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21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一体或密封固定设于容器本体底部或侧下部的通液电磁阀,通液电磁阀包括阀壳、密封堵头和电磁线圈;阀壳为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中空构件,阀壳的进液口、中空部位和出液口构成阀壳的液体通道;密封堵头可活动地设于阀壳的液体通道中;电磁线圈设于阀壳的外周与密封堵头相配合的部位上;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将阀壳的液体通道闭合使得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驱动密封堵头向上运动打开阀壳的液体通道使得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不高、使用安全方便,能够有效满足自动泡茶装置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
本技术涉及泡茶容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泡茶器具一般为上端开口的杯、碗式茶具,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动或半自动的泡茶装置应用日益广泛,泡茶容器作为自动泡茶装置中重要的构件之一,其如何实现茶水的可控自动放出甚为关键,为解决泡茶容器中的茶水可控放出问题,类似于电磁阀的装置已见研究,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34227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电磁全自动茶具,其出茶水的控制采用设置在出液容腔内的钢珠与设置在茶座上的电磁铁相配合,通过电磁铁得电产生的磁力使得钢珠向上运动以打开出液容腔放水,当电磁铁失电时,钢珠回位重新封堵住出液容腔的出液口断流,由于其整体结构设计的问题,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一,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比较耗能;其二,在电磁铁失电后,处于水中的钢珠复位封堵出液口不够快速及时,易造成接水外溢,当所接水为开水时,还易造成使用者烫伤,并且上述装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电磁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结构的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上述容器本体为设有加注口和出水口的中空构件,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通液电磁阀,上述通液电磁阀包括阀壳、密封堵头和电磁线圈;上述阀壳为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中空构件,上述阀壳的出液口设于阀壳的下端,上述阀壳的进液口、中空部位和出液口构成阀壳的液体通道;密封堵头可活动地设于上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中;上述电磁线圈设于阀壳的外周与密封堵头相配合的部位上;上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将阀壳的液体通道闭合从而使得上述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驱动密封堵头向上运动打开阀壳的液体通道使得上述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上述通液电磁阀一体或密封固定设于上述容器本体的出水口处且通液电磁阀的阀壳的进液口与容器本体的中空部位相通。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容器本体包括一体或密封固定连接的底板和壁体,上述容器本体的出水口设于上述底板上,或者上述容器本体的出水口设于上述壁体上且位于壁体与底板的结合部位处。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密封堵头由驱动部和封堵部一体或固定连接组成,上述驱动部至少与电磁线圈相配合的部分的材质为铁磁性材料;上述驱动部设有过液通道,上述封堵部的形状和大小与上述阀壳内相应部位相配合,上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由其封堵部的外周与阀壳相应部位的内壁密封相接封闭上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从而使得上述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密封堵头向上运动使得密封堵头的封堵部的外周与阀壳相应部位的内壁间产生通液空隙从而打开上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使得上述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密封堵头的驱动部的外周尺寸小于上述阀壳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从而使得密封堵头的驱动部与阀壳的内壁间具有空隙,上述空隙构成上述驱动部的过液通道。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密封堵头的驱动部的外周尺寸与上述阀壳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相适应,驱动部的外周设有1个以上的通液槽孔,上述通液槽孔构成驱动部的过液通道。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密封堵头的驱动部的外周尺寸与上述阀壳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相适应,驱动部的中部设有过液孔,驱动部在其与封堵部相结合的部位设有1个以上的斜向通孔,斜向通孔的上端口与驱动部的过液孔相通,斜向通孔的下端口位于封堵部的上端外周,驱动部的过液孔和斜向通孔共同构成驱动部的过液通道。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通液电磁阀还包括密封圈,上述密封圈嵌入式固定设于上述密封堵头的封堵部的外周壁上,或者上述密封圈嵌入式固定设于与密封堵头的封堵部相应位置处的阀壳内壁上。进一步的方案是:还包括设于上述容器本体内的茶叶过滤件。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其通过在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通液电磁阀,使得其用于自动泡茶装置时,可通过配设的电控装置自动、方便地放出容器本体的茶水,且通水和止水转换方便、准确、迅速,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2)本技术的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不高、使用和控制安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所采用的通液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密封堵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所采用的通液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密封堵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例所采用的通液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五种实施例所采用的通液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密封堵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六种实施例所采用的通液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密封堵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容器本体1,加注口11,出水口12;茶叶过滤件2;通液电磁阀3,阀壳31,进液口31-1,出液口31-2;密封堵头32,驱动部32-1,通液槽孔32-1-1,过液孔32-1-2,斜向通孔32-1-3,封堵部32-2;电磁线圈33,密封圈34,过液通道3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见图1,本实施例的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其主要由容器本体1、茶叶过滤件2和通液电磁阀3组成。容器本体1为至少具有底板和与底板一体或密封固定连接的壁体组成的中空构件,容器本体1上设有用于注水和置入茶叶的加注口11以及用于出茶水的出水口12(图1中未标注,图11中有标注),本实施例中,加注口11优选设于煮泡茶容器1的上方;容器本体1的出水口12设于容器本体1的底板上。茶叶过滤件2为由底板和壁板组成的中空构件,茶叶过滤件2的底板和壁板上设有过滤孔,茶叶过滤件2的形状和大小与煮泡茶容器1相适应,茶叶过滤件2设于煮泡茶容器1内。茶叶过滤件2为现有技术。通液电磁阀3主要由阀壳31、密封堵头32和电磁线圈33组成。阀壳31为设有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的中空构件,阀壳31的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均与阀壳31的中空部位相通,阀壳31的出液口31-2设于下端,阀壳31的进液口31-1、中空部位和出液口31-2构成阀壳31的液体通道,本实施例中,阀壳31的进液口31-1设于其上端。阀壳31的材质采用非铁磁性材料,可采用陶瓷、铜、不锈钢等材料,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铜。密封堵头32可活动地设于阀壳31的液体通道中。密封堵头32由驱动部32-1和封堵部32-2一体或固定连接组成;封堵部32-2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阀壳31的相应部位相配合,本实施例中,封堵部32-2设于驱动部32-1的下方,封堵部32-2与阀壳31内相应部位的内壁相配合,电磁线圈33设于阀壳31的外周与密封堵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为设有加注口和出水口的中空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液电磁阀,所述通液电磁阀包括阀壳、密封堵头和电磁线圈;所述阀壳为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中空构件,所述阀壳的出液口设于阀壳的下端,所述阀壳的进液口、中空部位和出液口构成阀壳的液体通道;密封堵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中;所述电磁线圈设于阀壳的外周与密封堵头相配合的部位上;所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将阀壳的液体通道闭合从而使得所述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驱动密封堵头向上运动打开阀壳的液体通道使得所述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所述通液电磁阀一体或密封固定设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出水口处且通液电磁阀的阀壳的进液口与容器本体的中空部位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为设有加注口和出水口的中空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液电磁阀,所述通液电磁阀包括阀壳、密封堵头和电磁线圈;所述阀壳为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中空构件,所述阀壳的出液口设于阀壳的下端,所述阀壳的进液口、中空部位和出液口构成阀壳的液体通道;密封堵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中;所述电磁线圈设于阀壳的外周与密封堵头相配合的部位上;所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将阀壳的液体通道闭合从而使得所述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驱动密封堵头向上运动打开阀壳的液体通道使得所述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所述通液电磁阀一体或密封固定设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出水口处且通液电磁阀的阀壳的进液口与容器本体的中空部位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包括一体或密封固定连接的底板和壁体,所述容器本体的出水口设于所述底板上,或者所述容器本体的出水口设于所述壁体上且位于壁体与底板的结合部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泡茶装置的泡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头由驱动部和封堵部一体或固定连接组成,所述驱动部至少与电磁线圈相配合的部分的材质为铁磁性材料;所述驱动部设有过液通道,所述封堵部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阀壳内相应部位相配合,所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由其封堵部的外周与阀壳相应部位的内壁密封相接封闭所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从而使得所述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密封堵头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升韩沐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茗茶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