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75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包括高透光率的衬底层(10),在衬底层(10)上层叠有红外线吸收层(20)、红外线反射层(30)及减反增透膜层(40);红外线反射层(30)包含至少一个红外线反射单元,红外线反射单元包含从下至上层叠的金属层(31)、保护层(32)、高折射率膜层(33)和低折射率膜层(34);高折射率膜层(33)折射率为2.1~2.5,低折射率膜层(34)折射率为1.3~1.6;金属层(31)的厚度为5~25nm,保护层(32)可避免金属层(31)的金属被氧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合了红外线反射、红外线折射干扰、红外线吸收三种屏蔽或阻隔方法,兼具三种屏蔽方法的优势,大幅提高隔热性能。减反增透层,增加可见光的透过率,满足了应用中对视线清晰、采光度等的要求。

A kind of heat insulation film with high permeability and high refl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
本技术涉及复合隔热膜
,具体涉及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因阳光照射导致封闭环境内温度过高又不影响视线和采光等效果,经常需要在透明门窗上粘贴隔热膜,比如在车窗玻璃(包含车窗前挡玻璃)和高楼大厦经常需要粘贴隔热膜,以提供舒适温度,尤其是夏季,可降低大厦的室内温度节省空调耗电。隔热膜不仅需要有隔热的效果,还要有足够的透过率,不影响视线和采光。我们知道,能够带来热量的主要是红外或近红外光,如果能阻隔红外及近红外光,则可以起到隔热作用。现在市场上虽已有多种隔热膜,主要分为反射型和吸收型两类,但都很难兼顾较高的透过率和良好的隔热性能。例如,中国专利CN106853706A公开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包括9层叠合的膜层,其中第一到第八层为高折射率膜层与低折射率膜层交错层叠,第九层为减反增透膜层。厚度在不包括衬底的情况下达到1.27~2.1微米。该方案主要是通过折射方式减少红外线透过,隔热效果仍不够理想。另外一些现有的隔热膜为了提高红外光反射效率,会使用多层金属层(银或银合金)作为红外光的反射层,导致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其包括高透光率的衬底层(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层(10)上层叠有红外线吸收层(20)、红外线反射层(30)及减反增透膜层(40);/n其中,所述红外线反射层(30)包含至少一个红外线反射单元,所述红外线反射单元包含从下至上层叠的金属层(31)、保护层(32)、高折射率膜层(33)和低折射率膜层(34);其中高折射率膜层(33)的折射率为2.1~2.5,低折射率膜层(34)的折射率为1.3~1.6;/n其中所述金属层(31)的厚度为5~25nm,所述保护层(32)覆盖在所述金属层(31)上避免金属层(31)的金属被氧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其包括高透光率的衬底层(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层(10)上层叠有红外线吸收层(20)、红外线反射层(30)及减反增透膜层(40);
其中,所述红外线反射层(30)包含至少一个红外线反射单元,所述红外线反射单元包含从下至上层叠的金属层(31)、保护层(32)、高折射率膜层(33)和低折射率膜层(34);其中高折射率膜层(33)的折射率为2.1~2.5,低折射率膜层(34)的折射率为1.3~1.6;
其中所述金属层(31)的厚度为5~25nm,所述保护层(32)覆盖在所述金属层(31)上避免金属层(31)的金属被氧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10)为PET膜,厚度为20μm~50μm、其可见光透光率≥89%、雾度≤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吸收层(20)为ITO膜,厚度为20~3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反增透膜层(40)为单分散介孔空心二氧化硅微球薄膜,厚度为120~50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分散介孔空心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120nm,球壁厚为15~30n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反射单元的数量为1~4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德宝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