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卡劳公司专利>正文

夹紧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238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夹紧圈,其包括:带状件,其包括带身(3)和两个自由端,每个自由端回弯而形成环形体(5),每个环形体由带外侧部(7)和下层的带内侧部(9)限定;以及束紧系统,其适于使所述环形体(5)更接近并束紧所述带状件;其中,所述带状件的每个自由端向所述夹紧圈的内侧回弯,所述带内侧部(9)在所述带身(3)下方延伸超出环形体(5),并且所述带外侧部(7)具有与所述束紧系统接合的束紧壁(1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夹紧圈本专利技术涉及夹紧圈。这种夹紧圈能够用于尤其在汽车工业或航空工业中连接管件(例 如,连接排气系统的管件或者净化燃气的系统的管件)。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类型的夹紧圈,其包括 -带状件,其包括带身和两个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中的至少一个回弯以形成环形体,所述环形体由带外侧部和下层的带内侧部限定;以及-束紧系统,其适于与所述环形体共同作用来束紧所述带状件。通常,所述带状件的两个自由端均回弯以分别形成环形体,并且 所述束紧系统能够使两个环形体彼此更加靠近从而束紧所述带状件。文献DE 3926626 A1中说明了使用两个此类夹紧圈连接管件的情 况。在每个夹紧圈中,带状件的端部都向夹紧圏的外侧回弯,然后被 焊接或者粘结在带状件的带身的外侧面上以形成环形体。另外,每个 夹紧圈都包括带有两个圓柱形保持件的束紧系统,其中,这两个圓柱 形保持件被分别容纳在夹紧圈的两个环形体中。能够将该保持件称为 "块状件(blocks)"或"销状件(gudgeons )"。第一块状件设置有内螺紋通孔,而第二块状件设置有光滑通孔。 束紧系统还包括螺钉,该螺钉包括带螺紋的杆体和螺钉头。夹紧圈的 每个环形体均设置有两个彼此对准的开口 ,以使螺钉的杆体穿过这两 个环形体中的每一个。另外,螺钉的杆体自由地穿过光滑孔并接合在 内螺紋孔中。当螺钉被旋入第一块状件时,螺钉头与第二块状件接合, 然后第二块状件推靠在一个环形体的带内侧部上,同时第一块状件推 靠在另一个环形体的带内侧部上。于是夹紧圏通过使所述环形体彼此 更靠近而被束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设置任何块状件的上述类型的夹紧 圏,从而在保持良好夹紧性能的同时限制夹紧圈的零件数量,简化其组装程序,以及/或者降低其制造成本。通过具有以下特征的上述类型的夹紧圈实现该目的带状件的至 少一个自由端向夹紧圈的内侧回弯以形成环形体,并且带状件的内侧 带部在所述带身下方延伸超出所述环形体,每个环形体的外侧带部具 有与该束紧系统接合的束紧壁。由于束紧系统与带外侧部的束紧壁接合,因此不必在每个环形体 内侧设置块状件。另外,与DE 3926626 Al中的夹紧圈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圈中, 束紧系统施加在环形体上的作用力不是通过环形体的内侧作用在带内 侧部上,而是通过环形体的外侧作用在带外侧部上。由于这种新的作 用力分布,夹紧圈的端部向其内侧回弯,这样带状件的带身通过带外 侧部延伸(而不是如DE 3926626 Al中的通过带内侧部延伸)。有利地,为了简化夹紧圈的制造,具体地说,为了不必进行焊接 或其它的连接操作,所述带内侧部没有被固定在所述带身下方。能够这样做是因为首先,束紧力作用在环形件的带外侧部;其 次,所述带内侧部通过被压紧在所夹紧物体与覆盖所述带内侧部的带 身之间而被固定。当夹紧圈被束紧时,在所夹紧物体、所述带内侧部 和带身之间会产生摩擦力。所述摩擦力能够足以防止内侧带部的任何 移动并且阻止环形体变形(变平)。然而,如果所述摩擦力不足,那么设置邻接体来防止带内侧部在 夹紧圈被束紧时沿带身(即,在带状件的圓周方向上)移动。在简单 实施方式中,在束紧夹紧圏时,与所述带内侧部相邻接的肩部形成所 述邻接体。另外,高度基本等于内侧带部厚度的肩部能够保证夹紧圈 的夹紧轮廓是连续的。当然也能够构思出其它形式的邻接体,例如,从带身的内侧面突 出的突出部或肋条,或者基本与带内侧部一体形成、向环形体内突出 并与带外侧部的底部相邻接的突出部或肋条。通过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夹紧圏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 专利技术及其优点。在说明中参考了以下附图图l和2示出了夹紧圈的第一实施例;图3示出了夹紧圈的第二实施例; 图4示出了夹紧圏的第三实施例; 图5和6示出了夹紧圈的第四实施例; 图7示出了夹紧圈的第五实施例; 图8示出了夹紧圏的第六实施例;以及 图9示出了夹紧圈的第七实施例。在附图中所示的这些夹紧圈的实施例具有大量的共同特征。下面 对这些共同特征进行说明,并且在附图中以相同的数字对这些共同特4i进^f亍才示T己。每个夹紧圈包括带状件,该带状件又包括带身3和两个自由端。 每个自由端都向夹紧圈的内侧回弯,以形成环形体5。每个环形体5 都由延长带身3的带外侧部7和在带身3下方回弯的下层的带内侧部 9限定。所述带内侧部在带身3的部分P的下方延伸并超出环形体5。 因此,夹紧圈沿带身的部分P具有两倍的带身厚度。带内侧部9没有被固定(焊接、或用粘合剂粘结、或铆接等)在 带身3上。换句话说,带内侧部9与带身3自由地接触,并且仅靠环 形体5的刚性来防止带内侧部9与带身的部分P分离。有利地,带身3的内侧面具有在带身的部分P的上游方向与其紧 邻的肩部45。在本申请中,"上游方向"和"下游方向"是相对所述 环形体上的束紧系统所施加的作用力方向来定义的。在夹紧圏的内侧并沿带身3从下游到上游观察,肩部45形成向上 的台阶。这样,当束紧夹紧圏时,带内侧部9会与所述肩部45邻接。 另夕卜,肩部45的高度至少基本等于带内侧部9的厚度,从而所述带内 侧部不会从带身3的内侧面突出。如果带内侧部9突出,则可能会损 坏所束紧的物体。在这些实施例中,肩部45的高度基本等于带内侧部 9的厚度,从而能够使带状件具有连续的夹紧轮廓。能够以多种不同方式来形成该肩部。附图说明图1到8中的肩部是通过对 带身3进行沖压形成的。而图9中的肩部则是通过将环形体5固定在 主带身部3a上而形成的。环形体5的底部11定义为环形体中更靠近带身3的区域,而环形体5的端部13则^皮定义为环形体中与所述底部11相对的区域(即, 远离带身3的区域)。带内侧部9向上游方向延伸超出环形体5的底部 11。当夹紧圈处于被最大程度束紧的状态时,两个环形体5的端部13 之间的空间最小。每个夹紧圈还包括束紧系统,在以下内容中会对该系统做进一步 说明。带外侧部7具有推入部(pushed-in portion) 15,其相对环形体5 的外侧轮廓向后设置。所述推入部限定了束紧壁17,而束紧系统会抵 靠在束紧壁17上。另外,推入部的两侧分别与带外侧部7的两个边缘 段19相接。每个边缘段都基本呈直线形,并将带外侧部的第一点20与带外侧 部的第二点21连接起来,其中第一点20在推入部15的上游方向与其 紧邻,第二点21在推入部15的下游方向与其紧邻。第一点20通常接 近环形体的底部11,有利地,其位于环形体的底部11。边缘段19在 力学上起到了拉索的作用,其在推入部15上游方向的部分与推入部 15下游方向的部分之间被拉紧,并保持住环形体15中位于束紧壁17 下游方向上的部分,从而防止环形体的下游部分在束紧的过程中发生 变形。示出的夹紧圈实施例的截面通常呈圓形。有利地,束紧壁17基本 径向地延伸,并且边缘段19与夹紧圈的半径形成大于30°的角度A。 角度A越大,边缘段13对环形体在束紧壁17下游方向的部分的保持 作用越好。束紧壁17基本为平面。推入部15可具有另一个基本为平面的壁 23,其面向束紧壁17并与其形成非零的角度。壁17和23形成推入部 15的端壁。在这些实施例中,壁23压靠在带内侧部9上。由于束紧壁17基 本径向地延伸,所以壁17与23之间的角度接近90。(夹紧圈的半径 越大,角度越接近90。)。壁23压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紧圈,包括: 带状件,其包括带身(3)和两个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中的至少一个自由端回弯以形成环形体(5),所述环形体由带外侧部(7)和下层的带内侧部(9)限定;以及 束紧系统,其适于与所述环形体共同作用来束紧所述带状件;所述夹紧圈的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环形体的所述至少一个自由端向所述夹紧圈的内侧回弯,所述带内侧部(9)在所述带身(3)下方延伸超出所述环形体(5),并且所述带外侧部(7)具有与所述束紧系统接合的束紧壁(17),从而通过所述环形体的外侧将所述束紧系统施加在所述环形体上的作用力施加在所述带外侧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法布里斯普雷沃特热罗姆贾弗瑞尼古拉斯里格莱特
申请(专利权)人:卡劳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