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29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旋流管安装在上盖的中空管内,中空管的上端部设置有锥形集尘面,锥形集尘面位于旋流管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上盖的同一水平面上对应旋流管设置中空管,每个中空管上端部设置有小型锥形集尘面,锥形集尘面为圆锥形集尘面结构或棱锥形集尘面结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锥形集尘面滑落进入旋流管排出,而不会在上盖上表面沉积,避免污染物对滤芯的影响。

Conical dust collecting surface structure of air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空气过滤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作为车辆、工程机械设备的动力来源,其进气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性能的高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主要由预过滤总成、进气管道、空气滤清器三大部件组成。空气滤清器是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滤除空气中的灰尘、砂粒等污染物,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沙漠空气滤清器是一种将进气系统的预过滤总成、进气管道两大部件集成在一个壳体内的空气滤清器的通称,其预过滤总成的旋流管数量更多,因此沙漠空气滤清器可以常期应用于如矿山、砂石厂、沙漠地带等灰尘浓度非常大的工况恶劣的环境使用的车辆上。沙漠空气滤清器的工作原理为:大气环境中的空气在发动机负压的驱动下从其沙漠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进入,经过其壳体内的预过滤总成,进行一级过滤。含有灰尘、沙粒的较脏的室外空气在预过滤总成的旋流管内产生旋流,粒径较大、重量较重的灰尘、沙粒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一级过滤后得到的较干净的空气先后经过空气滤清器内部的主滤芯和安全滤芯进行二级过滤,粒径较小、重量较轻的灰尘等被滤芯截留,最终得到洁净的空气,洁净空气从其出气口排出进入发动机。随着工作时间的不断累积,空气过滤器的主滤芯的滤纸外表面过滤的污染物的数量不断增多,最终会达到其设计允许的最大阻力和容尘量,即到达滤芯的使用寿命,此时就需要对滤芯进行更换。现有沙漠空气滤清器如图1所示,在外壳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主滤芯2、预过滤总成3和集尘盖总成5,预过滤总成3的上盖31设有若干阵列排布的旋流管32,旋流管32下端伸入旋流管套筒341内,旋流管套筒341下端套装在下盖34相应的孔上。上盖31的上表面为水平集尘面3100,掉落在水平集尘面3100上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无法充分转移到旋流管32内部,进而从底部的排尘阀56排出。随着工作时间的积累,水平集尘面3100上的沉积的污染物不断增多,在负压的作用下会吸附在较接近的主滤芯2的外表面,影响滤芯的使用寿命,缩短了空气滤清器的维护保养周期,增加了空气滤清器的维护保养成本。现有的沙漠空气滤清器的预过滤总成3的旋流管32、旋流片321等部件一般都是独立制造并进行装配。一方面,各部件之间的装配间隙多,泄漏点多,污染空气会从泄漏处进入到预过滤总成3的内部;另一方面,上盖31与旋流管32之间、旋流管套筒341与下盖34之间的同心度及垂直度较差,导致各部件之间的密封性较差,因此,预过滤总成3的预过滤效率较低。现有的预过滤总成3各部件的组装基本靠人工完成,旋流片321的尺寸小、数量多,旋流片321组装至旋流管32上,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容易发生安装错位,甚至漏装的情况,进而影响预过滤总成3的预过滤效率,生产及装配成本高,而每个部件都存在差异,降低了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也增加了终端用户对产品进行维护保养的难度。如图2所示,在旋流管32上端外周向外凸起有一圈凸起部320,在上盖31上对应设有凸台3101,旋流管32通过凸起部320与凸台3101的配合安装在上盖31上,两者之间为间隙配合,配合处的密封性较差,空气容易从配合处泄露,在工作过程中,旋流管32受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沙漠空气滤清器内部的水平集尘面无法及时排灰,导致滤芯的维护周期短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旋流管上方设置锥形集尘面,有利于及时排灰,延长空气滤清器的维护保养周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旋流管安装在上盖的中空管内,中空管的上端部设置有锥形集尘面,锥形集尘面位于旋流管上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锥形集尘面为圆锥形集尘面或棱锥形集尘面。本技术在上盖的同一水平面上对应旋流管设置中空管,每个中空管上端部设置有小型锥形集尘面,锥形集尘面为圆锥形集尘面结构或棱锥形集尘面结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锥形集尘面滑落进入旋流管排出,而不会在上盖上表面沉积,避免污染物对滤芯的影响。相邻锥形集尘面的顶端通过V型曲折棱边相接。相邻锥形集尘面的顶端相接形成水平的棱边。本技术的相邻棱锥形集尘面的顶端相接为V型曲折棱边,曲折棱边有斜度,落在曲折棱边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会滑落,能聚集灰尘的区域仅棱锥形集尘面的顶点,避免了污染物在中空管上端部的沉积。相邻圆锥形集尘面的顶端相接为水平的棱边,棱边能堆集灰尘的面积小,灰尘、沙粒等污染物不易大量沉积在中空管上端部。旋流管上包含旋流片的下部位于旋流管套筒内,旋流管套筒集成在下盖上,旋流管套筒与下盖通过一体成型,相邻旋流管套筒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旋流管外周集成有旋流片,旋流管与旋流片通过一体成型。采用本技术的空气滤清器的旋流管套筒集成在预过滤下盖内,下盖与旋流管套筒整体采用一体成型。采用一体集成设计后,旋流管套筒与下盖之间免除了装配步骤,避免了部件之间的安装间隙,节省了安装成本,防止发生安装错位或漏装的问题,保证了部件之间的同心度、垂直度要求,提高组件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预过滤效率。旋流管套筒与下盖集成设计后整体的结构刚性,旋流管为独立设计,保证了旋流管装配进旋流管套筒时的灵活性,避免装配时的过限位。相邻旋流管套筒之间设置有加强筋,确保了部件整体的强度,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旋流管与旋流片整体采用一体成型,免除了装配步骤,避免了部件之间的安装间隙,节省了安装成本,防止发生安装错位或漏装的问题,保证了部件之间的同心度、垂直度要求,提高组件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预过滤效率。在中空管的内壁设有凸出的倒扣一,旋流管插入中空管后,倒扣一与旋流管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旋流管的外壁设有倒扣二,旋流管插入中空管后,倒扣二与中空管的内壁过盈配合;倒扣一与倒扣二高度相错设置实现互锁。中空管的底面为水平面;旋流管外周设置有一圈限位凸台,限位凸台的顶面为水平面,与中空管的底面配合实现竖直方向的限位。采用本技术的空气滤清器在上盖的中空管与旋流管上分别设置倒扣,两个倒扣分别与配合面过盈配合,确保了旋流管与上盖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泄漏;两个倒扣互相锁死,可以保证每根旋流管安装到位,并防止旋流管从中空管的孔内脱出,使旋流管的安装更牢固。旋流管的限位凸台顶面与中空管的底面相配合,实现竖直方向的限位,防止旋流管由于过压导致安装错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在上盖的同一水平面上对应旋流管设置中空管,每个中空管上端部设置有小型锥形集尘面,锥形集尘面为圆锥形集尘面结构或棱锥形集尘面结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锥形集尘面滑落进入旋流管排出,而不会在上盖上表面沉积,避免污染物对滤芯的影响。本技术的相邻棱锥形集尘面的顶端相接为V型曲折棱边,曲折棱边有斜度,落在曲折棱边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会滑落,能聚集灰尘的区域仅棱锥形集尘面的顶点,避免了污染物在中空管上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旋流管(32)安装在上盖(31)的中空管(313)内,中空管(313)的上端部设置有锥形集尘面(3131),锥形集尘面(3131)位于旋流管(32)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旋流管(32)安装在上盖(31)的中空管(313)内,中空管(313)的上端部设置有锥形集尘面(3131),锥形集尘面(3131)位于旋流管(32)上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锥形集尘面(3131)为圆锥形集尘面或棱锥形集尘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锥形集尘面(3131)的顶端通过V型曲折棱边相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锥形集尘面(3131)的顶端相接形成水平的棱边。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旋流管(32)上包含旋流片(321)的下部位于旋流管套筒(341)内,旋流管套筒(341)集成在下盖(34)上,旋流管套筒(341)与下盖(34)通过一体成型,相邻旋流管套筒(341)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34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