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18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索膜结构,具体是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包括:支撑架、覆膜和光伏组件;所述覆膜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光伏组件嵌入所述覆膜内;由于太阳能电池内嵌于覆膜内,覆膜和光伏组件可实现同步安装,因此太阳能组件安装方便,结构简单,节约了工时;同时避免了光伏组件被雨水和其他物质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节约运营维护成本的新型结构。

A solar cable membran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
本技术涉及索膜结构,具体是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
技术介绍
索膜建筑具有易建、易拆、易搬迁、易更新、充分利用阳光、空气以及与自然环境融合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储煤棚、粮仓、体育场馆、休闲娱乐场和大型展览会等方面应用。由于索膜结构表面积大,造成耗电量大,使用一般化石燃料发电将导致空气污染和废渣污染,而太阳能索膜可以提供绿色能源。太阳能索膜建筑主要是通过太阳能电池与覆膜有力结合来实现发电功能,现在市面上的覆膜没有太阳能发电功能,索膜建筑要实现太阳能发电一般是在覆膜表面或者是索缆网上安装光伏组件,这样就增加了安装工序,增加了工时;雨水和空气中物质还会腐蚀太阳能电池,影响使用寿命;而且还不便于光伏组件的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索膜一体化的索膜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包括:支撑架、覆膜和光伏组件;所述覆膜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光伏组件嵌入所述覆膜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太阳能电池内嵌于覆膜内,覆膜和光伏组件可实现同步安装,因此太阳能组件安装方便,结构简单,节约了工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覆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之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光伏组件置于两个模体中,避免了雨水和空气中物质对光伏组件的腐蚀;而且还便于光伏组件的更换;也更加美观。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柱、第一支架和索缆;所述覆膜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索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索缆与所述支撑柱连接处位于所述覆膜与所述支撑柱连接处的上方。进一步的,还包括挂接件,所述挂接件与所述索缆的另一端连接,并勾挂在所述第一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挂接件为挂钩,所述挂钩上还设置有加强筋。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强筋使得挂钩变厚,增加了挂钩的强度,方便挂钩与索缆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挂接件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覆膜可以平滑无褶皱地与挂接件连接,避免覆膜的破裂。进一步的,还包括插件,所述挂接件通过所述插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插件包括柱体和弹性爪,所述弹性爪设置在所述柱体上;所述第一支架内设置有腔体,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的开口;所述挂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插件匹配的插孔;所述弹性爪依次穿过所述插孔和所述开口,并卡接在所述腔体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件特殊的结构使得无法轻易取下,保证了公共设施的安全。进一步的,所述索缆包括一条主索缆和至少两条辅索缆;所述主索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辅索缆的一端连接;所述辅索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覆膜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太阳能索膜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太阳能索膜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太阳能索膜结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架,2、覆膜,3、光伏组件;4、第一模体,5、第二模体,6、支撑柱,7、第一支架,8、索缆,9、挂接件,10、接头;11、加强筋,12、插件,13、柱体,14、弹性爪,15冒体,16、第二支架,81、辅索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图1是本技术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包括:支撑架1、覆膜2和光伏组件3;所述覆膜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光伏组件3嵌入所述覆膜2内。所述覆膜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膜体4和第二膜体5,所述光伏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膜体4和第二膜体5之间。现有技术中,覆膜没有太阳能发电功能,要实现索膜结构的太阳能发电,需要把太阳能电池固定在覆膜的表面,不但多一道工序,还很难保证太阳能电池免受雨水和其他物质腐蚀,影响使用寿命,也不利于已损坏太阳能电板的更换;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具体为,在覆膜2内设置了光伏组件3,安装了覆膜2即安装了太阳能组件。需要说明的是,覆膜2两端安置在支撑架1上,为保证覆膜2的平滑固定,覆膜2两端未嵌入光伏组件3,即覆膜2尺寸要大于光伏组件3尺寸,覆膜2的尺寸与光伏组件3的尺寸关系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尺寸。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撑柱6、第一支架7和索缆8;覆膜2和索缆8两端分别与支撑柱6和第一支架7连接,在具体安装时,索缆8与支撑柱6连接处位于覆膜2与支撑柱6连接处的上方。具体的,支撑柱6为一立柱,竖直设置;第一支架7可选用一横杆。覆膜2一般为片状,其一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横杆连接。为了便于覆膜2的一端与立柱连接,又增设了第二支架16;优选的,第二支架16也可选用一横杆。第二支架的中部与立柱的中部固定连接,这里的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螺栓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实现固定连接。在具体安装时,覆膜2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根横杆上。为了便于索缆8与第一支架7的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增设了挂接件9,挂接件9与索缆8一端连接,并挂接在所述第一支架7上,通过挂接件9实现索缆8与第一支架7的可拆卸连接。挂接件9由弹性材料制成,如塑料、橡胶等,但材料不局限于此,能防止划破覆膜2即可。所述挂接件9为挂钩,挂钩包括了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和弯钩部,弯钩部的形状与第一支架7的形状相互匹配。挂接件9与索缆8的连接方式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以可拆卸连接为例,索缆8与挂接件9通过接头10实现可拆卸连接,因此可以进一步调节索缆8的长度来调节第一支架7的高度。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挂接件9的强度,挂接件9上还设置有加强筋11,具体的,加强筋11可以设置在连接部上,也可以设置在弯钩部上。为了避免挂接件9将覆膜2划破,挂接件9由弹性材料制成;但是正由于挂接件9具有弹性,导致其与第一支架7的连接不稳定;因此又增设了插件12。具体的,插件12包括柱体13和弹性爪14;挂接件9通过插件12与第一支架7连接。弹性爪14至少为两个。在实际应用中,弹性爪7可以选用金属铝制成,但是不以此为限制。具体的,第一支架7内设置腔体,第一支架7上需设置连通腔体的开口;挂接件9上需与插件12匹配的插孔;弹性爪14依次穿过所述插孔和所述开口,并卡接在所述腔体内,用以将挂接件9和第一支架7稳固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覆膜(2)和光伏组件(3);/n所述覆膜(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光伏组件(3)嵌入所述覆膜(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覆膜(2)和光伏组件(3);
所述覆膜(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光伏组件(3)嵌入所述覆膜(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膜体(4)和第二膜体(5),所述光伏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膜体(4)和所述第二膜体(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撑柱(6)、第一支架(7)和索缆(8);
所述覆膜(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7)连接;
所述索缆(8)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7)连接;
所述索缆(8)与所述支撑柱(6)连接处位于所述覆膜(2)与所述支撑柱(6)连接处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接件(9),所述挂接件(9)与所述索缆(8)的另一端连接,并挂接在所述第一支架(7)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为挂钩,所述挂钩上还设置有加强筋(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艾华李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