槽,两组第一矩形凹槽内右侧壁和两组第二矩形凹槽内左侧壁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矩形孔和两组第二矩形孔,所述两组第一连接杆(11)左端和两组第二连接杆右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一矩形孔和两组第二矩形孔,两组第一连接杆(11)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限位板(12)右端和两组下存放箱(10)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两组第二连接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下存放箱(10)右侧壁中央区域和两组第二限位板左端连接,所述两组第一固定钉(13)后端和两组第二固定钉后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一挡板(14)上半区域和两组第二挡板上半区域,两组第一固定钉(13)后端和两组第二固定钉后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左支板(2)和右支板轮(4)上,两组第一漏斗(15)顶端分别与两组下存放箱(10)底面里连接,两组第一出水管(16)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一漏斗(15)输出端和沥水池(7)顶面连通,还包括两组上存放箱(17)、两组第三连接杆(18)、两组第四连接杆、两组第三限位板(19)、两组第四限位板、两组第三固定钉(20)、两组第四固定钉、两组第三挡板(21)、两组第四挡板、两组第二漏斗(22)和第二出水管(23),所述两组上存放箱(17)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二工作腔,两组上存放箱(17)顶面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二矩形开口,两组第二矩形开口分别与两组第二工作腔相通,两组上存放箱(17)内底壁均设置有多组第二流水孔,左支板(2)后面上半区域和右支板轮(4)后面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三形凹槽和两组第四矩形凹槽,两组第三矩形凹槽内右侧壁和两组第四矩形凹槽内左侧壁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三矩形孔和两组第四矩形孔,所述两组第三连接杆(18)左端和两组第四连接杆右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三矩形孔和两组第四矩形孔,两组第三连接杆(18)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三限位板(19)右端和两组上存放箱(17)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两组第四连接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上存放箱(17)右侧壁中央区域和两组第四限位板左端连接,所述两组第三固定钉(20)前端和两组第四固定钉前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三挡板(21)上半区域和两组第四挡板上半区域,两组第三固定钉(20)前端和两组第四固定钉前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左支板(2)和右支板轮(4)上,两组第二出水管(23)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二漏斗(22)输出端和沥水池(7)顶面连通,左支板(2)前面上半区域和右支板轮(4)前面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五矩形凹槽和第六矩形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排架,包括两组左万向轮(1)、左支板(2)、两组右万向轮(3)、右支板轮(4)、连接板(5)、支撑板(6)、沥水池(7)和排水管(8),两组左万向轮(1)顶端分别与左支板(2)底面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两组右万向轮(3)顶端分别与右支板轮(4)底面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支撑板(6)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支板(2)右侧壁下半区域和右支板轮(4)左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左支板(2)顶端和右支板轮(4)顶端分别与连接板(5)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沥水池(7)放置于支撑板(6)上,所述排水管(8)顶端输入端穿过支撑板(6)中央区域与沥水池(7)底面中央区域连通,排水管(8)上设置有水阀(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下存放箱(10)、两组第一连接杆(11)、两组第二连接杆、两组第一限位板(12)、两组第二限位板、两组第一固定钉(13)、两组第二固定钉、两组第一挡板(14)、两组第二挡板、两组第一漏斗(15)和两组第一出水管(16),所述两组下存放箱(10)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工作腔,两组下存放箱(10)顶面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矩形开口,两组第一矩形开口分别与两组第一工作腔相通,两组下存放箱(10)内底壁均设置有多组第一流水孔,左支板(2)前面下半区域和右支板轮(4)前面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矩形凹槽和两组第二矩形凹槽,两组第一矩形凹槽内右侧壁和两组第二矩形凹槽内左侧壁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矩形孔和两组第二矩形孔,所述两组第一连接杆(11)左端和两组第二连接杆右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一矩形孔和两组第二矩形孔,两组第一连接杆(11)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限位板(12)右端和两组下存放箱(10)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两组第二连接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下存放箱(10)右侧壁中央区域和两组第二限位板左端连接,所述两组第一固定钉(13)后端和两组第二固定钉后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一挡板(14)上半区域和两组第二挡板上半区域,两组第一固定钉(13)后端和两组第二固定钉后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左支板(2)和右支板轮(4)上,两组第一漏斗(15)顶端分别与两组下存放箱(10)底面里连接,两组第一出水管(16)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一漏斗(15)输出端和沥水池(7)顶面连通,还包括两组上存放箱(17)、两组第三连接杆(18)、两组第四连接杆、两组第三限位板(19)、两组第四限位板、两组第三固定钉(20)、两组第四固定钉、两组第三挡板(21)、两组第四挡板、两组第二漏斗(22)和第二出水管(23),所述两组上存放箱(17)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立周慧明袁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人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