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27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包括第一止血带、第二止血带、连接导管和控制模块。第一止血带包括第一充气带和第一缓冲块,第一充气带为内部空心的长条状,第一缓冲块固定安装于第一充气带上,第一缓冲块上具有用以放置棉球的第一凹陷,第一凹陷内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渗血量的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止血带包括第二充气带和第二缓冲块,第二缓冲块固定安装于第二充气带上,第二缓冲块上具有用以放置棉球的第二凹陷,第二凹陷内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渗血量的第二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止血带为成对设计,两根止血带连通,只需要配备一个控制模块,在实现自动化的同时满足了病人轻便的需求。

An automatic pressure hemostasis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内瘘成形术指经外科手术将毗邻的动静脉作直接吻合,使静脉血管中的血流量增加、管壁动脉化,形成皮下动静脉内瘘。常用的血管有桡动脉与头静脉、肱动脉与头静脉等。内瘘通畅并成熟的表现为:吻合口的血管有明显震颤或搏动、血管明显增粗、血管壁明显增厚和血管显露于皮肤表面。内瘘成熟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在术后2-3个月开始使用内瘘。95%的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靠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每次透析时用两支穿刺针穿刺内瘘血管,近动静脉吻合口一侧的穿刺针(动脉端)将血液引入透析器,远离吻合口一侧的穿刺针(静脉端)将血液输回病人体内。透析结束后,需要将两根穿刺针拔出,然后按压至不出血。现在临床上一般用两根气压止血带包扎病人的内瘘穿刺点,用于止血。此方法虽然可以止血,但存在一定的缺点:第一,做透析的病人通常需要两根止血带,现有技术的气压止血带都是分开的,每个气压止血带都需要单独带一个气压控制装置,不够轻便。第二,止血带需要绑在棉球外部,现有技术的止血带没有专门用来放棉球的装置,导致棉球容易移位。第三,现有技术的止血带不能检测伤口处的渗血情况,而静脉压较高,如果止血带的压力过小,往往出血成涌出状,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会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气压止血带不够轻便,以及不能检测伤口处的渗血情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包括第一止血带、第二止血带、连接导管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止血带包括第一充气带和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充气带为内部空心的长条状,所述第一缓冲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充气带上,所述第一缓冲块上具有用以放置棉球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内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渗血量的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止血带包括第二充气带和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充气带为内部空心的长条状,所述第二缓冲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充气带上,所述第二缓冲块上具有用以放置棉球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内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渗血量的第二湿度传感器;所述连接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充气带连通,所述连接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充气带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带上固定连接有总导管,所述总导管与所述第二充气带连通,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充气带和所述第二充气带的充气和放气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总导管连通。较佳地,所述第一充气带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所述第一纽扣和所述第二纽扣相吻合。较佳地,所述第二充气带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纽扣和第四纽扣,所述第三纽扣和所述第四纽扣相吻合。较佳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器、微显示屏和报警装置,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微显示屏、所述报警装置、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较佳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气压调节装置,所述气压调节装置包括气泵控制器、气泵、进气阀和出气阀;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气泵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气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泵、所述进气阀和所述出气阀电性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进气阀连通,所述进气阀、所述出气阀和所述总导管之间相互连通。较佳地,所述第二止血带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充气带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缓冲块和所述第二缓冲块的材质均为硅凝胶。较佳地,所述微显示屏为触屏显示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中的止血带为成对设计,两根止血带连通,只需要配备一个控制模块,在实现自动化的同时满足了病人轻便的需求。并且,两根止血带上都有专门用来放置棉球的凹陷,棉球不会在病人的手臂摇动时发生移位。此外,本技术的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具有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伤口处的渗血情况,如果渗血过多,报警装置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声,提醒医护人员处理伤口和调节止血带,保证了病人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中:1-第一止血带;11-第一充气带;111-第一纽扣;112-第二纽扣;12-第一缓冲块;121-第一凹陷;122-第一湿度传感器;2-第二止血带;21-第二充气带;211-总导管;212-第三纽扣;213-第四纽扣;22-第二缓冲块;221-第二凹陷;222-第二湿度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3-连接导管;4-控制模块;41-微控制器;42-微显示屏;43-报警装置;44-气压调节装置;441-气泵控制器;442-气泵;443-进气阀;444-出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的整体示意图。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包括第一止血带1、第二止血带2、连接导管3和控制模块4。第一止血带1包括第一充气带11和第一缓冲块12,第一充气带11为内部空心的长条状,第一缓冲块12固定安装于第一充气带11上,第一缓冲块12上具有用以放置棉球的第一凹陷121,第一凹陷121内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渗血量的第一湿度传感器122。优选地,第一充气带1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纽扣111和第二纽扣112,第一纽扣111和第二纽扣112相吻合。第二止血带2包括第二充气带21和第二缓冲块22,第二充气带21为内部空心的长条状,第二缓冲块22固定安装于第二充气带21上,第二缓冲块22上具有用以放置棉球的第二凹陷221,第二凹陷221内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渗血量的第二湿度传感器222。优选地,第二充气带2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纽扣212和第四纽扣213,第三纽扣212和第四纽扣213相吻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一个棉球放在第一凹陷121中,并通过第一纽扣111和第二纽扣112将第一止血带1捆绑于手臂上端的伤口处,棉球对准伤口,再将另一个棉球放在第二凹陷221中,并通过第三纽扣212和第四纽扣213将第二止血带2捆绑于手臂下端的伤口处,棉球对准伤口。优选地,第一缓冲块12和第二缓冲块22的材质均为硅凝胶,硅凝胶的质地柔软,舒适度较高。并且,由于第一缓冲块12和第二缓冲块22均为厚度较小的长方体,对于整个第一止血带1和整个第二止血带2来说,第一缓冲块12和第二缓冲块22都是凸在外面的,所以在第一止血带1和第二止血带2加压之后,第一缓冲块12和第二缓冲块22可以牢固地贴在伤口上。由于第一缓冲块12和第二缓冲块22的质地柔软,形变力强,棉球完全被手臂、第一凹陷121和第二凹陷221包围,可以牢牢固定住棉球的位置,不会因为病人晃动手臂而移位。连接导管3的一端与第一充气带11连通,连接导管3的另一端与第二充气带21连通。第二充气带21上固定连接有总导管211,总导管211与第二充气带21连通,用以控制第一充气带11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止血带、第二止血带、连接导管和控制模块;/n所述第一止血带包括第一充气带和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充气带为内部空心的长条状,所述第一缓冲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充气带上,所述第一缓冲块上具有用以放置棉球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内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渗血量的第一湿度传感器;/n所述第二止血带包括第二充气带和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充气带为内部空心的长条状,所述第二缓冲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充气带上,所述第二缓冲块上具有用以放置棉球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内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渗血量的第二湿度传感器;/n所述连接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充气带连通,所述连接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充气带连通;/n所述第二充气带上固定连接有总导管,所述总导管与所述第二充气带连通,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充气带和所述第二充气带的充气和放气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总导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止血带、第二止血带、连接导管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止血带包括第一充气带和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充气带为内部空心的长条状,所述第一缓冲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充气带上,所述第一缓冲块上具有用以放置棉球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内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渗血量的第一湿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止血带包括第二充气带和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充气带为内部空心的长条状,所述第二缓冲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充气带上,所述第二缓冲块上具有用以放置棉球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内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渗血量的第二湿度传感器;
所述连接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充气带连通,所述连接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充气带连通;
所述第二充气带上固定连接有总导管,所述总导管与所述第二充气带连通,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充气带和所述第二充气带的充气和放气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总导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带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所述第一纽扣和所述第二纽扣相吻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气带的两端分别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