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端进出水的前置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384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端进出水的前置过滤器,包括上盖、罐体和过滤机构,还包括快接机构,所述快接机构包括锁紧件和锁紧座,锁紧座套于锁紧件的一端,锁紧件的另一端可拆卸设于上盖,上盖内设有供原水进入的原水流道,上盖内还可拆卸设有净水出管,净水出管伸出锁紧座之外且外壁与锁紧件内壁之间设有一定间隙,构成原水腔,原水腔与原水流道连通,过滤机构设于罐体中心,过滤机构顶部与净水出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款前置过滤器,将进、出水管整合在同一接口,可极大的简化装配;原水导水管加长,并且与上盖本体一体化设计,可将进水充分汇聚到罐体底部,以保障原水与滤料充分混合;过滤机构配有柱状滤网,极大的增加了滤水面积。

Prefilter with inlet and outlet water at the same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端进出水的前置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端进出水的前置过滤器,属于水质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前置过滤器包括:阀头、上端与阀头连接的滤瓶、与滤瓶下端连接的排水密封件和与排水密封件连接的排水球阀,滤瓶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水从阀头的入水口流入滤瓶与过滤机构之间的空隙,经过过滤后流入过滤机构的中心,然后由过滤机构中心流至阀头的出水口。现有的前置过滤器阀头,进水口和出水口不同端,导致阀头体积大,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另外,进水方式的缺陷,水在通过过滤机构过滤时产生的短路的可能,不能充分利用过滤机构的过滤面积,降低了前置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前置过滤器未带阻垢滤料,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应用场合应用受限,本技术旨在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端进出水的前置过滤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端进出水的前置过滤器,包括上盖、罐体和过滤机构,还包括快接机构,所述快接机构包括锁紧件和锁紧座,锁紧座套于锁紧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端进出水的前置过滤器,包括上盖、罐体和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接机构,所述快接机构包括锁紧件和锁紧座,锁紧座套于锁紧件的一端,锁紧件的另一端可拆卸设于上盖,上盖内设有供原水进入的原水流道,上盖内还可拆卸设有净水出管,净水出管伸出锁紧座之外且外壁与锁紧件内壁之间设有一定间隙,构成原水腔,原水腔与原水流道连通,过滤机构设于罐体中心,过滤机构顶部与净水出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端进出水的前置过滤器,包括上盖、罐体和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接机构,所述快接机构包括锁紧件和锁紧座,锁紧座套于锁紧件的一端,锁紧件的另一端可拆卸设于上盖,上盖内设有供原水进入的原水流道,上盖内还可拆卸设有净水出管,净水出管伸出锁紧座之外且外壁与锁紧件内壁之间设有一定间隙,构成原水腔,原水腔与原水流道连通,过滤机构设于罐体中心,过滤机构顶部与净水出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端进出水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上盖本体和原水导水管,上盖本体呈圆形的腔体结构,原水流道设于腔体内,原水导水管设于腔体结构的底部,且延伸至罐体中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端进出水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本体和原水导水管一体成型,净水出管延伸至原水导水管内部,二者的接触面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端进出水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过滤机构包括过滤骨架和过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林曹开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倍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