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抗扭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35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抗扭球拍,包括拍框、三角部位、拍杆、三角部位连接于拍框与拍杆之间,三角部位包括位于底边的月眉和位于两斜边的轭部,轭部的内侧面为便于空气直穿以降低风阻的平面,轭部的外侧面为凸弧面,平面与凸弧面平滑连接;拍框呈椭圆形,以拍框远离拍杆的最端部位置为点钟十二点的位置,并且十二点所在位置为上端,拍框为上宽下窄的结构,拍框四点~八点位置的内侧面采用内凹设计,形成以扩大甜心区的凹槽。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轭部采用内侧平面外侧弧面的设计,可以减小三角部位区域内的风阻,便于增加使用者在击球前随意转动球拍的频率,进而减少肌肉疲劳度。此外,凹槽的设计可以扩大较窄部位的甜心区。

An improved anti twist 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抗扭球拍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抗扭球拍。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网球拍或者壁拍通常包括拍框、三角部位、手柄段和网线,其中,拍框近似椭圆形,系供设网线以作为击球面,手柄段为供使用持握的部位,三角部位介于拍框与手柄段之间用于衔接两者,此三角部位约为一个倒立三角形状,三角部位的底边是椭圆形拍框的一段弧长,成为月眉,三角部位两斜边成为轭部,三角部位顶点位置称为喉部。击球时,若干条网线紧紧地向内然后释放拍框及其月眉的动作会使拍框及其月眉产生强烈的震动,该震动会沿两轭部传导到手柄段,最后传导到运动员的手臂,从而影响运动员正常打球,也会对运动员的手臂造成伤害。专利号为CN200920262495.X中的的网球拍其轭部的周向截面呈椭圆形,这样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挥拍时的空气阻力,但是在手腕旋转挥拍时三角部位的空气阻力还是偏大,导致使用时震动感还是较强,击球的控制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此外,现有的球拍通常甜心区(即最佳击球区)面积占击球面的比值较小,对击球点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挥拍,增加击球的控制性和稳定性,同时可扩大甜心区面积的改进型抗扭球拍。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抗扭球拍,包括拍框、三角部位、拍杆、网线和手柄段,网线串固于拍框内部形成击球面,三角部位连接于拍框与拍杆之间,手柄段连接于拍杆远离拍框的一端,三角部位包括位于底边的月眉和位于两斜边的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部的内侧面为便于空气直穿以降低风阻的平面,所述轭部的外侧面为向外凸出的凸弧面,所述平面与所述凸弧面平滑连接在一起,所述轭部的周向截面为轴对称结构,其对称轴与所述击球面相平行;所述拍框呈椭圆形,以所述拍框远离所述拍杆的最端部位置为点钟十二点的位置,并且十二点所在位置为上端,所述拍框为上宽下窄的结构,所述拍框四点~八点位置的内侧面采用内凹设计,形成以扩大甜心区的凹槽,所述凹槽顺沿所述拍框的轮廓设置,槽口朝向内侧,所述凹槽与所述击球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进一步地,所述拍框开设有用于编织网线的常规孔和扩径孔,所述扩径孔位于所述拍框三点和九点位置,所述扩径孔的孔径大于4.5mm。进一步地,所述拍框三点位置和九点位置增厚且增重处理,形成提升拍框抗扭性的加强部。进一步地,所述月眉上设有减震条。进一步地,所述球拍为网球拍或者壁球拍。进一步地,所述拍框和所述三角部位由玄武岩纤维、石墨烯纤维和纳米碳纤维混合制成的复合纤维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拍杆远离所述拍框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段,所述拍杆的周向截面呈H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一种改进型抗扭球拍,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轭部采用内侧平面外侧弧面的设计,可以减小三角部位区域内的风阻,便于增加使用者在击球前随意转动球拍的频率,进而减少肌肉疲劳度。此外,凹槽的设计可以扩大较窄部位的甜心区。2、扩径孔的设计使线床容错度更大,同时扩大甜心区(即最佳击球区),通过加大线孔直径,穿线方式可收缩更为自如,击球更流畅,能传递清晰的击球感觉。3、拍框三点位置和九点位置形成加强部。通过增厚增重有效提升拍框的抗扭性,从而增加了击球的控制性和稳定性,也减少了对球拍的震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A`的剖面图。图中:拍框-01;拍杆-02;手柄段-03;月眉-04;轭部-05;平面-06;常规孔-07;扩径孔-08;加强部-09;凹槽-10;加强部-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一种改进型抗扭球拍,如图1-图3所示,包括拍框01、三角部位、拍杆02、网线和手柄段03,网线编织于拍框01内部形成击球面,所述三角部位连接于拍框01与拍杆02之间,手柄段03连接于拍杆02远离拍框01的一端。三角部位大致为一个倒立三角形,三角部位包括位于底边的月眉04和位于两斜边的轭部05,两斜边相向的一侧为内侧。轭部05的内侧面为便于空气直穿以降低风阻的平面06,轭部05的外侧面为向外凸出的凸弧面12,平面06与所述凸弧面12平滑连接在一起,轭部05的周向截面为轴对称结构,其对称轴与击球面相平行,优选地,对称轴位于击球面所在平面内。轭部05采用“内平外弧”的设计便于增加使用者在击球前随意转动球拍的频率,进而减少肌肉疲劳度。拍杆02的周向截面呈H形。有助于提升拍框01击球时的抗扭能力。同时,可以加强拍框01击球的稳定性,增强反手握拍手感,可快速改变握拍方式,也可以减少使用者的肌肉疲劳度。拍框01大致呈椭圆形,以拍框01远离拍杆02的最端部位置为点钟十二点的位置,该点钟方向的确定方式为本领域常用的位置确定方式,在此不予详述。拍框01开设有用于编织网线的穿线孔,穿线孔的轴线与击球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穿线孔包括常规孔07和扩径孔08,扩径孔08位于拍框三点和九点位置,本技术中,穿线孔的开设位置和布设密度等,以及网线的编织方式均为行业内公知技术,在此不予详述。优选地,扩径孔08为内扩径孔,拍框01内侧壁的穿线孔扩径设计。拍框三点位置和九点位置分别具有6个均匀布设的内扩径孔,并且扩径孔08的孔径大于4.5mm。拍框01三点和九点位置的穿线孔采用内扩径设计,使线床容错度更大,同时扩大甜心区(即最佳击球区),通过加大线孔直径,穿线方式可收缩更为自如,击球更流畅,能传递清晰的击球感觉。拍框01两点位置和十点位置采用内凸增厚设计,形成加强部09。由于球拍使用时容易碰到地面等,加强部09可增加球拍的耐碰撞强度,进而增加球拍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球拍为网球拍或者壁球拍。拍框01和所述三角部位由玄武岩纤维、石墨烯纤维和纳米碳纤维混合制成的复合纤维制成,可提升球拍整体硬度以及拍框01的刚性,减少击球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从而提升击球的爆发力,球拍韧性和击球手感。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球拍还具有以下结构特征。以十二点所在位置为上端,拍框01为上宽下窄的大致椭圆结构。拍框01四点~八点位置的内侧面采用内凹设计,形成凹槽10,凹槽10顺沿拍框01的轮廓设置,槽口朝向内侧。凹槽10的槽中心线与击球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由于拍框01的下部较窄,凹槽10的设计可以扩大较窄部位的甜心区。进一步地,拍框01三点位置和九点位置增厚且增重处理,形成加强部11。将拍框01三点和九点位置做的更厚,增加重量有效提升拍框01的抗扭性,从而增加了击球的控制性和稳定性,也减少了对球拍的震动量。进一步地,月眉04上设有减震条,可有效吸收击球时与月眉04接触的几根竖网线上产生的震动,增强了球拍的牢固性和减震性,使震动无法传递到使用者的手臂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抗扭球拍,包括拍框、三角部位、拍杆、网线和手柄段,网线串固于拍框内部形成击球面,三角部位连接于拍框与拍杆之间,手柄段连接于拍杆远离拍框的一端,三角部位包括位于底边的月眉和位于两斜边的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部的内侧面为便于空气直穿以降低风阻的平面,所述轭部的外侧面为向外凸出的凸弧面,所述平面与所述凸弧面平滑连接在一起,所述轭部的周向截面为轴对称结构,其对称轴与所述击球面相平行;/n所述拍框呈椭圆形,以所述拍框远离所述拍杆的最端部位置为点钟十二点的位置,并且十二点所在位置为上端,所述拍框为上宽下窄的结构,所述拍框四点~八点位置的内侧面采用内凹设计,形成以扩大甜心区的凹槽,所述凹槽顺沿所述拍框的轮廓设置,槽口朝向内侧,所述凹槽与所述击球面位于同一平面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抗扭球拍,包括拍框、三角部位、拍杆、网线和手柄段,网线串固于拍框内部形成击球面,三角部位连接于拍框与拍杆之间,手柄段连接于拍杆远离拍框的一端,三角部位包括位于底边的月眉和位于两斜边的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部的内侧面为便于空气直穿以降低风阻的平面,所述轭部的外侧面为向外凸出的凸弧面,所述平面与所述凸弧面平滑连接在一起,所述轭部的周向截面为轴对称结构,其对称轴与所述击球面相平行;
所述拍框呈椭圆形,以所述拍框远离所述拍杆的最端部位置为点钟十二点的位置,并且十二点所在位置为上端,所述拍框为上宽下窄的结构,所述拍框四点~八点位置的内侧面采用内凹设计,形成以扩大甜心区的凹槽,所述凹槽顺沿所述拍框的轮廓设置,槽口朝向内侧,所述凹槽与所述击球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兴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快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