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林专利>正文

一种蓝藻治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313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1:59
一种蓝藻治理装置,包括水泵和活性炭净水器,还包括箱体、收集箱、滤板、进水管、和出水管;箱体内部设有第一空腔,进水管与箱体的侧壁连接并接通第一空腔,出水管与箱体底部连接并接通第一空腔,出水管上还串接有水泵和活性炭净水器;箱体的一侧还设有安装口,收集箱可盖合安装口,滤板安装于收集箱的下部开口处,用于装载水体中的蓝藻滤渣;一种蓝藻治理方法包括使用上述装置清理水体蓝藻,并净化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清理水体的蓝藻和相关有害物质的功能,且还可促进水体流动、防止再次爆发蓝藻。

A cyanobacteria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藻治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保护领域,具体为一种蓝藻治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在海洋中爆发的被称为“赤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毒素,如微囊藻会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MCs),大约有50%的绿潮中均发现含有大量MCs。MCs可直接对鱼类、人畜造成毒害。现有的蓝藻治理方法通常为驾驶治理船进入爆发蓝藻的水体中对蓝藻进行打捞收集,需要人工进入船体内作业,使作业人员被绿潮包围,而作业人员需要忍受蓝藻发出的腥臭味进行作业,并且极易接触到大量的MCs,可能会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蓝藻治理装置及方法,可自动清理水体的蓝藻和相关有害物质,且具有促进水体流动、防止再次爆发蓝藻的作用。(二)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藻治理装置,包括水泵(A)和活性炭净水器(B),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1)、收集箱(2)、滤板(3)、进水管(4)、和出水管(5);/n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用于装载从水体中抽取到的液体,所述进水管(4)与箱体(1)的侧壁连接并接通第一空腔,所述出水管(5)与箱体(1)底部连接并接通第一空腔,所述出水管(5)上还串接有水泵(A)和活性炭净水器(B);/n所述箱体(1)的一侧还设有安装口(10),所述安装口(10)两侧还设有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接通安装口(10)并向第一空腔内延伸;/n所述收集箱(2)内设有上部和下部均开口的第二空腔,所述收集箱(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藻治理装置,包括水泵(A)和活性炭净水器(B),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1)、收集箱(2)、滤板(3)、进水管(4)、和出水管(5);
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用于装载从水体中抽取到的液体,所述进水管(4)与箱体(1)的侧壁连接并接通第一空腔,所述出水管(5)与箱体(1)底部连接并接通第一空腔,所述出水管(5)上还串接有水泵(A)和活性炭净水器(B);
所述箱体(1)的一侧还设有安装口(10),所述安装口(10)两侧还设有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接通安装口(10)并向第一空腔内延伸;
所述收集箱(2)内设有上部和下部均开口的第二空腔,所述收集箱(2)可沿导向块(11)滑动并盖合安装口(10),所述滤板(3)安装于收集箱(2)的下部开口处,用于装载水体中的蓝藻滤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远离箱体(1)的一端还设有浮标(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2)在安装口(10)外的一侧设有环绕收集箱(2)设置的环形凸台(20),所述环形凸台(20)盖合安装口(10),所述环形凸台(20)上还设有环绕收集箱(2)设置的第一磁性密封圈(200),所述第一磁性密封圈(200)可与箱体(1)吸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紧件(6),所述卡紧件(6)可转动的设置于箱体(1)上;当收集箱(2)沿导向块(11)滑入第一空腔并盖合安装口(10)时,所述卡紧件(6)可与收集箱(2)在安装口(10)外的一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治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
申请(专利权)人:吴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