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42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机体、机盖、搅拌装置、控制阀、支脚、支撑板、控制器、所述、搅拌装置、电动机、传动带、转轴、内齿轮盘、第一连杆、齿轮、第二连杆、搅拌锟、螺旋叶片杆电,动机通过传动带传动转轴转动,使得螺旋叶片杆进行旋转搅拌,转轴传动套设于转轴中部的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与齿轮可动连接,使得齿轮以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齿轮与内齿轮盘进行啮合转动,固定安装于齿轮上侧的第二连杆同步旋转,使得搅拌锟在第二连杆的带动下以转轴为中心点做锥形旋转,进一步对机体内腔进行搅拌,增加对流动方向的搅拌摩擦力,从而提高搅拌的效果,增加搅拌效率。

A stir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搅拌装置,涉及搅拌机械

技术介绍
搅拌装置不管是工业、农业或者生活上都很普遍,一般搅拌装置的搅拌主轴的角度固定,搅拌锟旋转搅拌的路径为固定的圆形,在物料的流动方向与搅拌锟旋转搅拌方向一致时,搅拌效果不高,效率就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搅拌装置,其结构包括机体、机盖、搅拌装置、控制阀、支脚、支撑板、控制器,所述机盖铰接于机体的上侧,所述搅拌装置设于机体内部,所述控制阀嵌入安装于机体左侧,所述支脚焊接于机体底端,所述支撑板外边缘与支脚内侧焊接,所述控制器设于支撑板上方,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传动带、转轴、内齿轮盘、第一连杆、齿轮、第二连杆、搅拌锟、螺旋叶片杆,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带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内齿轮盘嵌入安装于机体内壁,所述第一连杆右端套设于转轴中部,所述齿轮设于第一连杆上侧,且第一连杆左端通过转杆与齿轮可动连接,所述齿轮与内齿轮盘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于齿轮上侧,所述第二连杆右端与搅拌锟低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杆下侧与转轴传动连接。具体的,所述电动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具体的,所述转轴贯穿安装于机体下侧,所述转轴与内齿轮盘为同一轴心线。具体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动机通过传动带传动转轴转动,使得螺旋叶片杆进行旋转搅拌,转轴传动套设于转轴中部的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与齿轮可动连接,使得齿轮以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齿轮与内齿轮盘进行啮合转动,固定安装于齿轮上侧的第二连杆同步旋转,使得搅拌锟在第二连杆的带动下以转轴为中心点做锥形旋转,进一步对机体内腔进行搅拌,增加对流动方向的搅拌摩擦力,从而提高搅拌的效果,增加搅拌效率,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机体1、机盖2、搅拌装置3、控制阀4、支脚5、支撑板6、控制器7、所述、搅拌装置3、电动机31、传动带32、转轴33、内齿轮盘34、第一连杆35、齿轮36、第二连杆37、搅拌锟38、螺旋叶片杆3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装置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机体1、机盖2、搅拌装置3、控制阀4、支脚5、支撑板6、控制器7,所述机盖2铰接于机体1的上侧,所述搅拌装置3设于机体1内部,所述控制阀4嵌入安装于机体1左侧,所述支脚5焊接于机体1底端,所述支撑板6外边缘与支脚5内侧焊接,所述控制器7设于支撑板6上方,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电动机31、传动带32、转轴33、内齿轮盘34、第一连杆35、齿轮36、第二连杆37、搅拌锟38、螺旋叶片杆39,所述电动机31通过传动带32与转轴33传动连接,所述内齿轮盘34嵌入安装于机体1内壁,所述第一连杆35右端套设于转轴33中部,所述齿轮36设于第一连杆35上侧,且第一连杆35左端通过转杆与齿轮36可动连接,所述齿轮36与内齿轮盘34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连杆37固定连接于齿轮36上侧,所述第二连杆37右端与搅拌锟38低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杆39下侧与转轴33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机31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转轴33贯穿安装于机体1下侧,所述转轴33与内齿轮盘34为同一轴心线,所述控制器7为PLC控制器。本专利所说的电动机31型号为TC6344,小型、低噪音、高扭力、变速广、重量轻、适用范围广泛,所述的控制器7为PLC控制器,控制精度大,熟耗电小,使用寿命长。例如,使用者首先通过控制器7控制电动机31运转,电动机31通过传动带32传动转轴33转动,使得螺旋叶片杆39进行旋转搅拌,转轴33传动套设于转轴33中部的第一连杆35转动,第一连杆35与齿轮36可动连接,使得齿轮36以转轴33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齿轮36与内齿轮盘34进行啮合转动,固定安装于齿轮36上侧的第二连杆37同步旋转,使得搅拌锟38在第二连杆37的带动下以转轴33为中心点做锥形旋转,进一步对机体1内腔进行搅拌,增加流动方向的搅拌摩擦力,从而提高搅拌的效果,搅拌后通过打开控制阀4进行放出收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体(1)、机盖(2)、搅拌装置(3)、控制阀(4)、支脚(5)、支撑板(6)、控制器(7),所述机盖(2)铰接于机体(1)的上侧,所述搅拌装置(3)设于机体(1)内部,所述控制阀(4)嵌入安装于机体(1)左侧,所述支脚(5)焊接于机体(1)底端,所述支撑板(6)外边缘与支脚(5)内侧焊接,所述控制器(7)设于支撑板(6)上方,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电动机(31)、传动带(32)、转轴(33)、内齿轮盘(34)、第一连杆(35)、齿轮(36)、第二连杆(37)、搅拌锟(38)、螺旋叶片杆(39),所述电动机(31)通过传动带(32)与转轴(33)传动连接,所述内齿轮盘(34)嵌入安装于机体(1)内壁,所述第一连杆(35)右端套设于转轴(33)中部,所述齿轮(36)设于第一连杆(35)上侧,且第一连杆(35)左端通过转杆与齿轮(36)可动连接,所述齿轮(36)与内齿轮盘(34)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连杆(37)固定连接于齿轮(36)上侧,所述第二连杆(37)右端与搅拌锟(38)低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杆(39)下侧与转轴(33)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体(1)、机盖(2)、搅拌装置(3)、控制阀(4)、支脚(5)、支撑板(6)、控制器(7),所述机盖(2)铰接于机体(1)的上侧,所述搅拌装置(3)设于机体(1)内部,所述控制阀(4)嵌入安装于机体(1)左侧,所述支脚(5)焊接于机体(1)底端,所述支撑板(6)外边缘与支脚(5)内侧焊接,所述控制器(7)设于支撑板(6)上方,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电动机(31)、传动带(32)、转轴(33)、内齿轮盘(34)、第一连杆(35)、齿轮(36)、第二连杆(37)、搅拌锟(38)、螺旋叶片杆(39),所述电动机(31)通过传动带(32)与转轴(33)传动连接,所述内齿轮盘(34)嵌入安装于机体(1)内壁,所述第一连杆(35)右端套设于转轴(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碧玉
申请(专利权)人:永春筑梦劳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