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堤边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15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堤边坡防护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于放置在边坡上的配重块,所述边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框架固定在边坡上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方便支护防护结构,且省时省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堤边坡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路堤边坡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工程建设中形成的边坡,在遇到雨天或强烈震动时,往往会出现滑坡、崩塌、膨胀或剥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为防止上述地质灾害的发生,就需要进行边坡治理。目前的土木工程的边坡防护方式主要有锚杆(锚索)+格梁、锚杆+喷射混凝土、挡土桩(墙)、锚杆(锚索)+挡土桩(墙)、锚杆(锚索)+预制混凝土块等及以上方式的组合。而其中的锚杆(锚索)+预制混凝土块支护是边坡支护的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即施工之前相预制好混凝土块,然后将预制好的混凝土块搬到待支护的边坡上,然后用锚杆钉入预制的混凝土块和边坡内,将其固定在边坡上,从而达到边坡防护的目的。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混凝土块具有一定的硬度,将锚杆穿过的混凝土块的过程费时费力,且还会损坏混凝土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堤边坡防护结构,具有方便方便支护防护结构,且省时省力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路堤边坡防护结构,包括用于放置在边坡上的配重块,边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框架固定在边坡上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设防护结构时,用固定件先将框架固定在待支护的边坡上,然后将配重块固定在框架上,即可实现边坡的防护,在支护结构的搭建中,不用使固定件贯穿配重块,就能将配重块固定在边坡上,省去凿穿配重块的步骤,省时省力,且不会破坏配重块原有的结构,一定程度上可延长配重块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连接盘,所述固定件为锚杆,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用于供锚杆通过的通孔,所述锚杆一端设置有尖头,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止锚杆陷入通孔的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框架固定在边坡上时,使得锚杆穿过通孔,此时,将锚杆钉入边坡内,挡块与连接盘抵触以阻止锚杆与连接盘脱离,即可将框架固定在边坡上,将框架固定在边坡上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施;锚杆上设置有尖端,尖端比较锋利,便于将锚杆插入边坡内;挡块不仅能阻止锚杆与连接盘脱离,也能增大锚杆端部的面积,将锚杆钉入边坡内时,便于对锚杆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包括与边坡贴合的底架和设在底架上的插杆,所述插杆一端插入边坡内,另一端用于固定配重块,所述连接盘设置在底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架的设置可为配重块的放置限定位置,提供轨道,不用在放置配置块前进行划线标记等操作,可节约放置配重块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支护防护结构时的施工效率;插杆一端插入边坡内,可增强边坡与框架之间的连接,使得框架被更牢固的固定在边坡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块上设置用于供插杆插入的插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孔的设置便于插杆穿过配重块,不会损坏配重块原有的结构,便于配重块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配重块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杆上设置有用于阻止配重块与插杆脱离的防脱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件将配重块固定在框架上,便于配重块的稳定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插杆平行设置且一端插入边坡内,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于第一连接杆且与配重块抵触,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插杆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配重块固定在框架上后,将第二连接杆固定在插杆上,此时,第一连接杆与配重块抵触,将第一连接杆插入边坡内,此时,插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配合,将配重压向框架,可阻止配重块与框架脱离,且第一连接杆插入边坡内,与插杆相配合,从而将框架更牢固的固定在边坡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钢筋和设置在第一钢筋之间的第二钢筋,所述插杆滑动设置在第一钢筋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架包括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底架的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搬运,还能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方便实用;插杆滑动设置在第一钢筋上,可调节插杆在第一钢筋上的位置,从而可适配和固定不同大小的配重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钢筋上设置有用于在第一钢筋上滑动的滑套,所述插杆固定在滑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套在第一钢筋上滑动,带动插杆在第一钢筋上滑动,从而可改变插杆在第一钢筋上的位置,实现插杆在第一钢筋上滑动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用固定件先将框架固定在待支护的边坡上,然后将配重块固定在框架上,不用使固定件贯穿配重块,就能将配重块固定在边坡上,省去凿穿配重块的步骤,省时省力,且不会破坏配重块原有的结构,一定程度上可延长配重块的使用寿命;2、插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配合,将配重压向框架,可阻止配重块与框架脱离,且第一连接杆插入边坡内,与插杆相配合,从而将框架更牢固的固定在边坡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配重块;11、插口;2、框架;21、底架;211、第一钢筋;212、第二钢筋;22、插杆;3、连接盘;31、通孔;4、锚杆;41、尖头;42、挡块;5、防脱件;51、第一连接杆;52、第二连接杆;6、滑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路堤边坡防护结构,包括用于放置在边坡上的配重块1,本实施例中配重块1为空心砖,在其它实施例中,配重块1还可是预制的水泥块、混凝土块等,边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配重块1的框架2,框架2上设置有连接盘3,连接盘3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盘3固定在边坡上的锚杆4,连接盘3上开设有用于供锚杆4通过的通孔31,锚杆4一端设置有尖头4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止锚杆4陷入通孔31的挡块42。参照图1、2,使得锚杆4穿过通孔31,此时,将锚杆4钉入边坡内,挡块42与连接盘3抵触以阻止锚杆4与连接盘3脱离,即可将框架2固定在边坡上,然后将配重块1固定在框架2上,即可实现边坡的防护,在支护结构的搭建中,不用使固定件贯穿配重块1,就能将配重块1固定在边坡上,省去凿穿配重块1的步骤,省时省力,且不会破坏配重块1原有的结构,一定程度上可延长配重块1的使用寿命。尖端比较锋利,便于将锚杆4插入边坡内;挡块42不仅能阻止锚杆4与连接盘3脱离,也能增大锚杆4端部的面积,将锚杆4钉入边坡内时,便于对锚杆4施力。参照图2、3,框架2包括与边坡贴合的底架21和设在底架21上的插杆22,底架2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钢筋211和设置在第一钢筋211之间的第二钢筋212,本实施例中,第一钢筋211设置有三个,第二钢筋212设置在第一钢筋211两端用于连接第一钢筋211,插杆22设置在第一钢筋211上,且插杆22一端插入边坡内,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堤边坡防护结构,包括用于放置在边坡上的配重块(1),其特征在于,边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配重块(1)的框架(2),所述框架(2)上设置有用于将框架(2)固定在边坡上的固定件,所述框架(2)上设置有连接盘(3),所述固定件为锚杆(4),所述连接盘(3)上开设有用于供锚杆(4)通过的通孔(31),所述锚杆(4)一端设置有尖头(4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止锚杆(4)陷入通孔(31)的挡块(42),所述配重块(1)上设置用于供插杆(22)插入的插口(11),所述插杆(22)上设置有用于阻止配重块(1)与插杆(22)脱离的防脱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堤边坡防护结构,包括用于放置在边坡上的配重块(1),其特征在于,边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配重块(1)的框架(2),所述框架(2)上设置有用于将框架(2)固定在边坡上的固定件,所述框架(2)上设置有连接盘(3),所述固定件为锚杆(4),所述连接盘(3)上开设有用于供锚杆(4)通过的通孔(31),所述锚杆(4)一端设置有尖头(4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止锚杆(4)陷入通孔(31)的挡块(42),所述配重块(1)上设置用于供插杆(22)插入的插口(11),所述插杆(22)上设置有用于阻止配重块(1)与插杆(22)脱离的防脱件(5)。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堤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包括与边坡贴合的底架(21)和设在底架(21)上的插杆(22),所述插杆(22)一端插入边坡内,另一端用于固定配重块(1),所述连接盘(3)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垒吴锐吕霖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阳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