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芮浩喆专利>正文

一种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21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容器,包括杯体、杯盖和隔板,隔板固定在杯体内侧中部,所述隔板的圆周与杯体内壁密封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上侧设有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连通隔板两侧的杯体内腔,在所述隔板的下侧设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连通隔板两侧的杯体内腔。翻转杯体时大部分液体位于隔板上侧,由于重力、液体和气体密度的不同、气压的作用,上层液体会通过隔板下侧的连通管由隔板上侧向隔板下侧下漏,与此同时,下层气体会通过隔板上侧的连通管由下层向上层漂浮,在液体由上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形成扰流,不仅可以快速散热,还可以使冲剂类药品或颗粒类饮料等物料快速、充分溶解于水中。该容器还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

A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容器。
技术介绍
水杯、水壶等容器作为盛放液体的器皿,是最常用的日用品,平时用来喝水、喝茶、喝咖啡、喝饮料等。水杯、水壶等容器还经常用来冲泡冲剂类药品、饮料等。现有水杯、水壶等容器结构形式较为单一,在盛入热水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冷却到适合饮用的温度,而在需要使用水杯、水壶等容器冲泡冲剂类药品或颗粒类饮料时,需要长时间不停地搅拌才可以使冲剂类药品或颗粒类饮料充分溶解,对于儿童来说则操作更加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用以解决现有水杯、水壶等容器散热慢、难以使颗粒待溶解物品快速溶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地,该容器包括杯体、杯盖和隔板,所述杯盖固定在杯体端部,所述隔板固定在杯体内侧中部,所述隔板的圆周与杯体内壁密封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上侧设有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连通隔板两侧的杯体内腔,在所述隔板的下侧设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连通隔板两侧的杯体内腔。所述的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均为漏斗状,第一连通管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二连通管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的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的高度相等。所述的杯盖包括第一杯盖与第二杯盖,第一杯盖与第二杯盖分别设置在杯体的两端。所述的杯体包括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第一杯体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壁,第二杯体上端设有第二连接壁,第一连接壁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壁的内侧,且第一连接壁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壁的长度,在第二连接壁的内侧设有环形定位台,所述隔板被压紧在环形定位台与第一连接壁之间。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在杯体的中部设置了一个隔板,在隔板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杯体内盛装有液体时,翻转杯体时大部分液体位于隔板上侧,由于重力、液体和气体密度的不同、气压的作用,上层液体会通过隔板下侧的连通管由隔板上侧向隔板下侧下漏,与此同时,下层气体会通过隔板上侧的连通管由下层向上层漂浮,在液体由上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形成扰流,打开杯盖能够使液体的热量快速散发,也可以使冲剂类药品或颗粒类饮料等物料快速、充分溶解于水中。该容器还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未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第一连接壁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第二连接壁和环形定位台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连接后的示意图。图中:1-杯体2-第一杯盖3-第二杯盖4-隔板5-第一连通管6-第二连通管101-第一杯体102-第二杯体103-第一连接壁104-第二连接壁105-环形定位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内”、“外”、“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参见图1~2,该容器包括杯体1、杯盖和隔板4,杯盖固定在杯体1端部,隔板4固定在杯体1内侧中部,隔板4的圆周与杯体1内壁密封连接,在隔板4的上侧设有第一连通管5,第一连通管5连通隔板4两侧的杯体1内腔,在隔板4的下侧设有第二连通管6,第二连通管6连通隔板4两侧的杯体1内腔。本实施例中的杯盖包括第一杯盖2与第二杯盖3,第一杯盖2与第二杯盖3分别设置在杯体1的两端。在上层液体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可以打开杯体1上方的一个杯盖进行冷却,本实施例在杯体1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杯盖2与第二杯盖3,可以任意冷却隔板4上侧的液体,使用非常方便。第一连通管5与第二连通管6均为漏斗状,第一连通管5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二连通管6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第一连通管5与第二连通管6的高度相等。本实施例中的隔板4可以粘接固定在杯体1内壁上。杯体1内盛装有液体时,翻转杯体1时大部分液体位于隔板4上侧,由于重力、液体和气体密度的不同、气压的作用,上层液体会通过隔板4下侧的连通管由隔板4上侧向隔板4下侧下漏,与此同时,下层气体会通过隔板4上侧的连通管由下层向上层漂浮,杯体1上下翻转可以重复该过程。在液体由上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形成扰流,打开杯盖能够使液体的热量快速散发,也可以使冲剂类药品或颗粒类饮料等物料快速、充分溶解于水中。该容器还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实施例2参见图3~6,杯体1包括第一杯体101与第二杯体102,第一杯体101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壁103,第二杯体102上端设有第二连接壁104,第一连接壁103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壁104的内侧,且第一连接壁103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壁104的长度,在第二连接壁104的内侧设有环形定位台105,隔板4被压紧在环形定位台105与第一连接壁103之间。连接方便,隔板4固定牢固,可以保证隔板4与杯体1内壁连接处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包括杯体(1)、杯盖和隔板(4),所述杯盖固定在杯体(1)端部,所述隔板(4)固定在杯体(1)内侧中部,所述隔板(4)的圆周与杯体(1)内壁密封连接,在所述隔板(4)的上侧设有第一连通管(5),第一连通管(5)连通隔板(4)两侧的杯体(1)内腔,在所述隔板(4)的下侧设有第二连通管(6),第二连通管(6)连通隔板(4)两侧的杯体(1)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包括杯体(1)、杯盖和隔板(4),所述杯盖固定在杯体(1)端部,所述隔板(4)固定在杯体(1)内侧中部,所述隔板(4)的圆周与杯体(1)内壁密封连接,在所述隔板(4)的上侧设有第一连通管(5),第一连通管(5)连通隔板(4)两侧的杯体(1)内腔,在所述隔板(4)的下侧设有第二连通管(6),第二连通管(6)连通隔板(4)两侧的杯体(1)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通管(5)与第二连通管(6)均为漏斗状,所述第一连通管(5)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连通管(6)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浩喆
申请(专利权)人:芮浩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