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弯折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41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弯折吸管,吸管具有至少两个部分,吸管各部分的材料相同或不同,吸管各部分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弯折吸管由不同部分组装粘接后形成,吸管的各部分根据其使用要求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使吸管整体既具备柔韧性同时也易于刺穿吸管孔,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能够减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Bendable stra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弯折吸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料用吸管,尤其涉及一种可弯折吸管。
技术介绍
液体食品,如牛奶和酸奶,以及半液体食品,如果汁,广泛采用包装在小容积包装容器中销售。该包装容器用来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贯穿价值链而保护食品。在这种小容积液体饮料包装的顶部通常设有一圆孔状的薄弱区,薄弱区的包装材料层数少厚度薄,消费者可使用吸管将薄弱区刺破,在液体饮料包装上形成开口进行饮用。随着液体饮料消费的不断增长,对于吸管的生产需求也日益增长,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吸管,由于塑料材质难以在自然条件下被降解代谢,大量废弃的塑料吸管给环境造成了沉重负担。使用环保可降解材料制造吸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生产的环保吸管通常为可降解的纸吸管或者PLA(聚乳酸)吸管。在液体饮料包装中,吸管通常被单独包装后粘贴在饮料包装上。为便于使用,吸管的长度要在一定范围内长于饮料包装的高度或其对角线的长度。为此,饮料包装上附加的吸管常会采用两段式吸管或者可弯曲吸管。由于工艺限制,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纸吸管多为一根直管,或是需要消费者在使用前自行组装的两段直管;而PLA吸管的材料来源为各种植物的淀粉等,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但是其脆性大,韧性差,难以制成可弯折吸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饮料包装的可弯折吸管,本技术的吸管环境友好、易于生产保存,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弯折吸管,所述吸管具有至少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各部分的材料相同或不同,所述吸管各部分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管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为直管,所述第二部分为可弯折管。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分上具有压痕,所述压痕宽度为0.5-2mm,所述压痕间距为1-3mm,所述压痕数量为3-15道。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分上具有锯齿形的压缩折叠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分为软质结构,所述第二部分的弯折转向范围为0-360度。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之间用粘合剂依次粘接,或者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是一体,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用粘合剂粘接,或者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是一体,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用粘合剂粘接。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部分的长度。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材料选自可降解的食品级塑料、可降解的食品级橡胶、可降解的食品级生物材料或可降解的食品级纸质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部分的末端为平头或者尖头。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各部分的端部均为圆形,且直径相同。本技术提出的可弯折吸管,通过固定连接各组成部分形成,通过选用不同的材质或加工工艺使吸管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特点,吸管不仅柔韧而且易于刺穿吸管孔,在改善消费体验的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可弯折吸管分解状态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可弯折吸管弯折状态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弯折吸管弯折状态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可弯折吸管使用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第三部分4-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粘接部位5-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粘接部位6-压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示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可弯折吸管的分解状态和弯折状态示意图。吸管按照使用时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为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和第三部分3,第一部分1为吸管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一端,第三部分3为吸管与饮料直接接触的一端,第一部分1和第三部分3之间为第二部分2。吸管的第一部分1和第三部分3均为直管,第一部分1的长度小于第三部分3的长度,优选第一部分1与第三部分3的长度比为1:3或1:4。吸管的第二部分2为可弯折管,第二部分2由软质结构构成或者对第二部分2进行加工,确保可弯折管可以向任一方向0-360度范围内弯折,使消费者在使用吸管时可以随意调节角度。吸管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和第三部分3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各部分之间使用粘合剂进行粘接,粘接后各部分之间不能相对移动,粘接剂为环保无毒的食品级粘合剂。图1中粘接部位4为第一部分1与第二部分2的粘接部位,粘接部位5为第二部分2与第三部分3的粘接部位,为了图示清楚,粘接部位非比例绘制,一般情况下其厚度不超过1毫米。还可以将吸管的第一部分1与第二部分2作为一体,再与第三部分3之间用粘合剂粘接;或者将吸管的第三部分3与第二部分2作为一体,再与第一部分1之间用粘合剂粘接,只要确保吸管的组成部分中至少一个部分为直管,至少另外一个部分为可弯折管即可。吸管的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和第三部分3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也可以各自分别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吸管各部分的材料优选均采用食品级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成,如可降解的食品级塑料、可降解的食品级橡胶、可降解的食品级生物材料或可降解的食品级纸质材料。例如,吸管的第三部分3和第一部分1采用可降解的食品级纸质材料或者可降解的PLA材料制作,在第三部分3和第一部分1的管体外侧可以印刷不同样式的图案或者花纹,第二部分2的可弯折管采用厚度较薄的褶皱纸质材料或者韧性较大的其他食品级材料制作。图3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吸管弯折状态的示意图。图3中吸管的第二部分2上具有压痕6,优选压痕6的宽度为0.5-2mm,压痕6之间的间距为1-3mm,压痕6的数量为3-15道。压痕6通常采用压痕设备在第二部分2上进行压痕,如在纸质材料制作的第二部分2上压痕。制备第二部分2的纸浆包含具有高打浆度和长纤维的纤维素,其纤维长度大部分等于或超过5mm,较长的纤维和高打浆度可以形成较高的纤维结网度,从而使制备的纸管在具有较高的材料强度的同时保持高弹性。纸管为在一台卷绕装置上由薄纸多层卷绕成一个管状纸管并且每一层均与其相邻层粘接,纸管所采用的纸张厚度为0.05-0.45mm,纸管的层数一般为3-8层,纸管壁厚一般在0.15-3mm之间。压痕设备具有一条纹芯棒,并配套有相应的压纹辊,条纹芯棒伸入到纸管中带动纸管绕其轴心转动,压纹辊由上至下压入纸管表面,在纸管表面形成压痕。为了能够以同一装置制成不同类型的可弯曲纸管,压痕设备设置可更换的、具有不同条纹数量、间距和深度的条纹芯棒和压纹辊。压痕一般在纸管干燥前进行,此时纸管还保有较高的残余湿度,管体不会变硬变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弯折吸管,所述吸管具有至少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为直管,所述第二部分为可弯折管,所述第二部分的材料与所述第一部分或所述第三部分的材料不同,所述吸管各部分之间采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弯折吸管,所述吸管具有至少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为直管,所述第二部分为可弯折管,所述第二部分的材料与所述第一部分或所述第三部分的材料不同,所述吸管各部分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上具有压痕,所述压痕宽度为0.5-2mm,所述压痕间距为1-3mm,所述压痕数量为3-15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上具有锯齿形的压缩折叠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为软质结构,所述第二部分的弯折转向范围为0-360度。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弯折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嫚徽刘钧
申请(专利权)人:纷美包装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