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220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包括吸管本体和卡夹组件,吸管本体由PLA材料制成,吸管本体上形成有可弯结构;卡夹组件包括卡环;卡环的内壁面上的固定设置有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吸管本体的外壁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楔形块和第四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对称设置,第一楔形块的楔形面和第三楔形块的楔形面抵接,第一楔形块的楔形面和第三楔形块的楔形面抵接;卡环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第一复位块与第二复位块对称设置,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的连线与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连线垂直;卡夹组件还包括限位机构,卡环具有卡紧位置和放松位置,卡环通过限位机构实现卡紧位置和放松位置的切换。

A PLA environmental bendable stra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
本技术涉及吸管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
技术介绍
以往的吸管都是不能生物降解的PP类吸管,废弃后产生白色污染,破坏生态环境,随生活节奏加快,快餐行业最近发展迅速,一次性消费品用量急速上升,吸管作为日常一次性消费品,用量越来越大。以往的吸管主要以聚丙烯为主要材料,传统的聚丙烯吸管不具有生物降解性能,使用后会产生白色污染,影响生态环境。PLA(聚乳酸)是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理化反应而得到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不但具有生物降解性,还具有天然抑菌功能。使用吸管过程中经常会将一杯饮料分为好几次来饮用,而在饮用间隙中则难免会有诸如灰尘等物体通过吸管进入到饮料中,从而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隐患。使用夹子对吸管进行卡紧,时间长后吸管的回弹能力变弱,导致吸管内腔狭窄,影响饮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其具有实现对吸管进行卡紧,并实现吸管充分回弹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其中,包括吸管本体和卡夹组件,所述吸管本体由PLA材料制成,所述吸管本体上形成有可弯结构;所述卡夹组件包括卡环;所述卡环的内壁面上的固定设置有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吸管本体的外壁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楔形块和第四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楔形面和第三楔形块的楔形面抵接,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楔形面和第三楔形块的楔形面抵接;所述卡环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所述第一复位块与第二复位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连线垂直;所述卡夹组件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卡环具有卡紧位置和放松位置,所述卡环通过所述限位机构实现卡紧位置和放松位置的切换。进一步,所述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上均形成有限位缺口。进一步,所述限位缺口为弧形缺口或V形缺口。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卡环上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吸管本体上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穿过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上均形成有的卡块。进一步,所述限位座包括上限位盘和下限位盘;所述上限位盘和下限位盘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卡环下方的吸管本体上;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设置在所述上限位盘上,所述上限位盘和下限位盘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的容纳空间。进一步,所述上限位盘和下限位盘之间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吸管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上设置有防止与所述卡环内侧壁发生干涉的圆角。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所述吸管本体由PLA材料制成,具有环保的特点。吸管上的可弯结构有全自动可弯吸管成型机自动成型,通过所述可弯结构,使得使用吸管更加方便。当需要将所述吸管本体进行卡紧,以实现对吸管本体内腔的封堵时,所述卡环带动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沿着所述吸管的本体的轴线运动,所述第三楔形块和第四楔形块在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楔形面的作用下相互靠近,直至在第三楔形块和第四楔形块作用下所述吸管的内腔侧壁贴合实现卡紧。所述卡环在所述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下实现卡紧位置的保持。当需要将所述卡环从卡紧位置切换至放松位置时,所述卡环从所述限位机构脱离,所述卡环沿着所述吸管本体的轴线反向移动,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与所述第三楔形块和第四楔形块相互脱离。所述第三楔形块和第四楔形块将会在吸管本体弹力作用下微小回弹。此时,所述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位于吸管本体垂直于所述第三楔形块和第四楔形块的侧部,随着所述卡环的移动,所述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将压扁的吸管本体向吸管本体中心抵顶,辅助所述吸管本体充分回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环保和方便饮用的特点,还能够对吸管本体进行卡紧,防止灰尘进入,同时实现所述吸管本体充分回弹,避免卡紧后回弹不充分影响饮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卡夹组件和吸管本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卡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另一角度的卡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三楔形块、第四楔形块和限位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吸管本体1;可弯结构11;第三楔形块12;第四楔形块13;卡环2;第一楔形块21;第二楔形块22;圆角211;第一复位块23;第二复位块24;限位缺口231;第一限位条25;第二限位条26;卡块251;限位座3;上限位盘31;第一限位孔311;第二限位孔312;下限位盘32;支撑块3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7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包括吸管本体1和卡夹组件,所述吸管本体1由PLA材料制成,所述吸管本体1上形成有可弯结构11;所述卡夹组件包括卡环2;所述卡环2的内壁面上的固定设置有第一楔形块21和第二楔形块22,所述吸管本体1的外壁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楔形块12和第四楔形块13;所述第一楔形块21与第二楔形块2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楔形块21的楔形面和第三楔形块12的楔形面抵接,所述第一楔形块21的楔形面和第三楔形块12的楔形面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三楔形块12和第四楔形块13与所述吸管本体1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三楔形块12与第四楔形块13相对的两个面中部部分连接在所述吸管本体1上,当所述卡环2处于卡紧位置时,所述第三楔形块12与第四楔形块13相对的两个面相互靠近实现卡紧。所述卡环2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块23和第二复位块24,所述第一复位块23与第二复位块24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复位块23和第二复位块24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楔形块21和第二楔形块22的连线垂直;所述卡夹组件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卡环2具有卡紧位置和放松位置,所述卡环2通过所述限位机构实现卡紧位置和放松位置的切换。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所述吸管本体1由PLA材料制成,具有环保的特点。吸管上的可弯结构11有全自动可弯吸管成型机自动成型,通过所述可弯结构11,使得使用吸管更加方便。当需要将所述吸管本体1进行卡紧,以实现对吸管本体1内腔的封堵时,所述卡环2带动所述第一楔形块21和第二楔形块22沿着所述吸管的本体的轴线运动,所述第三楔形块12和第四楔形块13在所述第一楔形块21和第二楔形块22的楔形面的作用下相互靠近,直至在第三楔形块12和第四楔形块13作用下所述吸管的内腔侧壁贴合实现卡紧。所述卡环2在所述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管本体和卡夹组件,所述吸管本体由PLA材料制成,所述吸管本体上形成有可弯结构;所述卡夹组件包括卡环;所述卡环的内壁面上的固定设置有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吸管本体的外壁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楔形块和第四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楔形面和第三楔形块的楔形面抵接;/n所述卡环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所述第一复位块与第二复位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连线垂直;所述卡夹组件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卡环具有卡紧位置和放松位置,所述卡环通过所述限位机构实现卡紧位置和放松位置的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管本体和卡夹组件,所述吸管本体由PLA材料制成,所述吸管本体上形成有可弯结构;所述卡夹组件包括卡环;所述卡环的内壁面上的固定设置有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吸管本体的外壁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楔形块和第四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楔形面和第三楔形块的楔形面抵接;
所述卡环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所述第一复位块与第二复位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连线垂直;所述卡夹组件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卡环具有卡紧位置和放松位置,所述卡环通过所述限位机构实现卡紧位置和放松位置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上均形成有限位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LA环保可弯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缺口为弧形缺口或V形缺口。


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忠杨荣祥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杰安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