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江宗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举升万向移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22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举升万向移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位于汽车车架后侧中部下方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部具有一对由转轮电机驱动转动的转轮,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与车辆底部连接且能使转轮下降与地面接触并抬升汽车车架的抬升装置,所述支撑座上还具有能使所述转轮转向的转向机构,两个转轮的中心连线与汽车的车轮轴向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实现车辆举升万向移位,满足在狭小位置的停车操作,以克服驾驶者或移车人员移车困难。

A universal shifting device for vehicle li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举升万向移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举升万向移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车辆数量的激增,现有的城市停车位置越来越少,停车间距也越来越窄,已知的现有技术中均没有在汽车后部顶升并实现万向以为功能,因此在车辆停靠、掉头、进出库、移位等都较难操作,不仅造成时间的浪费更容易导致车辆碰撞而造成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车辆在停车时容易因地形狭小而导致移车困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车辆举升万向移位装置,包括位于汽车车架后侧中部下方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部具有一对由转轮电机驱动转动的转轮,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与车辆底部连接且能使转轮下降与地面接触并抬升汽车车架的抬升装置,所述支撑座上还具有能使所述转轮转向的转向机构,两个转轮的中心连线与汽车的车轮轴向垂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下部横向铰链连接有垂直于支撑座设置的摆动架,所述摆动架下部竖向铰链连接有能转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一对轮架,各个轮架下部分别铰接一个能转动的转轮,所述转轮电机固定于摆动架上且转轮电机的输出轴经传动机构驱动所在轮架内的转轮转动,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于摆动架上的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端经传动机构驱动两个轮架同向摆动从而实现转轮同向偏转。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轮架内轴承铰接有能转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侧端伸出轮架外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链轮,所述转轮电机所在轮架内的转轮同轴固定有被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被动链轮经传送链条连接,所述转轮经轴承与轮架铰接,所述传动轴同轴固定有被动圆锥齿轮,转轮电机经齿轮箱与驱动传动轴转动,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固定有与被动圆锥齿轮啮合的主动圆锥齿轮。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链轮,两个转动轴上的链轮外套设有链条,所述转向电机驱动其中一个转动轴转动并带动另一个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轮架的同步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与转轮轴向垂直,所述抬升装置电缸、气缸或液压缸驱动的千斤顶。进一步的,支撑座两端延伸有低于支撑架的支撑板,所述转轮下沿低于支撑板下表面,所述抬升装置固定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于支撑架两侧且与支撑架构成几字状。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下方固定有贯穿摆动架中部的横轴,所述横轴与摆动架经轴承实现铰链连接,横轴与两转轮中心连线垂直,所述摆动架两侧上端与支撑座之间经缓冲弹簧连接。进一步的,其中一个轮架的侧部还具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固定于轮架外侧的摩擦片,所述刹车装置所在轮架的转轮上同轴经弹簧连接有随转轮转动的铁圈,所述铁圈位于摩擦片外侧,所述转轮同轴固定有位于摩擦片内侧的电磁铁,当电磁铁通电后能吸引铁圈克服弹簧弹力与摩擦片接触实现制动。进一步的,所述抬升装置顶部与车辆底部经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座包括与抬升装置顶部固定连接的下固定板及与车辆底部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固定有多个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抬升装置、转向电机及转轮电机经遥控电路与电源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满足车辆在狭小的区域对车辆进行移位,且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抬升装置实现对车辆尾部抬升并利用滚轮满足车辆的万向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图4具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连接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五遥控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8所示,一种车辆举升万向移位装置,包括位于汽车车架后侧中部下方的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的下部具有一对由转轮电机210驱动转动的转轮20,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与车辆底部连接且能使转轮下降与地面接触并抬升汽车车架的抬升装置,所述支撑座上还具有能使所述转轮转向的转向机构,两个转轮的中心连线与被安装汽车的车轮轴向垂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所述抬升装置为剪叉式电动升降机120,电动升降机的顶部与车辆底盘连接,电动升降机的下方作用于支撑座10上,初始状态下转轮20未与地面接触,之后抬升装置先驱动支撑座10下降使转轮20下降与地面接触。转轮20下降与地面接触之后借助转轮支撑车体后部,并再利用抬升装置将车体后部提升使车体的前部车轮着地后轮离地且转轮20作为后部的支撑并利用转轮的万向移动实现辅助车辆在狭窄的位置内移动。实际设计中,本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电动千斤顶作为抬升装置,所述千斤顶驱动方式可以是电缸、气缸或液压缸。所述支撑座10下部横向铰链连接有摆动架30,摆动架与支撑座呈垂直方向设置,完成安装时摆动架垂直于车辆车轮轴向,所述摆动架30竖向铰链连接有能转动的转动轴310,所述支撑座下部纵向铰链连接有能转动的转动轴40,所述转动轴40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轮架410,所述转轮20铰接于轮架410内。转轮20轴向两侧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通过轴承铰接于轮架410内实现转轮与轮架内的铰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轮架内轴承铰接有能转动的传动轴411,所述传动轴411的外侧端伸出轮架外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链轮412,所述转轮电机所在轮架内的固定轴同轴固定有被动链轮413,所述驱动链轮与被动链轮经传送链条连接,所述转轮经轴承与轮架铰接,所述传动轴同轴固定有被动圆锥齿轮414,转轮电机210经齿轮箱220与驱动传动轴转动,齿轮箱220起到减速或增速的作用,齿轮箱220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有主动圆锥齿轮221,主动圆锥齿轮221和被动圆锥齿轮414啮合,从而实现转轮电机210驱动传动轴411转动再利用皮带传送机构驱动转轮20转动,当其中一个转轮20转动时,另一个转轮则被动的被驱动转动。为了实现所述偏转机构包括固定于摆动架30上的转向电机50,所述转向电机50的输出端经传动机构驱动各个转轮所在轮架上方的同向从而实现转轮同向转动。实际设计中,所述的被动链轮413与驱动链轮412可以替换为齿轮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对转轮20的转动驱动,当然还可以直接采用转轮电机210直接驱动转轮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于摆动架上的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端经传动机构驱动两个轮架同向摆动从而实现转轮同向偏转。初始状态下轮架410整体受到转动轴40的摆动而带动转轮20整体转向,所述转轮20由电机210驱动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链轮,两个转动轴上的链轮外套设有链条420,所述转向电机驱动其中一个转动轴转动并带动另一个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轮架的同步转动,这样在移位的过程中可以满足车辆的前进、后退、及各个方位的转向工作,可适应于各种地点。位于摆动架30下方的两个转轮其中一个为主动驱动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举升万向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汽车车架后侧中部下方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部具有一对由转轮电机驱动转动的转轮,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与车辆底部连接且能使转轮下降与地面接触并抬升汽车车架的抬升装置,所述支撑座上还具有能使所述转轮转向的转向机构,两个转轮的中心连线与汽车的车轮轴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举升万向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汽车车架后侧中部下方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部具有一对由转轮电机驱动转动的转轮,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与车辆底部连接且能使转轮下降与地面接触并抬升汽车车架的抬升装置,所述支撑座上还具有能使所述转轮转向的转向机构,两个转轮的中心连线与汽车的车轮轴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举升万向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下部铰链连接有摆动架,所述摆动架下部竖向铰链连接有能转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一对轮架,各个轮架下部分别铰接一个能转动的转轮,所述转轮电机固定于摆动架上且转轮电机的输出轴经传动机构驱动所在轮架内的转轮转动,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于摆动架上的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端经传动机构驱动两个轮架同向摆动从而实现转轮同向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举升万向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轮架内轴承铰接有能转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侧端伸出轮架外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链轮,所述转轮电机所在轮架内的转轮同轴固定有被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被动链轮经传送链条连接,所述转轮经轴承与轮架铰接,所述传动轴同轴固定有被动圆锥齿轮,转轮电机经齿轮箱与驱动传动轴转动,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固定有与被动圆锥齿轮啮合的主动圆锥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举升万向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链轮,两个转动轴上的链轮外套设有链条,所述转向电机驱动其中一个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江宗
申请(专利权)人:庄江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