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19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包括座靠板、转盘、座椅升降器以及方形底架,所述方形底架内部左壁对称固定两个凹型导轨,两个所述凹型导轨内部均安装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滚珠螺母副安装在调节丝杆环形侧面上,所述轴承座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安装座椅升降器,所述座椅升降器上端穿过保护壳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罩下端中间位置,所述外罩内部底端安装转盘,所述转盘安装在固定盘下端,所述固定盘通过螺栓固定在座靠板下端中间位置,该设计实现调整座靠板左右和上下位置,满足不同人员使用,增加舒适度,提升适用范围,同时可进行转位,便于操作,功能性好。

A kind of desk and chair with two rows connected and transpos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
本技术是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属于桌椅

技术介绍
桌:几案,可用于饮食、读书、写字、桌案、饭桌、方桌、圆桌以及会议桌等。椅:有靠背的坐具,椅子、坐椅以及木椅等。桌椅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用于办公和学习的工具,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课桌椅主要是学校中供学生学习使用的必要设备,课桌椅一般分为连体式和分体式现有技术的双排连体式课桌椅一般无法进行灵活地调节,这样人员在需要与后方人员交流时,需要将身体扭转,会增加人员身体的疲劳度,也不便使用,需要设计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增加舒适度,提升适用范围,功能性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包括座靠板、转盘、座椅升降器、方形底架以及课桌板,所述方形底架上端对称固定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对称固定在课桌板下端,所述方形底架内部左壁对称固定两个凹型导轨,两个所述凹型导轨均固定在横板左端,所述横板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方形底架内部前后两壁上,两个所述凹型导轨内部均安装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滚珠螺母副安装在调节丝杆环形侧面上,所述调节丝杆安装在凹型导轨内部,所述调节丝杆左端安装在方形底架内部左壁上并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调节丝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横板左端并延伸至横板右端,所述轴承座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安装在凹型导轨上端并穿过凹型导轨与轴承座相固定,所述保护壳内部安装座椅升降器,所述座椅升降器上端穿过保护壳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罩下端中间位置,所述外罩下方安装保护壳,所述外罩内部底端安装转盘,所述转盘安装在固定盘下端,所述固定盘安装在外罩上端并穿过外罩与转盘相连接,所述固定盘通过螺栓固定在座靠板下端中间位置,所述座靠板下方安装外罩,所述座靠板右侧安装课桌板。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上端粘接橡胶环,且橡胶环安装在座椅升降器环形外侧,且橡胶环上端与外罩下端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后端安装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通过螺纹安装在外罩后端并穿过外罩与固定盘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丝杆右端安装手轮,且手轮安装在横板右侧。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撑杆对称焊接在加强板前后两端,且加强板上方安装课桌板,且加强板安装在方形底架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本技术通过添加固定盘、转盘、外罩、保护壳、座椅升降器、凹型导轨、轴承座、调节丝杆、横板以及方形底架,该设计利用调节丝杆以及轴承座,使座靠板移动到左右合适位置后,另外利用座椅升降器,使座靠板移动到合适高度,实现调整座靠板左右和上下位置,满足不同人员使用,增加舒适度,提升适用范围,同时在转盘作用下使固定盘与外罩进行相对转动,进而使座靠板进行转位,方便人员与前后人员进行讨论等动作,便于操作,功能性好,本技术使用方便,增加舒适度,提升适用范围,功能性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的立体图;图中:1-座靠板、2-固定盘、3-转盘、4-外罩、5-保护壳、6-座椅升降器、7-凹型导轨、8-轴承座、9-调节丝杆、10-横板、11-方形底架、12-支撑杆、13-课桌板、121-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包括座靠板1、转盘3、座椅升降器6、方形底架11以及课桌板13,方形底架11上端对称固定两个支撑杆12,两个支撑杆12对称固定在课桌板13下端,方形底架11内部左壁对称固定两个凹型导轨7,两个凹型导轨7均固定在横板10左端,横板10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方形底架11内部前后两壁上,两个凹型导轨7内部均安装轴承座8,轴承座8通过滚珠螺母副安装在调节丝杆9环形侧面上,调节丝杆9安装在凹型导轨7内部,调节丝杆9左端安装在方形底架11内部左壁上并通过轴承相连接,调节丝杆9通过轴承安装在横板10左端并延伸至横板10右端,轴承座8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保护壳5,保护壳5安装在凹型导轨7上端并穿过凹型导轨7与轴承座8相固定,保护壳5内部安装座椅升降器6,座椅升降器6上端穿过保护壳5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罩4下端中间位置,外罩4下方安装保护壳5,外罩4内部底端安装转盘3,转盘3安装在固定盘2下端,固定盘2安装在外罩4上端并穿过外罩4与转盘3相连接,固定盘2通过螺栓固定在座靠板1下端中间位置,座靠板1下方安装外罩4,座靠板1右侧安装课桌板13,使用前,人员使调节丝杆9转动,因调节丝杆9与轴承座8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所以调节丝杆9转动带动轴承座8沿着凹型导轨7左右移动,进而带动座靠板1、固定盘2、转盘3、外罩4、保护壳5以及座椅升降器6同时左右移动,当座靠板1移动到左右合适位置后,人员停止转动调节丝杆9,另外人员启动座椅升降器6,进而使座靠板1、固定盘2、转盘3以及外罩4向上移动,当座靠板1移动到合适高度后,人员停止座椅升降器6,实现调整座靠板1左右和上下位置,满足不同人员使用,增加舒适度,提升适用范围,同时人员坐在座靠板1上并直接对座靠板1进行转动,进而使固定盘2转动,然后在转盘3作用下使固定盘2与外罩4进行相对转动,会使人员进行转位,方便人员与前后人员进行讨论等动作,便于操作,功能性好。保护壳5上端粘接橡胶环,且橡胶环安装在座椅升降器6环形外侧,且橡胶环上端与外罩4下端相贴合,橡胶环会防止保护壳5与外罩4直接撞击,安全性好。固定盘2后端安装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通过螺纹安装在外罩4后端并穿过外罩4与固定盘2相连接,人员转动紧固螺栓,因紧固螺栓与外罩4通过螺纹相连接,所以紧固螺栓转动同时向前移动,进而使紧固螺栓对固定盘2进行挤压,实现对固定盘2进行紧固。调节丝杆9右端安装手轮,且手轮安装在横板10右侧,人员握住手轮,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调节丝杆9转动,便于操作。两个支撑杆12对称焊接在加强板121前后两端,且加强板121上方安装课桌板13,且加强板121安装在方形底架11上方,加强板121的设计即增加支撑杆12的强度,也方便乘坐人员进行搭脚,功能性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包括座靠板(1)、转盘(3)、座椅升降器(6)、方形底架(11)以及课桌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底架(11)上端对称固定两个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对称固定在课桌板(13)下端,所述方形底架(11)内部左壁对称固定两个凹型导轨(7),两个所述凹型导轨(7)均固定在横板(10)左端,所述横板(10)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方形底架(11)内部前后两壁上,两个所述凹型导轨(7)内部均安装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通过滚珠螺母副安装在调节丝杆(9)环形侧面上,所述调节丝杆(9)安装在凹型导轨(7)内部,所述调节丝杆(9)左端安装在方形底架(11)内部左壁上并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调节丝杆(9)通过轴承安装在横板(10)左端并延伸至横板(10)右端,所述轴承座(8)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保护壳(5),所述保护壳(5)安装在凹型导轨(7)上端并穿过凹型导轨(7)与轴承座(8)相固定,所述保护壳(5)内部安装座椅升降器(6),所述座椅升降器(6)上端穿过保护壳(5)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罩(4)下端中间位置,所述外罩(4)下方安装保护壳(5),所述外罩(4)内部底端安装转盘(3),所述转盘(3)安装在固定盘(2)下端,所述固定盘(2)安装在外罩(4)上端并穿过外罩(4)与转盘(3)相连接,所述固定盘(2)通过螺栓固定在座靠板(1)下端中间位置,所述座靠板(1)下方安装外罩(4),所述座靠板(1)右侧安装课桌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连体可转位课桌椅,包括座靠板(1)、转盘(3)、座椅升降器(6)、方形底架(11)以及课桌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底架(11)上端对称固定两个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对称固定在课桌板(13)下端,所述方形底架(11)内部左壁对称固定两个凹型导轨(7),两个所述凹型导轨(7)均固定在横板(10)左端,所述横板(10)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方形底架(11)内部前后两壁上,两个所述凹型导轨(7)内部均安装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通过滚珠螺母副安装在调节丝杆(9)环形侧面上,所述调节丝杆(9)安装在凹型导轨(7)内部,所述调节丝杆(9)左端安装在方形底架(11)内部左壁上并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调节丝杆(9)通过轴承安装在横板(10)左端并延伸至横板(10)右端,所述轴承座(8)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保护壳(5),所述保护壳(5)安装在凹型导轨(7)上端并穿过凹型导轨(7)与轴承座(8)相固定,所述保护壳(5)内部安装座椅升降器(6),所述座椅升降器(6)上端穿过保护壳(5)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罩(4)下端中间位置,所述外罩(4)下方安装保护壳(5),所述外罩(4)内部底端安装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勇朱志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育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